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理解量子?

曲昭偉


我的興趣是從30年前追問“電子半徑”開始的。後來迷進去了。研讀量子論許多書,結論是三個字:不怎麼靠譜。以下談點心得。

量子是更小的粒子。粒子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是分子、晶胞、原子、亞原子、光子、介子、引力子的統稱。量子可以是基本粒子的統稱。

量子包括兩大類。①費米子類,如電子、質子、中微子等亞原子粒子。②玻色子類,如光子、介子、引力子、虛粒子等非實體粒子。

量子運動變化多端,很難建立粒子模型,量子力學把所有量子看成一個沒有體積的質點。

這個理念不免很粗糙。沒有體積的玩意怎麼組成有體積的東西呢?這不合邏輯。

更神奇的是,量子不能自轉又能正反轉;既可以是粒子,又同時身處兩地。這是神邏輯。

我的研究表明:不少量子是同一球體模型的不同體積的變相。例如:高密度小體積的電子,可以變成低密度大體積的光子。

例如:正負電子可以湮滅為正負光子。電子湮滅的康普頓效應,產生五個常數:

①臨界光子波長:λ*=2.42e-12m,

②臨界光子的半徑:r*=λ*/2π=3.86e-13m,

③臨界光子的體積:V*=4.18r*³=5.8e-38m³。

④臨界光子角動量,即普朗克常數:h=mcλ*=6.63e-34Js,

⑤臨界光子頻率:f*=1.24e26Hz。

我悟出,湮滅反應的意義或本質是:

實粒子↹虛粒子,正質量↹負質量。

光子也是同一球體模型的不同體積的變相。例如臨界光子可衰變為f=4e9Hz微波。該微波的波長:λ=c/f=7.5cm,半徑r=λ/2π=1.2cm,體積:V=4.18r³=6.7cm³。

從臨界光子衰變為微波光子,很像一個超長的圓錐。這也是所有電磁波旅行軌跡的總圖景。

還有更深入的,怕有人接受不了,點到為止吧。聞所未聞,或奇談怪論,或少見多怪。


物理新視野


量子,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量化的粒子。在普朗克的時代,科學家們發下如果能量連續的話,就不能解釋黑體輻射。故而普朗克假設能量是不連續的,是一份一份的,有最小的能量,這個最小能量就是hv。說白了就是一個光子的能量,當時稱為能量子,即可以量化的能量粒子。



隨後,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也證明了光的粒子性,認為光的能量也是一份一份的,每份能量大小是hv。至此,科學家們開始意識到,圍微觀,很多物理量是可以量化的,只能取固定的幾個值,而不是我們直觀認為的可以隨意取值。因而科學家們就把這些能量值是固定的光子,稱之為光量子。至此,量子的概念就此產生,並隨後把這個概念擴展,成為了一種形容某個物理量可以量化的意思。



所以,現在量子的概念除了形容光子外,還可以形容一些其它物理量。比如說電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意思就是能量可以量化,只能取固定的值。再比如說電子的自旋也是量子化的,只能取固定的值。反正只要是可以量化的,或者在微小尺寸內具有一些奇特物理學效應的,都可以稱之為量子化或者量子效應。現在已經把量子這個詞用到了幾乎所有的微觀領域:量子化、量子尺寸效應、量子隧道效應、量子勢井、量子糾纏等等,都是形容微觀世界的物理學某種規律,只不過都給加個前綴量子,以示和宏觀世界物理效應的區別。



所以,量子概念沒什麼高深的,只不過是一種和宏觀物理學區別的術語而已。而現在很多世面上打著量子旗號冠名的產品,你說會是真的嗎?

關注一下吧~


PhD肖


再論量子

普朗克為了解釋黑體輻射,提出了“量子化”。愛因斯坦為了解釋光電效應,提出了“光量子”。量子化和光量子都是相對於連續的波而言的。為什麼要提出量子化和光量子?因為連續的波解釋不了黑體輻射和光電效應。為什麼量子化和光量子能解釋黑體輻射和光電效應?因為光本來就是粒子!

除了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化和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究竟什麼是量子呢?有人說量子就是最小能量單位,光量子能量E=hυ,υ是變化的,哪有最小能量?有人說量子就是最小的粒子,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什麼是最小粒子?一個電子要是同時在多個地方,由它組成的原子必定同時在多個地方,由這個原子組成的分子必定同時也在多個地方,由這個分子組成的東西必定也同時在多個地方,……,由此可以得出:世界上的每一樣東西都同時在多個地方!你們說,這個世界有神奇的量子嗎?

世上無量子,哪來的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哪來的世界第一的中國量子技術?


曲昭偉


不一樣的觀點:量子是什麼?

灰太狼創客工作

6月29日

量子是什麼?

(李鮒瑞)

前不久,筆者在頭條發表“完全顛覆你的宇宙觀,物質並不存在!”,有不少讀者贊同、也有不少反對,甚至謾罵、諷刺。但不管怎麼樣的評論,都改變不了我對我的觀點的堅持,我相信總有一天,我的觀點、我對宇宙的認識,會得到多數人認同。

今天,我用我的觀點,跟大家談一談量子是什麼?希望大家能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需要提示一下的是,閱讀本文需要一點點物理基礎,最好首先從頭條搜索並閱讀“完全顛覆你的宇宙觀,物質並不存在!”一文。我儘量用通俗化、科普化的形式去描述我的觀點。

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拿一塊強磁鐵放在一個收音機旁邊,用鐵錘猛的一下砸向磁鐵,我們在收音機裡會聽到一個干擾噪音,如果用示波器觀察就更好了。為什麼有噪音產生?是因為磁場受到了振動,振動的磁場產生了振動的電場、振動的電場又產生了振動的磁場……,於是產生了電磁波,也可以說這是一個電磁脈衝,收音機接收到,產生了噪音。能不能把這個電磁脈衝理解為一個光子呢?如果振動頻率足夠高,即磁鐵的位移足夠短,位移趨近於零,可以理解為一個光子,甚至可以理解為一個粒子,不過我們要注意的,這個所謂的粒子,不是一個實體,是一個電場和磁場以一定的頻率交替轉化的糾纏體,並且向著周邊傳播。

磁體敲擊實驗

筆者認為,宇宙並無物質,只有一種被稱為“場”的東西,場的種類繁多,其複雜性難以想象。在137億年前,由於一個不可知的原因,某處場發生了一個振動,瞬間產生了大量的基本粒子,即量子,形成了物質,產生了宇宙大爆炸,誕生了宇宙,宇宙充滿了物質。

神奇的是,至今沒有任何人見過基本粒子,只是發現粒子似乎沒有“基本”,似乎無限可分,到最後粒子行蹤詭異,其出現的時間極短,難以捕捉。其行為規律只有用“量子力學”來描述。“量子力學”只能描述其規律,無法解釋其規律,因為“量子力學”是一個基於統計分析的學科、是一個基於表象觀察的學科。

筆者認為,量子其實是兩種或者多種場在相互轉化的糾纏體,它沒有實體。它的起源是場的振動造成的,即宇宙大爆炸時的振動形成的。無論是宇宙誕生前,還是宇宙存在期間,還是宇宙消亡後,“場”永恆存在著,種類繁多,可以統一。只是我們目前還沒有能力感知到所有場的存在。比如,一塊磁鐵在我們旁邊,如果不是因為它可以吸引小鐵釘,我們就不知道磁鐵周邊有磁場。怎麼去理解“場”和“量子”呢?如果我們把場理解為香蕉皮,那麼香蕉皮上的斑點就是量子,斑點是變了質的香蕉皮,它仍然是香蕉皮。也可以把場比喻為水,那麼水面上的一個小漩渦就是量子。也就是說,量子儘管表現出粒子的性質,其實它的本質還是場,量子是場的一種特殊形態。我們現在的教科書把這個觀點說反了,教科書說“場是物質的一種特殊形態”。我認為量子是場的糾纏體,有以下性質:

1、糾纏體在一種或者多種疊加的的場中存在,它依賴於場,不能脫離這場獨立存在。

2、具有“既穩定又不穩定性”。糾纏體顯示出“粒子性”時是既穩定又不穩定的,它的“不穩定”表現在“粒子性”時而顯示時而不顯示,這可能是場振動頻率漂移的結果,也可能是場的轉化比率要達到一定值才可以表現出“粒子性”,就像一個雞蛋,孵化出來才是小雞,沒孵化出來仍然是蛋;它的穩定性表現在當“粒子性”在下一次顯示時仍然為同一粒子。比如上一次“粒子性”表現為質子,那麼下一次顯示“粒子性”仍為質子。由於糾纏體有傳播性,所以顯示“粒子性”時其位置會發生變化,給人感覺到一會兒在這出現,一會兒在那裡出現。粒子時刻在表演著“消亡”和“產生”。因此,本人認為,粒子“運動”是個偽概念,宇宙一切物質沒有運動,只有“消亡”和“產生”,“消亡”和“產生”可以隨著糾纏體朝著一個方向傳播。我傾向於用“傳播”去取代“運動”這個概念,粒子沒有運動發生,只有在不同位置或者同一位置發生著“消亡”和“產生”。由於沒有“運動”這個概念,所以在我的理論裡物質連續“軌跡”是不存在的。

3、糾纏體在場中具有“聚合效應”。什麼是“聚合效應”呢?比如兩滴水,當他們彼此靠近時,會合二為一,這就是“聚合效應”。量子會以“消亡”和“產生”的方式通過糾纏體傳播來靠近,直到糾纏體彼此可以共享場的振動、相互彼此轉化為止。此時,有可能形成更大的糾纏體,也就是會產生更大的粒子。其實我們現在能觀察的的粒子,都是多個糾纏體的聚合體。“聚合效應”是量子形成物質的原因,也是萬有引力的成因。由於糾纏體有“聚合效應”,量子所構成的物質也有“聚合效應”,有質量的物體會相互吸引,這就是萬有引力。請注意,這些效應的背後都有一張隱形的網:“場”。

很多人認為光是一種頻率很高的電磁波,光子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粒子。筆者認為,光子和粒子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都是場的糾纏體,包括我們用的無線電波都是場的糾纏體。光子是如何產生的呢?當一個原子的電子從外層軌道向內層軌道躍遷,或者說從高能態向低能態躍遷,就會輻射出一個光子。我們可以理解為躍遷過程是一個振動過程,是電子的電場的一個振動,這個振動產生了粒子:光子。光子為何向著一個方向傳播?是由於電場振動時產生的光子受到原子核的場的影響,原子核以極高的速度(光速)將光子推出去,或者說將這個電磁場的糾纏體推出去。如果我們讓兩個光子對撞,兩個光子可能會糾纏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糾纏體,產生新粒子;如果讓兩個粒子對撞,有可能糾纏在一起形成一個粒子,或者分開成多個糾纏體成為多個性質不同的粒子。這些,都有成功的實驗案例。我認為探索“基本粒子”是徒勞的,永遠沒有盡頭,因為粒子不是實體,是場的糾纏體,探索場的統一更有意義。

我的理論解釋了宇宙的起源,那麼能不能預測宇宙的歸宿呢?下面我來嘗試一下,也許是錯誤的,但我認為我們需要大膽的想法。

宇宙的歸宿與黑洞直接相關。黑洞是量子的墳場,量子墜落黑洞,粒子性消失,糾纏體融合到黑洞這個糾纏體裡,隨著黑洞不斷吸引物質,使得黑洞這個糾纏體的場越來越強大。由於糾纏體不能離開場而獨立存在,黑洞這個糾纏體同樣也不能離開場而獨立存,它坐落在引力場的中央。黑洞糾纏體的場在振動轉化的過程中,會不斷被“甩出”不參與糾纏,被“甩出”的場就疊加在黑洞周邊的引力場裡,使得周邊的引力場不斷加強,這個引力場會因為強大而吸引更多的物質,這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在黑洞就是一個將物質變為場的機器。

宇宙大爆炸時產生的物質向空間擴散,物質依據慣性運動,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形成環繞奇觀,行星繞恆星轉、恆星繞星系的中心轉,有的還相互繞行。但繞行不是永恆的,總有一天會墜落,跟我們的人造衛星一樣也總有一天會墜落到地球。儘管宇宙在膨脹,但不要忘記了“聚合效應”,最終“聚合效應”會讓宇宙所有物質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超級黑洞,這個超級黑洞成為宇宙所有物質的墳場,所有的物質消失,變成了場。此時的場強大無比,變得非常可怕了,一旦振動發生,場迅速形成一個一個的糾纏體,形成量子,形成物質,大爆炸又開始了,新的宇宙又誕生了!

天體環繞

如果問,可以解釋量子糾纏嗎?

這太簡單了,香蕉皮有上兩個斑點,當我觀察到一個斑點發生了一個動作,我立即就知道另一個斑點也發生了動作,因為它們在同一塊香蕉皮上。糾纏體不能離開場而獨立存在,糾纏的量子是在同一快香蕉皮上的,知道了一個量子的狀態,當然就知道了另一個量子的狀態,但必須這兩個量子在同一個系統裡,即在同一塊香蕉皮上。我們之所以覺得量子糾纏很神秘,甚至在量子世界裡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詭異現象,是因為我們感知不到香蕉皮。

量子糾纏

2018-06-29

相關搜索

什麼是量子

量子計算機

量子到底是啥玩意

量子故事會

量子等科學技術

朱清時量子佛學


灰太狼創客工作


要知道量子是什麼,就要知道物質是什麼。

常溫、常壓下的物質是物體,達到光速的物體是能量。

量子態的物質以光速流動。高能粒子對撞機是在磁場和電場裡工作;電場和磁場是金屬態氫離子自旋產生的。這樣量子裡可能有金屬態氫離子(希格斯玻色子),但是金屬態氫離子會稍縱即逝。至於電流中的其它粒子,都是負電子,存在時間長一些。

量子是什麼?是能量,是物質。這需要研究物質是怎麼產生的,即能量如何轉化為物質。

量子力學只是研究電子的應用,似乎還沒有研究物質的本質(金屬態氫離子和電場、磁場的關係)。



金童希瑞


量子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答案。

量子,實際上是最基礎、最基本組成物質或者是最小物質的上一個層次的“完整合成物質”,也是最低具有自己特性、特徵的物質。

……

​所謂的波,實際上就是在前進路上過程中有節奏性的偶爾停頓一下,在繼續前進。直至給予運轉、前進的動能消失為止。

​……

​2018、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