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各位老師,下午好!大家都知道,英語學習,詞彙很重要。但是大家知道詞彙能力與高考成績究竟有啥關係嗎?我們來看下石家莊實驗中學李霞老師所做實驗得出的一個結果: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詞彙能力決定著高考成績!學生英語水平無論高低,或多或少存在著詞彙基礎不牢固的問題,抓好詞彙教學,是突破英語學習瓶頸的不二法門。

那麼,高三詞彙教學究竟怎麼搞才更有效率?我們給出的方案是《新方略》高三詞彙教學系統。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新方略》系統由《口袋本》、《學生用書》和《拓展閱讀》三個核心部分組成。三者以話題為主線,輸入到輸出一氣呵成,形成了一個涵蓋話題詞彙話題寫作話題語篇的完整的高三詞彙教學系統。其中,《口袋本》側重解決詞彙的基本的音、形、義問題;《學生用書》側重處理重難點詞的釋義、用法和搭配以及話題寫作;而《拓展閱讀》可用於精深學習,既能鞏固和拓展話題詞彙,又能訓練高考題型。

用好《新方略》系統,以下問題值得思考。

1. 高一、高二詞彙教學與高三詞彙教學有和不同?

2. 高三詞彙教學重點在哪裡?

3. 《口袋本》為何按詞頻分級,又為何把話題釋義放在首位?

4. 《學生用書》為什麼幾乎沒有任何講解,看上去像一本練習冊?

5. 《學生用書》裡的題型怎麼看上去大部分都與高考題型不一樣?

6. 如何利用《口袋本》和《學生用書》的編寫特色或理念展開詞彙教學?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帶著上述問題,咱們一起進入《新方略》系統第二期的分享吧。本期分享內容如下(拓展閱讀下期分享):

一、高三詞彙教學目標:結構化、網絡化學習詞彙、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口袋本》+ 導學案(學練結合)特色介紹及用法

三、《學生用書》解讀及用法

四、對於學困生使用新方略的一些建議

五、總結: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口袋本》、《導學案》和《學生用書》理念解讀及用法分享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一、高三詞彙教學目標:結構化、網絡化學習詞彙、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如果說高一高二

詞彙學習是逐詞學習,重在量的積累,那麼高三詞彙學習則重在質變,重在將孤立的詞聯繫起來構建起詞彙知識網絡同時在構建詞彙網絡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傳統高三詞彙複習,往往會重走高一、高二逐詞學習的老路,不宜詞彙知識網絡的構建。而《新方略》系統,則以話題為線索串聯詞彙,輕鬆構建詞彙知識網絡。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珍珠串起來才能變成項鍊,詞彙在網絡中才更有活力)

《新方略》中詞彙知識網絡分兩種,一是詞內網絡(單個詞),二是詞間網絡,也就是詞群。詞內網絡,重在通過釋義六個維度精深學習詞彙;詞間網絡,重在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成組成串記憶詞彙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在使用《新方略》的過程中,應時刻想著培養學生的詞彙意識,時刻想著構建詞彙網絡。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二、《口袋本》+ 導學案(學練結合)特色介紹及用法

1. 《口袋本》特色

詞頻分級:提供分層教學重要參考

思考:如何利用詞頻分級使用口袋本?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話題釋義居首:突出話題釋義,強調語境意義,提高學生在做話題閱讀時的反應速度

思考:如何利用話題釋義居首使用口袋本?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2. 口袋本一般用法

用法一:兩輪篩詞(利用詞頻分級)

第一遍:篩查1—5五級詞,蓋上漢語想英語,給未掌握的單詞打叉;打叉的詞重點掌握;

第二遍:篩查3、4、5級詞,看著漢語寫英語。

用法二:抽籤檢查(利用話題釋義居首)

要訣一:提前一週佈置五個單元單詞背記任務;

要訣二:只記話題下釋義(即第一層釋義);

要訣三:將學生分組,檢查時抽籤決定檢查哪一單元;

要訣四:利用學生用書詞表子話題進行檢查。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用法三:重點解析

老師:帶學生梳理詞彙。區分“閱讀”和“表達詞彙”,“閱讀”詞彙僅認知,“表達”詞彙講考點,著重處理改錯和語法填空中常見的考法;用時約10分鐘左右。

學生:限時讀記。老師梳理完詞彙後,學生馬上記,你可以更進一步,將今年的業績或數據和去年同期的進行比較,形成趨勢圖進行深入分析。

3. 導學案簡介及用法

簡介:在經濟的語境中考查單詞拼寫、詞形轉化、詞塊等;考查以3、4、5級詞為主

用法:視學情定。學生掌握情況好,導學案可做為預習學案,在處理主書之前使用;學生掌握情況差,在整個單元結束後做鞏固學案使用。

4. 總結

口袋本不直接丟給學生自己處理,老師要有所為,要麼給方法要麼梳理要點。音頻的使用時間一般在早讀進行,有的學校會把一個單元的音頻反覆播放,早讀播完,上午第一節課之前或者晚自習之前接著播。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三、《學生用書》解讀及用法

1. 學生用書解讀

學生用書以練代講,習題即學案。一般來說,學生做完重點難點詞的專練,練習所涉及到的詞基本上就可以完全掌握了,不用在花時間講解。以population為例: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在用法專練中,通過三個小題,把population作主語時謂語動詞的單複數問題,針對“有多少人口”的疑問詞,以及population的修飾詞等問題一一解決,無需過多講解。

學生用書分四塊內容,詞表(有老師稱其為詞彙網絡)、基礎訓練綜合訓練目標檢測。練習設計有梯度,重複現,輸入到輸出一氣呵成。

詞表:以子話題串聯詞彙,是一張詞彙網絡圖,可用來檢查詞彙

基礎訓練:面向閱讀和寫作,著重處理重難點詞的釋義、用法和搭配,根據詞本身的特點確定以何種題型進行訓練。基礎訓練一般有四道大題,重點釋義專練、熟詞生義專練、重點詞用法專練和重點詞塊專練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綜合訓練:緊扣高考,題型一般包括語法填空,改錯,同義替換、閱讀和完形。有些單元完形設空與高考不同,其目的在於鞏固話題詞彙。其中同義替換,旨在建立詞與詞之間的聯繫,豐富表達手段。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目標檢測:一般分為詞塊、翻譯、寫作三個部分。目標檢測強調基礎寫作重視詞塊和句式結構的積累。高考寫作無論以何種形式(全國卷以書信形式)考查,必然是某一話題下的寫作,比如今年(2018)全國1卷寫作,話題是社交禮儀,這與《新方略》Unit 7目標檢測中的寫作幾乎完全一致。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2. 學生用書使用的基本原則

《新方略》學生用書練習是以學案的形式呈現的,以練代講;處理新方略總的方針是,少講、多查,重點撥、抓落實,切忌把高三詞彙複習課上成高一高二新授課

3. 學生用書點撥示例

點撥分寫作和閱讀兩個方向。學生寫作詞彙匱乏,用詞不恰當,更有甚者到了高三還在使用初中學過的表達,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繫來解決。閱讀方向,主要是拓展熟詞生義。以fail為例: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第1、2小題,如果讓學生自己寫“沒能”如何,自然會用can’t(couldn't)或not able to do,而很少會用到fail to do。點撥到位,建立起兩者間的聯繫,學生再表達“不能”自然能用到fail。

第3小題,提到失望,學生最熟悉的就是disappoint,不大會想到fail。

第4小題,更側重閱讀方向,掌握生義。

4. 學生用書一般用法

用法一:佈置作業;答案在學生手中

(遼寧省鞍山一中廖祥紅老師)

作業1:Part I基礎訓練

課堂老師提問難點部分,以及精準理解有些句子。之後,利用課堂五分鐘,測試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小考條,內容是重點詞的重點詞塊。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作業2:Part II綜合訓練、Part III目標檢測中的短語

第二天,課上答疑、重點練習翻譯句子;當堂翻譯,學生黑板展示,一起點評,再鼓勵同學們採用不同的好的表達方式,以促使學生有意識地使用寫作高級詞彙,提高寫作能力;

接下來,留給同學們三分鐘時間背誦這些好句子;

然後,進行小考條,內容可能是對整個話題單元中的精彩句子再現復譯(參見小考條1),或是針對整個單元話題的小考條,重點複習話題詞彙(參見小考條2)。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小考條1)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小考條2)

備註:小考條是根據所講的學生用書內容出的,既是歸納整理,又抽查學生是否認真獨立完成,而不是抄答案。

用法二:課上處理

(河南洛陽科大附中閆媛媛老師)

PartⅠ(基礎訓練)和Part Ⅱ(綜合訓練)處理方式

課前:佈置任務,學生提前完成PartⅠ和Part Ⅱ

課上:學生用《維詞》複習PartⅠ重點詞釋義和重點詞用法、搭配部分的詞彙,之後老師開始提問,比如把重點詞釋義裡的句子翻譯成漢語

備註:1. 課堂上分組討論用法比較多的重點詞,一個小組負責一個詞,把用法弄清楚,把答案寫在黑板上,有疑問的小組成員負責講解。討論過程中,老師解決疑難。最後進行評價;2. 對重點詞塊、比較簡單的介副詞填空,採用課堂提問的形式處理。

Part Ⅲ(目標檢測)處理方式

第一節:講解Part Ⅲ, 通常是提問詞塊;把翻譯句子佈置給小組,討論之後確定答案,寫到黑板上,老師做整體評價。

第二節:課前讓學生把漢譯英的句子寫在黑板上,課上抽查。

備註:每個單元課程進行到漢譯英檢查階段,無需佈置,課前當值小組就會把漢譯英的句子寫到黑板上,所有學生都會努力背誦漢譯英的內容,備查。已經養成習慣。

單元過關檢測

一個單元結束後用自編單元反饋小卷(參見單元反饋小卷1、2)檢測學習效果,用時15分鐘左右。當堂交換批改,訂正好後上交,老師做分數統計,第二天上課反饋給學生。單元反饋小卷在學完之後對整個單元重難點進行鞏固,效果很好。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單元反饋小卷)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單元反饋小卷)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四、對於學困生使用新方略的一些建議

對於藝體生,基礎薄弱的非專業生,基礎弱主要是學習習慣差,缺乏動力與意志,就是學習品質差,所以我們更應該培養習慣,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有成就才會堅持(引自河南省鄭州實驗中學張霞老師)。對這些學生來說,用好《新方略》,首先要過心理關,樹立自信然後再談學習。

對於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不愛背單詞是個假問題,不會學單詞才是真問題。處理《口袋本》時,就不能直接丟給學生了事,老師要予以指導,領著學。

首先,減量,降低要求,培育信心。比如背單詞,第一步能做到熟練掌握3、4、5級詞就行,其餘的看到能認識就可以了。如果連3、4、5級詞掌握起來都有難度,那就再降低要求,只記話題下的釋義(一般是口袋本里的第一層釋義),但是要達到脫口而出。 待有了一定基礎再加量。

同時,培養詞彙意識,提供學習方向。每個單元挑幾個重難點詞,講講釋義間的聯繫,滲透釋義的六個維度(一詞多義,熟詞生義等),培養意識。沒有指導,學生不會去深究這些東西,永遠只是紙面上給了什麼就盲目的背什麼,僵化的記憶永遠應付不了靈活的語境。待學生掌握了釋義的六個維度,學習詞彙也就有了方向,思考也就有了深度。

總之,面對基礎弱的學生,要著力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和詞彙意識,有了好的習慣和詞彙學習意識,學習才能有效。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五、總結: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正如本次分享開頭所說,詞彙能力決定著高考成績,詞彙教學是英語教學的王道。選擇《新方略》即是對詞彙教學的認同。然而,萬事開頭難,對於第一次使用《新方略》的老師來說,可能會有或多或少的困難,比如,需要備課,需要探索適合自己學情的使用方案,這一點老師們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無論過程如何,只要把握好詞彙教學的大方向,出成績是必然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使用《新方略》的過程中切勿因為一時困難而中途放棄,一定要堅守初心,靜待花開。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一百個讀者一百個哈姆雷特;一個老師一百個《新方略》。《新方略》就在那裡,它的價值任由您去發掘。

高考備考,我們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