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章丘旧军村和名扬天下的孟家八大祥绸缎庄

旧军位于章丘市刁镇镇政府驻地西侧,分为旧东、旧西、旧北、旧南四个行政村,人口6000,其中1/3为孟姓,是孟氏家族的大本营。清道光年间,孟家在孟子六十八代孙、传字辈时形成十大堂号。十大堂号中后来尤为发达的矜恕堂(孟洛川)、进修堂(孟养轩)的宅院都位于旧西村。

旧军,汉武帝时叫猇城。东汉时改城为县,属济南郡;南北朝时,为高唐县。隋开皇年间又改高唐县为章丘县。到宋朝景德年间,“移县北置清平军,后废清平军置军使”(《章丘县志》)。从此称旧清平军镇,简称旧军镇。全镇有李家亭、南北二孟家寨、两古城、龙虎庄六个自然村组成。北宋初年开凿的运粮河由镇西径流向北,小清河从镇中东西穿过。平坦大路与县治、省城相通,水路两运便利。南近白云湖,收鱼虾之利;北接平原,获五谷之丰。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镇容繁华,商贾云集,物阜民殷,“世族名流、毂击肩摩”,向有“小济南”之称。旧军孟氏系亚圣孟子后裔。据《孟子世家流寓章丘支普》记载,孟子五十五代孙子位、子伦兄弟二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二十六日,自河北枣强迁居此地定居”。

章丘市旧军孟家,历史上是名扬海右、声誉齐鲁的豪绅望族,也是富甲一方、货通中外的豪商巨贾。孟家初为平民小户,自明中叶贩卖土布,经营有方,至清乾隆年间,有较大发展,遂进城设店铺,由行商变为坐贾,开创“祥”字号。由经营土布、绸缎变为呢绒和绸缎为主,并与洋人通商,市场愈来愈大,经营范围愈来愈广,资金愈加丰厚,逐渐在北京、天津、保定、济南等大中城市相继开设了“祥”字号新店。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祥”字号商业发展到顶峰。为了赚钱,十堂号中的矜恕堂和进修堂的“祥”字号商店,由经营国产土布转到了完全经营“洋货”,大发其财。所获利润,则在乡间购买土地。矜恕堂在1854年分家时仅有土地240亩,到1936年有土地2303亩,沾化、利津一代也有不少田庄。“庚子”之前,瑞蚨祥一家的资金仅40万两白银,到1927年时,每年的纯利就达30万两。每年获得的巨额利润,除用于扩大再经商外,就广置田产。孟洛川曾扬言:“从岱岳山麓到渤海之滨,要处处有孟氏庄田!”他们以巨金贿刁镇旧军开办的祥字号赂衙门官府直至宫廷,换来簪缨乌纱,进而成为仕宦之家。当时有谚语云:“山西康百万,山东袁子兰,两个财神爷,抵不上旧军孟洛川。”

自清康熙年间至民国末年,孟家共开设大小店铺103家。其中绸布店50家,茶叶店20家,杂货、铁货、纸行各2家,药店1家,钱庄、银号7家,当铺3家,购货庄5处,织布厂6家,染坊4家,茶厂1家。其下属商号南到广州,北至哈尔滨,东通日本。北京、天津、济南是销售中心,上海是金融汇集的购货枢纽。沟通中国、日本,跨连鲁、冀、辽、黑、苏、鄂、浙、闽、粤,经营于济南、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保定、郑州、周村、青岛、烟台、武汉、上海、苏州、福州、广州,形成了巨大商贸体系。总号初设济南,后移天津。后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军阀混战、土匪抢劫等原因,民国末年,孟家事业逐渐衰萎。

至1949年,“祥”字号商铺还有近百家。1950年后,随着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些商号走上公私合营道路,后转为国有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