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道歉的人却一直在道歉

和一位当警察的朋友聊天,说到每天高频的案件使人不得不麻木,各种伤害必须在一段时间后成为文件上独立冰冷的文字和数据,对警察来说,每处理一个案子,就是在给心脏垒砖头,感触太多,人会变得脆弱。

会疯掉,会焦虑,会在受害者还没崩溃前自己先崩溃,即使这样,李警官还是很在意一件事,他近乎偏执地追问我,虽然他知道我回答不了。

“为什么?

为什么那些受害者一直在道歉,

明明是最不该道歉的人,

为什么要一直道歉。”


不该道歉的人却一直在道歉



5月12日 非正常死亡

晚上10点多,李警官刚做完手上一个诈骗案的收尾工作,突然接到出警电话。快到盛夏,街边的树叶绿的很新鲜,路上只有风撞树叶的声音,比起白天,李警官觉得夜晚更汹涌。

小区里光线很暗,里面住的大都是老年人,只有几家窗户还亮着。李警官和同事们快速找到出事的那户,报警的是房东,是个中年妇女,一见到警察来,整个人突然像上了发条一般。

女孩躺在客厅里,地上倒着一瓶农药,桌上整整齐齐放着三封信和一张纸。那张纸开头写:

亲爱的陌生人,

当你看到这行字时,

我已经不在了,请帮我寄三封信

...


不该道歉的人却一直在道歉



一封信是给父母,一封给男友,最后一封给好朋友,李警官无法想象她父母收到这封信的场景,即使他已经见过类似的很多次。

那张纸最后一句话让李警官百感交集,像是正在进行一场接力赛,在冲破天际的呐喊声中等前一棒朝自己飞奔而来,但就在交棒的那一刻,前一棒的人突然全身轻松地看着你,最后纵身倒在砖红色的跑道上,像是准备将自己交给过路的风或者云,任何一种没有固定形状的介质。

最后那句话是:

好好活下去啊,对不起。

7月3日 未成年诈骗


电影《巨额来电》里的桥段李警官几乎见怪不怪,受骗的大部分还是老人,背后指使的那些“大人物”就跟抹了油的泥鳅一样,每端一个窝,他们就溜去其他国家等着再次造窝。

这次抓获的犯罪团伙里有个未成年小孩,每次提讯他时,他都忍到提讯结束,才哭着问李警官能不能见他爸爸一面。


不该道歉的人却一直在道歉



今晚是他的父亲来做担保人,这个小孩儿对自己在做的事没有概念,只知道给人打几通电话说几句台词就能挣钱,活轻有钱,不干白不干。

小孩的父亲是农民工,衬衣上还有水泥渍,皮肤已经被晒成古铜色,一抬头,额头上的皱纹一条条挤在一起。

写保证书时很多字不会写,皲裂的手笨拙地挠头,怕麻烦李警官就自己百度,父亲的眼神不太好,眼白上全是红血丝,每个字他都凑近了看,一笔一画写得很端正。

写完后这位父亲一直弓着腰,两手捂着李警官的手,不停地道歉。

“对不起啊,孩子不懂事,

都是我没教育好,对不起给大家添麻烦了,

平时在工地上太忙,没时间管他,

真的对不住你们...”


不该道歉的人却一直在道歉



放他儿子出来的时候,这位父亲笑着一通虎摸儿子的头,两人笑着笑着便突然放声大哭,互相说着对不起。

7月14日 被偷的外卖员


在一线城市生活,不怕挣钱有多辛苦多累,最怕所有的劳动血汗所得,突然被骗走。

有被诈骗走自己一处房产的北京人,也有被骗走一年房租的北漂,有钱人遇到的骗子大多数是亲朋好友,被骗的大多数是利益,大部分没钱人遇到的骗子和小偷都是随机的老鼠屎,被骗的大都是讨生活的钱。


不该道歉的人却一直在道歉



今天李警官遇到的是电动车被偷的外卖员,案件过程其实很简单,外卖小哥因为快到订单预达时间,一时着急没有锁车就上楼送餐,结果车就被偷了。

做笔录,李警官知道小哥比自己就小2岁,刚出来打工,冬天的时候父母因为住的地方被拆,二老回了老家,他也没听父母劝,执意要来大城市里闯一闯。

李警官问道电动车价值的时候,他笑笑说一天能挣100块,等于一个月白干啦。签笔录时很多地方不会写,李警官指着教他。

外卖小哥仰着头对李警官笑笑说:

真不好意思啊,

我初中毕业没啥文化,

给您添麻烦了。

说完扶了扶头上歪掉的头盔,李警官透过头盔看到了小哥的笑,很苦,非常苦,心想,贼看到的话良心也会痛吧。


不该道歉的人却一直在道歉


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矛盾,施暴者觉得无辜,受害者却不断地在道歉,每个人都在向别人道歉,有时候为自己,有时候为别人,大部分情况下道歉只是为了寻求对方的一点宽慰。

受伤的人自己做不了什么,旁人更是无从下手,每个悲伤的人从一个悲伤走去另一个悲伤,最后在不停的道歉之后,停在房间的某个角落,偷偷哭泣。

街边的树叶正泛黄,被阳光包围时,像一团火正熊熊燃烧,我们往各种羁绊里添火加柴,为不小心烧到的藤蔓道歉,对不起,对不起,也不知道要对得起谁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