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是什么意思?

老张谈三农


农村老话“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不过也有一句话“姑娘不用夸,要等到婆家”,把这两句话对应起来,那就更加好理解了。而且,“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这句话中的“媳妇”应该是指没有过门的媳妇。农村过去把只要定了婚的姑娘,对于女婿来说都称为“媳妇”。譬如,农村人常说“给娃把媳妇定下了没有”,这里的“媳妇”就是没有过门、没有结婚的的媳妇,也就是“姑娘”的意思。

我们清楚了“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这句话中的“媳妇”儿子的含义后,就很好理解“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的意思了。

“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的意思:

“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这句话说的是要看姑娘好不好,不用给人夸赞,等到结婚乐,到了婆家以后,再看表现好不好。姑娘没有结婚前,好多人都会夸赞姑娘有多好多好,那是家里人宠着,惯着,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但是,当结婚到了婆家以后,那就是大人了,要担负其家庭的责任了,再不是孩子了,到那个时候才能看到表现的好与坏!

我是凡尘观生活!

谢谢!

再见!


凡尘观生活


农村老活“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是什么意?

农村老话,是多少代人经历后所总结出的,通俗易懂的话语,能说明深刻道理。对“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这句农村老话,山村梅花是这样理解的。



这里所说的媳妇,是指订亲后对孩子对象的称呼。订亲后,两个孩子会经常来往,女孩子来到男方家会主动帮着做一些家务,这时,婆婆会感到女孩挺不错,别人问起来会夸张“媳妇”这么好,那么好。其实不一定,因为没有在一起生活,或者在一起生活,相互之间也是客情,都是相互谦让,活都抢着干嘛,因此都觉得很好。而等到结婚后,真正到了婆婆家,整天生活在一起,日久才能见人心。记得邻居家儿子订亲后,街上的人们都说邻居家说了个好媳妇,这位邻居也喜滋滋地夸媳妇勤快、手巧,懂事。可是,结婚之后,婆媳间的矛盾慢慢突出:孩子不让婆婆看,也不养老,几乎不登婆婆家门。再也听不到邻居夸媳妇的声音,只能是偶尔听到邻居抱怨和叹气。


农村老话“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可以看出:做人不能说过早的话,不能说过头话,应了“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的道理,与人相处不能只看一时,只有经历了一定的事情,才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脾性、性格。另外,人,不用别人去夸,只要自己做在那里,人们会看见的,人们都会有公平的评价。

这是山村梅花对问题的解释,如果觉得有道理,请为之点赞和转发。


山村梅花


农村老话“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中往往蕴含着大道理,很有太极的四两拨千斤,或是武林高手点穴手法的意味,精准精妙,不服不行。

比如这句“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就是对那些刚给儿子订了婚,还没结婚过日子呢,就在村里各种炫耀夸奖未来儿媳的公婆说的。潜台词是:少说几句吧,别到时候被打脸,可是挺疼的。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道理很简单——日久见人心

以前的农村比较封建,媒人介绍,双方相看觉得印象不错,女方接了定亲红,证明同意互相交往,是处对象关系。然后看家(正式定亲),再结婚。

定亲后的未婚夫妻,也很少见面的,更别说跟公婆熟悉彼此了解,所以说,这个时间你夸未来媳妇如何如何好,都是表面文章,不过是从媒人那里,或者是其他途径打听来的信息,未必准确。

媳妇到底属性如何,是否心灵手巧不馋不懒,是否爱串门查拉舌头,那都得是结婚后,天天一个锅里摸勺子,才能互相加深了解,知道脾性。

古代未婚夫妻互相欺瞒最爆款的笑话,就是“走马观花”,一个没鼻子的女子拿一朵花低头轻嗅,一个下肢瘫痪的男子骑着高头大马疾驰而过,一瞬间男人英俊潇洒神采飞扬,女子温婉娇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就这样“一见钟情”相思成灾。及至结婚后才知道梦想照进现实,好在是半斤八两刚好相配,总算是差强人意。

农村人也用这句老话来教育后辈,做人要低调,认真,不能浮躁,更不能说过头话。

秀恩爱,死得快。日子是过给自己的,还说不准的未来事,提前炫耀个啥?一旦事与愿违,不过是授人以柄,徒留下让人嗤笑的笑柄而已。

婆家是新媳妇嫁过来后展示的主场地,村里人都看着呢,根本不需要自个儿说啥,乡里乡亲都有自己的判断,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我是阿兮,愿与爱三农的你做朋友!喜欢请关注 点赞、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