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成立離不開千千萬萬的英雄,他們用生命鑄就了我們如今的生活,可以說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現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很難記住以前的這些英雄,而他們往往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衛國捐軀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在1958年那場戰役中,為了保護火炮,全身燒傷面積達百分之七十,仍堅持戰鬥直至炮戰結束的海軍英雄安業民。
安業民出生在遼寧省開原縣四寨子村,小學畢業後,因當時家境不寬裕,加上其父已辭去小學校長職務,身體不好,又不能充當整勞動力參加農業生產。這樣,家庭生活的重擔就落到安業民身上。他不得不放棄升學的機會,參加農業生產勞動。由於家裡缺少牛犋,只得和左鄰右舍的同族、同鄉的街坊們插工換工。剛開始參加農業生產時,不會幹農活,但他有一股犟勁,不會就學,不學會決不甘休。他手磨出血泡,用布纏纏繼續幹,直到累得筋疲力盡。
1956年冬,安業民盼望當一名光榮的國防戰士的願望得以實現,體檢合格後被應召入伍。臨入伍前,他幫助上新上任的記帳員整理好帳目,起早貪黑地進行結算,直到記帳員基本熟悉業務時,他才放心地走上了征途。安業民入伍後,被分配到炮兵班當運彈手。由於他工作認真負責,深得連排幹部信任,又調他當方向瞄準手。他為了掌握操縱技術,不辜負黨和上級的信任,加緊苦練操作本領,一遍遍地進行操作,終於成了一名熟練的方向瞄準手。
1958年夏,由於戰備需要,所在海岸炮連調防到福建前線。在緊張的戰前訓練之餘,他在日記中寫道:“我要永遠戰鬥在海岸上,它是我生死不可分離的土地。革命先烈的震動人心的英雄事蹟,是我軍寶貴的財產。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立場堅定,像海邊的青松。讓黨考驗我,不管暴風雨多大,也吹不壞、浸不倒共產主義戰士的信心。
這一日,戰鬥開始,在福建前線與佔據金門島的國軍炮戰中,一顆炮彈在他們炮位上空爆炸,彈片擊中火炮後堆放彈藥包,燃起熊熊烈火,火舌撲向炮位左側的數百顆彈頭,嚴重威脅著火炮和整個陣地的安全。危急時刻,安業民不顧個人安危,堅守戰位,機敏地把炮身向隱蔽壕轉動。熾烈的火舌燒著了他的衣服,傷及脊背和胳臂,他全然不顧,以堅強意志,忍受著烈火的燎燒,奮力轉動方向盤,直到炮身轉回隱蔽壕中,才跳下炮盤,滾滅身上的火。
由於全身燒傷達百分之七十,陷入昏迷。甦醒後,他堅持不下火線,再次登上炮位,準確地完成指揮員下達的每一個戰鬥口令,連續向國民黨軍陣地發射炮彈,頑強戰鬥40分鐘,直至炮戰結束。在生命彌留之際,他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表示:“在傷好後重返前線,狠狠地打擊敵人”,但是終因為傷勢過於嚴重,於9月9日壯烈犧牲,年僅21歲。當安業民犧牲的消息傳到前線,戰友們高呼為安業民烈士報仇,用猛烈的炮火痛擊敵人。
為了紀念這位年輕的戰士,朱德元帥、彭德懷元帥、林伯渠、謝覺哉、郭沫若等人也先後為烈士題詞。福建廈門專門為他修立了烈士墓,佔地二百五十多平方米,有三十多級石階可通達墓碑。墓埕正中屹立著高五點四米的花崗岩石碑,碑上鐫刻朱德題詞“共產主義戰士安業民永垂不朽”。墓埕四周用十六支岩石柱和鐵鏈牽圍,墓上方鑲嵌安業民肖像,右邊石壁刻有安業民日記,左邊石壁刻有安業民生平事蹟。
他生前的連隊,建有安業民烈士紀念館,安業民的家鄉也是改名為業民村,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為國捐軀的烈士。烈士的犧牲,塑造了我們如今的生活,雖然英雄去世已經60年,但是他的精神永遠的載入了史冊,留在了人民的心中,留在了後輩的心中。這就是我們中國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