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丨美丽中国的宁夏篇章

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丨美丽中国的宁夏篇章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当湛蓝的天空一次次霸屏朋友圈

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丨美丽中国的宁夏篇章

当远方的鸟儿流连不去

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丨美丽中国的宁夏篇章

当春有繁花,夏绿如墨,秋可泛舟,冬有晴雪

那个曾经从飞机上鸟瞰时

只有一种颜色的黄扑扑的宁夏

已渐行渐远

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丨美丽中国的宁夏篇章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丨美丽中国的宁夏篇章

8月8日上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宁夏举行了第二场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闻发布会,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自治区发改委、环保厅、水利厅、国土厅、林业厅等部门负责人就有关情况进行说明并答记者问。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2017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4%,较2010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5%。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1.4%。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黄河干流宁夏出境断面首次达到Ⅱ类优水质,黄河流域15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3.3%,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加快化解过剩产能,累计关闭退出煤矿32处,退出产能700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煤炭去产能任务;严厉打击“地条钢”,取缔中频炉45台,退出产能45.7万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2017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6:45.8:46.6,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3.1%。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步优化

完成了列入国家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泾源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同心县、海原县、红寺堡区、盐池县8个县(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定和审核工作。严格限制和约束不符合当地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发展,切实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到实处。

资源能源节约成效显著

2017年,全区万元GDP能耗为1.902吨标准煤,较2010年累计下降11.4%。全区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91立方米和41立方米,分别较2010年下降56.6%、35.9%。全区单位GDP建设用地从2010年的每亿元3712亩降至2015年的每亿元2621亩,累计下降29%。

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加大

打响蓝天保卫战以来,2013年至今,累计拆除3630台1.3万蒸吨燃煤锅炉;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6.6万辆;完成655座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完成33台1375万千瓦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改造率达到75.3%;从严控制城市扬尘污染,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4%。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对黄河流域水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启动了13条重点入黄排水沟、固原五河流域、“一河两湖”(艾依河、沙湖、星海湖)等一批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高标准完成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任务,完成全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为全国首批、西北第一个完成红线划定省(区)。全面建立河(湖)长制,实现区、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全覆盖。(记者 郑峥)

一张长图,带你秒懂数字里的美丽宁夏

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丨美丽中国的宁夏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