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茶》:懷揣赤誠,一個人改變了世界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在你心裡,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怎樣的國家?戰亂、貧窮、無知?我在《追風箏的人》這本書中,第一次接觸到阿富汗這樣的戰區,生命的威脅逼迫他們遠離知識,許多人為了生存不擇手段,他們值得同情更應該被唾棄。殘忍或者悲慘,這是他們僅有的生存方式嗎?
《三杯茶》:懷揣赤誠,一個人改變了世界

《三杯茶》給了我新的看法,戰區的他們心懷安拉,至誠至善,對陌生人關懷備至,對知識極度渴求。摩頓森,一個貧窮的普通職員,在某次登山時受傷被巴基斯坦某村莊的村民所救,他被當地人的淳樸深深感動,改變了對於民族差異的錯誤看法,其中孩子們對於知識的渴求更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個承諾的踐行,跋山涉水艱難險阻,他一點點收集世人的愛心,在這遙遠的荒地建起了學校。沒有捐款,學習打字發出無數封求助信,建材被偷,冒著生命危險去理論,毛拉不允許女孩上學,這正是安拉的指示!值得一提的是,摩頓森建立的許多學校旨在讓女孩子有學上,他和許多熱愛和平提倡女性權利的人一樣,看到了嬌弱身軀裡的偉大力量。自信的女性會促成整個家庭向上,讓沏茶的手捧起手本,也阻攔了拿刀槍的手,何其動人,又何其有效!戰爭阻止的,自然有人去反抗,塔利班的暴政讓人恐懼又給人力量,在血和廢墟中傳出朗朗讀書聲,如同安拉的真言,讓人感動叩拜!
《三杯茶》:懷揣赤誠,一個人改變了世界

當我們懷疑,一個人的力量是否真的能改變世界時,摩頓森做到了。為了堅持理想,即使受到社會的漠視、巴提人的拐騙,即使被軍閥囚禁,即使遭逢美國轟炸阿富汗,在悲傷、沮喪、孤獨時,即使死亡就在眼前,他從來沒有遺忘他的承諾,他願意用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甘地——提倡非暴力,拒絕民族戰爭,致力於消除種族歧視的印度“國家的父親”。他在生命最後憑藉自己的威望絕食抗爭宗教鬥爭,死在了他保護的印度民族一狂熱分子槍下。像摩頓森、甘地、馬拉拉,有無數人為了和平不懈抗爭著,即使前路艱險,他們也從未後悔和膽怯,死亡或降臨或在路上,但有什麼能阻擋他們呢?
《三杯茶》:懷揣赤誠,一個人改變了世界

書中很多情節我都記不清了,只有一個孩子趴在廢墟上寫字的畫面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火焰在遠處生長,槍和炮彈從頭頂飛過,那個孩子就跪在土地上,虔誠的汲取著知識。熱愛和平,渴望知識,堅守承諾是我們都應該擁有的高貴品質,像戰爭中的巴基斯坦人學習,像征途中的摩頓森等人學習,去踐行去實現我們對於靈魂的洗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