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天高溫預警下線 今夏有多「火」?

今年的高溫似乎很識趣,8月16日末伏第一天,高溫勢力範圍便縮減不少,中央氣象臺連續33天(7月14日至8月15日)的超長高溫預警終於告一段落。

這個夏天似乎一直都“火”力十足,先是東北華北出現了1961年以來最早高溫,隨後便是持續了33天的大範圍高溫過程,受其影響,多地電網負荷屢創歷史新高。那麼今年夏天到底有多“火”?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秋天離我們還有多遠?

今年夏天有多“火”?

我們統計了2018年省會級城市的高溫日數,截至8月15日,省會級城市高溫日數排在第一的是重慶(44天),其次為西安(41天)、杭州(38天)、南昌(37天)和武漢(35天)。多數城市的高溫日數比常年全年高溫日數偏多10天以上,其中西安和天津比常年全年分別偏多19天和19.9天。

33天高温预警下线 今夏有多“火”?

2018年高溫日數與常年全年高溫日數對比。王美麗 製圖

東北華北高溫來得早、極端性強。5月,內蒙古東南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等地的最高氣溫就已經超過40℃,局地超過42℃。6月,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天津、河北等省(區、市)58個站出現極端高溫事件。6月下旬,京津冀地區普遍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56站最高氣溫超過40℃。東北、華北高溫天氣是1961年以來出現最早的。

33天高温预警下线 今夏有多“火”?

北京、天津6月高溫日數超常年全年。 王美麗 製圖

7月28日至8月4日,遼寧出現了自195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強度最強的高溫悶熱天氣,該省62個國家氣象觀測站中有33個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7月19日至8月2日,吉林連續16天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時間之長,範圍之大,歷史罕見。

高溫範圍廣、持續時間長。7月14至8月15日,我國中東部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中央氣象臺連續33天發佈高溫預警。其中,7月20日35℃以上高溫面積達159.8萬平方公里,涉及18個省(市、區),38℃以上高溫面積達13.4萬平方公里。

高溫因何而起?

地球的熱量源於太陽,按最理想的狀態應該說是距離太陽越近,溫度就該越高,可事實並非如此,從今年的高溫日數排行也能看出,排行第一的重慶和西安,也並非是緯度很低的城市,尤其是西安,作為名副其實的北方城市,高溫日數排行卻名列前茅,所以氣溫並非完全服從緯度越低溫度越高的規律。

一般情況下,出現高溫天氣通常滿足以下幾個條件:1)處於中低緯度,有較多的太陽輻射;2)經常處在高壓控制之下,多晴天,風力較小;3)處於海拔較低的平原、盆地或淺谷中,熱量不易散發。

如重慶和西安,高溫日數多,一方面是受高壓系統控制,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地形,重慶地處四川盆地,冷空氣難以翻越秦嶺大巴山,颱風也很難影響到重慶,所以這裡的高溫可以割據一方。而西安處於渭河河谷關中平原地帶,地理位置造成下沉氣流強,有助於增溫。這種盆地地形容易聚熱,但散熱相對較慢,就比周圍地區更容易出現持續的高溫。

33天高温预警下线 今夏有多“火”?

重慶、西安的地形是出現持續高溫的一個原因。王美麗 製圖

再看今年的天氣形勢,5、6月份的北方高溫主要是受大陸高壓脊控制,大陸高壓控制下,盛行下沉氣流,空氣乾燥,所以大氣通透性很強,太陽輻射很容易到達地面,輻射升溫非常明顯。因此,中午前後容易出現氣溫比較高的情況,有時甚至達到40℃,但此時早晚溫差大,空氣溼度較小,所以人們體感並不是很熱。

而到7月,隨著副熱帶高壓向北推移,南北高溫的主要影響系統都為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壓控制區域水汽相對充足,空氣溼度大,體感溫度高,人們會感到悶熱。在7月14日到8月15日的高溫過程中,前期副熱帶高壓偏南,南方高溫發展;而到7月下旬之後,副熱帶高壓明顯偏北,東北南部、華北高溫發展,遼寧、吉林多地出現了歷史極端高溫天氣。此時很多人南方人去東北避暑,卻沒有感覺到東北該有的涼爽,只是從一個桑拿房走到了另一個桑拿房,就是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北的緣故。

33天高温预警下线 今夏有多“火”?

2018年7月下旬副熱帶高壓與常年同期位置對比。郭曼如 製圖

秋天還有多遠?

飽受今夏“炙烤”之苦的網友都在盼望著秋天的到來。近期受冷空氣的影響,北方一些城市早晚已經能感受到秋天的絲絲涼意,那麼真正的秋天還有多遠?氣象學上通常以5天滑動平均氣溫穩定低於22℃的開始時間為秋季開始。從常年平均來看,8月份能進入氣象意義秋季的也只有西北和東北少數城市,我國大部分地區還需要等到9月份才能進入秋季,而華南沿海和海南,入秋則要等到11月甚至12月。目前來看,近期的幾股冷空氣有可能推動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一帶入秋,但南方的小夥伴還要多等一些時日。

33天高温预警下线 今夏有多“火”?

常年秋季開始日期分佈圖。 王美麗 製圖

一般8月中下旬以後,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在南方,夏秋交替之際,副熱帶高壓開始南退、東撤,但由於大氣環流的不穩定性,副熱帶高壓有時又可能短暫的西伸北抬,再次控制到我國的東部地區,造成高溫重現,民間稱之為“秋老虎”,所以防禦高溫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