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不仅仅是平台,更是一种思维

很多公众号运营者,或者说他们背后的领导们,喜欢把公众号当做一个平台来使用,认为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他们梦寐以求的营销、传播、推广等行为。但是随之而来的往往都是效果不好而成为死号,或者效果太高而被封号,究其核心,是因为他们对公众号的错误认知。

公众号,不仅仅是平台,更是一种思维。

公众号:不仅仅是平台,更是一种思维

公众号诞生之初,是伴随着微信之父张小龙的微信四大原则而成长起来的。在四大原则中,最最最核心的一条就是:以用户的价值为核心。张小龙曾经说过: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想,这个事情是不是从用户价值本身出发考虑额,我们要让用户看到你的努力而不是同事和上级。而也正是这样的理念,让微信可以一路发展至今,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当之无愧的霸主!

公众号运营者,大都数都喜欢把公众号当做一个营销平台,或者说是公司领导想让公众号成为营销平台,一篇文章10W+且吸粉过万,然后美滋滋的卖公司的产品。

恕我直言,这种方法能成功算我输。

目前公众号头部TOP10级别的大号,没有一个是营销号,清一色都是打造优质内容的公众号,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优质内容是黏住用户的最简单直接且有效地手段。用户的价值,就体现在优质内容中,我相信没有一个用户愿意关注一个一天到晚传播营销信息的公众号,正如张小龙所说的那样:用户不喜欢骚扰,就不要骚扰用户。

而凡是能够骚扰到用户的行为,基本上也都被微信打压了。比如知识付费+粉丝裂变的模式,比如三级分销,比如诱导分享/关注等等,凡是可能骚扰到用户的行为,统统被封杀,但巧合的是,这些行为也都是企业营销最想要的行为。

公众号是在阻碍企业营销么?并不是,公众号给予你一个平台,是让你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用户价值,打造企业品牌的,而不是给你营销卖货的,懂?

张小龙曾经说过:微信是系统思维,就是要让系统在规则下运转,避免人为的干预。公众号真正想要实现的,是连接。连接用户,连接企业,连接一切可以连接的事物,而想要实现连接的终极目标——打造一个以连接为核心的平台,必须要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规则体系,同时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保障,这两点,微信都做到了,而这两点,很多运营者也都忽略了。所以也就出现了,一旦被封号就怪微信官方,却从来不考虑是不是自己违反了平台的规则。

想要做好公众号,技战术从来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公众号好坏的更多的是思维。在公众号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下,用户是核心,是关键点,是消费中心,任何产品或者服务,都是建立在用户社交属性基础之上的。运营者需要做的,是打造一个可以满足用户价值的平台,因为社交属性的存在,当一个用户价值得到满足之后,他会通过他的社交圈子,以他为核心,传播他所获得的价值,从而实现网状传播,进而来推动产品或者服务。

这才是微信生态下的商业模式,这一点与传播营销模式差距甚远,如果依旧拿着以前的思维来做现在的公众号,想成功,可以说是难度极大了。

1、内容传播

你可以在公众号上输出任何形式任何体裁的内容,尤其是小程序的诞生,现在你都可以输出一些程序级别的内容或者小游戏等等了,可谓是极大的帮助你为用户创造优质内容了。

2、场景体验

这种场景,包括了产品的展现场景、支付场景、售后场景等等,串联整个商业过程的场景。公众号的微信支付功能,可以让用户在支付上更加的便捷,而且用户可以和公众号实时沟通,真正体验到了售后的场景。

3、创造连接

移动互联网时代,连接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终端用户的连接。公众号,给予了企业和用户一对一连接的平台,省掉了中间环节,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到用户的讨论和交流之中,从而根据用户的想法,对已有的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改进,从而适应用户的思维。

......

公众号还有更多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都是建立在用户体验价值的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即便是用户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也可以给与用户一直有创造力、有价值的体验感,从而激发用户对于价值的追求。移动互联网,从来不是靠破而后立来改造世界,而是依靠全新的思维模式,来重构这个世界。

公众号,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公众号,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场景。

公众号,不仅仅是一个渠道,更是一种全新的用户交流体验。

公众号,不仅仅是公众号,更是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