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孩子需要远离的人《菊次郎的夏天》

有时那些不着四六的人,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都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孩子经常与不三不四的人来往,难免学到一些不良嗜好。菊次郎是个不成功的混混,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带着男孩正男开始了一段寻母旅程。《菊次郎的夏天》用啼笑皆非的事件,讲述了来自陌生人对正男的关怀。

那些孩子需要远离的人《菊次郎的夏天》

旅程中很难分清谁是成年人、谁是孩子。虽然菊次郎一副大人的长相,行为处事完全可以用不靠谱来形容。从妻子处拿到差旅费后,立刻前往赌博场所。然后仅仅通过正男脱口而出的数字下注,看样子三十好几的人了,竟然把拼运气的事当成了职业。正男更像是带着孩子前往游乐场的家长,看着孩子肆意妄为嬉戏。

那些孩子需要远离的人《菊次郎的夏天》

菊次郎的形象很矛盾,可能是因为在社会中,吊儿郎当并且强势的形象让他的麻烦少一些。像他一样神经比较大条的人,如果不在生活中强硬一点,也许会沦为正男一样,见到街头混混扭头就跑的老实人。激进的态度给予了菊次郎特殊的正义感,光头企图猥亵正男,换作家长同样会上前制止。不同的是,家长一般会在事后反复安慰孩子,很容易在不断的暗示下给孩子留下阴影。菊次郎只是教训了猥琐男,轻描淡写的告诉正男,以后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那些孩子需要远离的人《菊次郎的夏天》

在随后的旅程中,菊次郎确实表现得像个孩子。在他的世界中,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应该为自己让路,或者说,他没有对世界的规则低头,厚着脸皮去追求内心想要的东西。例如偷走司机师傅得计程车,或者冒着淹死得危险去证明自己会游泳,又或者为了报复那些不愿意载他们一程的司机,从而打碎他们的车窗。这些行为不值得我们学习,随便哪一样都有可能给我们造成大麻烦。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带给菊次郎麻烦的同时,也让他比常人更接近自由。

那些孩子需要远离的人《菊次郎的夏天》

菊次郎很看重面子,总是让正男去做一些难为情的事。不过他分寸把握的很好,如果困难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菊次郎会亲自上阵,方法比较搞笑,但对于他来说这是能为正男做的一切。

那些孩子需要远离的人《菊次郎的夏天》

有惊无险的抵达,并没有带给正男梦寐以求的亲情。跋山涉水换来的不过是被抛弃的真相,菊次郎第一次感到无能为力。带着正男原本不过是偷闲的借口,菊次郎的生活在观众看来也许事糟糕的,但他活得自由自在。菊次郎深深地认识到,并不能用自己的生活态度给正男带来快乐,或者说他没有想到正男的问题如此难以解决。

那些孩子需要远离的人《菊次郎的夏天》

对于菊次郎来说,不仅正男的悲伤让他于心不忍,同时也被这种伤感传染,忧郁了起来。途中碰到的云游诗人建议借着出行,搞一次露营,试着让正男开心起来。给菊次郎出主意的同时,也为两个无所事事的摩托党带来了生活的意义。正男从影片开始到现在,并非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孩子,更像是为菊次郎带去生活的方向,给云游诗人带去创作的题材,给摩托党带去生活的意义。确切地说,我们为自己做的事情会随着死亡一同离开,为他人的付出才会永垂不朽。

那些孩子需要远离的人《菊次郎的夏天》

家长总是不愿意让孩子与菊次郎、云游诗人、摩托党这种非主流社会主体来往。菊次郎代表的混混形象,容易让孩子崇尚暴力,言辞方面也会比较飞扬跋扈;云游诗人意味着不切实际,可能有些人能够依靠艺术创作为生,显然更多的人觉得这不会发生在他们孩子身上,本本分分、朝九晚五才是人生;至于摩托党嘛?可能在暗示一切非主流的文化,除了让孩子浪费时间,基本上对生活没有任何帮助。

那些孩子需要远离的人《菊次郎的夏天》

矛盾的是,人们在长大之后,拿来吹嘘的事往往都是这些“无聊、没有意义”的举动。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无意义的事同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正男来说,社会眼中不被看好的群体治愈了心灵的创伤、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欢乐。

那些孩子需要远离的人《菊次郎的夏天》

很容易辨别正男是否快乐,当他心情愉悦时,总是在跑;而当他心情低落的时候,则会悠悠的漫步。正男与朋友在一起时会奔跑、与菊次郎在一起时也会奔跑。寻亲的旅程对于正男来说并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阅历,它给正男留下了一种快乐的方式,当他与菊次郎道别后,尽情的奔跑,就这样一路跑下去,也许快乐就会跟着他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