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攒十套房,我一个上班族是怎样做到?

近日,一位自称“梦想哥”的网友留言,称实现了“毕业十年布局十套房子”的愿望。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毕业十年攒十套房,我一个上班族是怎样做到?

“梦想哥”的留言

第一套房只是想着买套自己喜欢的

我,并不是富二代,也非创一代,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外企销售。2006年大学毕业,2007年第一次独立买房。让我产生买房动机的是,我一点儿也不喜欢父母提前给我准备好的婚房,我就想买一套自己喜欢的。

没有购房经验,只有勤快到处看房。看了一圈之后,我找到了某新区的尾房,当时是八千多的单价。看房时,销售还懒得搭理我,我就要了一顶安全帽自己去实体的房子里看了看,看完之后当场就把订金给交了。

这套房子总价150万左右,首付是家里人一起凑的,每个月的按揭贷款七千多,这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压力巨大。当时我的月薪是4500元,每个季度还有点业绩奖金,勉强够付按揭,所以“我只能拼命工作,很担心断供”。

今天看来,我非常感谢当时给自己的压力,“一开始的贷款压力确实很大,但是两年之后,随着自己的收入提高,就觉得没那么难了,而且买了房之后就会去关心经济方面的新闻,思维模式和成熟度提高很快。”

毕业十年攒十套房,我一个上班族是怎样做到?

不断提升自我

买这套房子的时候,我内心算过一笔账,只要五年内单价能上涨五千,账面上就可以持平。没想到,这上涨幅度半年后就实现了。“这笔交易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做好财务上最坏的打算,往往不会有最坏的结果。而且对于一定要买房的人来说,迟买不如早买。”

父母老房子置换新房

2008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政府鼓励买房,置换成本非常之低。于是,我游说父母,把一套闲置的80方的老房子,置换成新房,留作日后退休住。

此时,我很喜欢的一个楼盘也因为金融危机降价了,并且我拿到了7.1折的利率,真是喜出望外。

不要随便卖房子和提前还款

2009年的楼市像过山车,刚买下的这个楼盘单价从1.2万一下子爬上了2万大关。不过,没过多久,楼市就进入了长达五年的低迷期。我将房子出租,以租金补贴月供。刚好手上有余钱,把剩下的贷款提前还了。这个盘再涨价到2万时就把房子卖了,如今回忆,虽然账面上是赚钱的,但这类环境优美的楼盘在配套不足的时候,不是出售的好时机。另外,当时我拿到了低折扣的利率,不应该提前还款。

买“商铺”的惨痛经历

2009年,我搬进了第一套买的房子,区域也越来越成熟,于是说服父母把自住多年的老房子卖了,在我附近买了套低层的房子。

后来我觉得要将租金最大化,不如买个铺,“一铺养三代”!不过,这是个惨痛的经历。我那个商铺那边的路一直到2015年才整治好,商铺一直到今年才租掉,租金勉强覆盖贷款。真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学区房买对了肯定不会亏

2014年,我的大女儿两岁,要考虑学位的问题了,我们又开始满城跑盘的生活。我们的目标是,90方必须得是三房以上的学区房,假设出租可以有相对较高的回报。

旧城区的房子只要一有房源,很快就被抢掉,最后决定买新盘,首付60万,我自己的总存款只有20万,从亲戚那里借了40万,以太太的首套房名额购买,用足了银行杠杆。幸运的是,这个小区后来对应的新学校我们也博对了!

不过,到了2016年,我们还是对之前老城区的某名校学位房有情结,当某小区(建筑年代1990年的房子)的一套房子出来之后,我们都没有实地去看过,就直接和房东签了合同。

毕业十年攒十套房,我一个上班族是怎样做到?

几乎看遍了所有名校的学区房

丈母娘老房子置换了老家的新房和第十套首付

2017年,觉得我们目前居住的板块越发成熟,想在这边再买套高层。于是,我把丈母娘的老房子也置换掉了,用公积金按揭在老家换了套电梯房。

多出来的那部分钱,用父母的购房资格,幸运的摇到了一套新盘的高层,相当惊喜,于是就成了这10年中的第10套房子了。

毕业十年攒十套房,我一个上班族是怎样做到?

小区环境很重要

我,真是一个很“自虐”的人。只要手里稍微有点存款就想着要买房,一遍遍计算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来测试自己的还款压力。当年把那套7.1折的利率的房子提前还掉时,家里的负债变低,我还一度很不适应。

虽然买了这么多房子,直到今天,我还在追求自己的dream house。我希望在CBD核心区域,买一套一线临江或者心仪品牌开发商开发的房子!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只不过在房产方面比较喜欢研究和折腾。我愿意分享,首先是希望对自己过去的十年做一个总结,别人是不太能体会其中的艰辛过程的,可能只会觉得我在炫耀而已。我要感谢这个时代,让所有努力的人都能获得好的回报。所有的技巧,在政策和趋势面前都是浮云,在上升期的时候,我们做顺势而为的事情就够了。

--来自网友“梦想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