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管理者除了头疼还能怎么办?

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管理者除了头疼还能怎么办?

前段时间,全球最大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报告,报告中的数据显示,95后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面对他们的“说走就走”,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怎么做呢?

01

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

过去我们总说90后爱辞职,现在终于有了数据支持。

前段时间,全球最大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报告,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职场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呈现出随代显著递减的趋势:

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

80后则是3年半;

90后骤减到19个月;

95后更是仅仅在职7个月就选择了辞职。

报告发布没两天,#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这个话题就冲上了热搜榜,引发了网友热议。面对领英的这份洞察报告,95后们表示:

太看得起我们了,没有那么久

这群95后们纷纷现身说法,分享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坚持了多久,有19天的,有一个月、三个月的,也有两三年的。

不管怎么说,90后,尤其是95后,一言不合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离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管理者除了头疼还能怎么办?

02

为什么90后总是频繁离职,问题出在哪里?

对于90后,以及新进职场的95后们来说,换工作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领英的“洞察”报告指出,90/95后们频繁且短暂地更换第一份工作,一方面在于他们更加追求独立自主,关注自身感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旦发现工作与期待不符则会更快做出其他选择;另一方面,随着如今获取职业信息和机会的渠道越来越快捷和便利,更换工作也就变得更加简单和频繁。

同时,根据英特尔联合大街网发布的《90后职场满意度调查报告》也显示,“职业发展空间窄、学不到东西、工作上没有成就感”也是90后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78.8%的90后员工会因为这一点考虑换工作、炒老板。

除此之外,由于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落差,90后们对职业定位的不清晰,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也是他们选择频繁离职的重要原因。

所以,他们经常不经过深思熟虑,“一言不合就辞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裸辞”。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2名18—35岁的职场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2.5%的受访职场青年“裸辞”过,49.4%的受访职场青年考虑过“裸辞”。

而在“裸辞”的原因中,占比52.1%的不满意薪酬福利和占比51.4%的不适应企业管理制度模式成为受访者“裸辞”的主要原因。

03

由此看来,90后们频繁离职的背后,还是有较为普遍的原因的。

不管你是否愿意,随着90后们开始步入职场,90后已经不可逆转的逐渐成为职场的主力军。

面对主力军的“说走就走”,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怎么做呢?

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管理者除了头疼还能怎么办?

1、把握人事权,打造优秀团队

总有人认为,真正NB的管理者,应该是能够力挽狂澜,四两拨千斤,把兔子、绵羊都带成狼的。

然而,事实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通过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较为松散的雇用管理,去改变受过十几年教育,已经形成稳定人格、价值观的90后,无疑是天方夜谭。

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改变90后,不如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把握好人事权,招真正能跟团队、跟规则契合的人。

有了人事权,管理者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管理规则和管理风格,有效地选择适合的员工,约束员工的行为,减少员工的流失,也可以及时给团队换血,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具有战斗力的团队。

如果无法建立规则,约束员工行为,打造优秀的团队,也就谈不上做出任何的业绩。

2、去标签化,尊重90后

90后们自打出生就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自我、个性、浮躁、叛逆、自私、缺乏责任心、合作性差、不能吃苦、垮掉的一代。

事实上,不同时代的人都被打过不同的标签。这些标签的背后不是不同时代的人不能相互理解,只是不够认同。

不能相互认同的结果就是,对于90后,会先入为主地存在一些偏见甚至歧视。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白皮书》,“对员工尊重”超越薪酬福利,成为了最佳雇主的首要特征。

与此同时,从智联招聘发布的《90后职场肖像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员工的尊重”超越了“完善的福利待遇”和“有竞争力的薪酬”,成为了90后员工眼中用人单位的重要竞争力。

在90后员工的眼中,管理者与员工是平等的雇佣关系,而非权力的上下级,应该平等相处。

所以,在对90后员工的管理中,管理者要注意去掉对90后先入为主的“标签”,尊重90后员工,把他们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来交流。

3、不只做管理者,更要做领袖

我们说,90后员工更渴望尊重与平等,所以,他们反感管理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对他们的工作指手画脚,以教育、教训的口吻对他们的工作评头论足。

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想到的不应该是权力,而应该是责任,不要以一个高高在上的上级去命令、说教,彰显自己的权威,也不要用带有羞辱性质的高压政策来约束员工的行为。

管理者应该以一个领袖的身份去引导员工得以成长,这才是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应有的表现。

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管理者除了头疼还能怎么办?

就像英特尔联合大街网发布的《90后职场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的,“职业发展空间窄、学不到东西、工作上没有成就感”是90后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

当90后员工跟着你,可以实实在在地学到东西,他们自然会从内心认可你,愿意去追随你,这样团队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4、帮助90后员工做好职业规划

除了以领袖的身份去引导90后员工成长,帮助他们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也是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顺丰就建立了一个“千里马”人才培养机制,员工可以经过内部的选拔、培养、考核,从最底层的收派员一步步晋升至VP(副总裁)。员工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预期的发展通道是什么,知道自己可以在什么时候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为此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中小企业管理者要想留住90后员工,尤其是优秀的90后员工,就要做好他们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看重自己的职业规划。

04

很多人说90后难管,有些管理者甚至患上了90后管理恐惧症。其实不是他们难管,是你们不了解他们。

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者总是在找90后的毛病而忽视了自己的问题。

如今,在新的形势下,90后的思考方式和意识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管理者固守成规,用传统的管理思路和方式来对90后进行管理,肯定是行不通的,90后难管也不能单纯地归咎为90后一方的责任。

90后好不好管,关键还在于管理者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