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盛華:困境中崛起的山區科技強警明星|新時代南粵民警之星肇慶推薦候選人

黃盛華:困境中崛起的山區科技強警明星|新時代南粵民警之星肇慶推薦候選人

80後的黃盛華生於本土,大學學歷,現任廣寧縣公安局網警信通大隊大隊長。近年來,他主動將信息科技與實戰需要結合起來,克服缺經費、缺人才、缺設備等重重困難,自主研發智能感知防控系統,破解廣寧縣摩托車被盜難題;自主建設“高性價比”全縣視頻監控系統,每年為單位節約大筆租金;研發4G單兵圖傳,實現現場處置“決勝千里”。他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個人三等功二次,獲得全省特級優秀人民警察、肇慶市2016年度“最美警察”、肇慶市“兩學一做”先進代表等榮譽稱號,入選廣寧縣拔尖人才。

刻苦鑽研、自主研發智能感知防控系統破解摩托車被盜難題

廣寧縣地處北江支流綏江中游,是經濟欠發達的山區縣。全縣人口58.7萬多人,大部分群眾依靠摩托車作為交通工具,摩托車保有量達13萬多輛,且每年遞增9000多輛。近年來,摩托車被盜案件每年達1000多起,佔全縣刑事發案總數的50%左右。

黃盛華:困境中崛起的山區科技強警明星|新時代南粵民警之星肇慶推薦候選人

如何從技術上防範摩托車被盜?黃盛華帶領團隊刻苦鑽研,曾嘗試從安裝GPS定位跟蹤系統、購買保險等方式來破解這個難題,但由於安裝GPS定位跟蹤系統費用高車主難以接受,加之無保險公司敢於承保等原因,使研發工作一度入陷僵局。

日思夜想中的一天,黃盛華從超市買完東西出來,發現超市裡的東西都加了磁條,如果沒過機去磁頭,出超市門就會發出“滴滴”的響聲——可否借鑑這種射頻識別技術,利用有源電子標籤來防範摩托車被盜?靈感來了,他立即行動。他在網上買了讀卡器和有源電子標籤,裝在同事和自己的摩托車上進行測試,取得100%成功!

按照黃盛華的思路研發出來的摩托車智能感知防控系統是一套利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搭建網絡平臺而成的系統,只需在現有的公安視頻監控杆加裝RFID感應器即可。黃盛華還根據該縣地理位置和群眾用車習慣,創新性科學地設置了一環、二環、三環3個防控圈,分別是廣寧城區、環城鄉鎮、縣際交界3個環。只要在摩托車隱蔽處安裝一個鈕釦大小的電子標籤,將車主、車輛、標籤信息和預設行駛範圍錄入系統後臺,通過街面每個RFID感應器實時接收摩托車電子標籤發出的信號,並通過公安光纖或無線傳輸的形式將數據彙集到系統後臺就能獲悉該車輛位置。該系統智能防控有兩種形式:一是車主手機APP鎖定後,若車輛被移動,系統自動向車主撥打警示電話,提示車輛狀態異常可能被盜;二是車輛駛出預先設定的防控圈,系統就會自動電話提示車主車輛異常,車主核實情況後報警,公安機關根據系統後臺鎖定逃跑軌跡,有目標性地科學布控攔截,做到精準抓捕,守護車輛安全。此外,公安機關在查找被盜或丟失車輛時,如果在系統平臺沒顯示車輛的具體位置,或車輛出現在監控的盲區時,可通過手持尋車器在該區域進行定位搜尋。

黃盛華:困境中崛起的山區科技強警明星|新時代南粵民警之星肇慶推薦候選人

從2016年3月開始,經過4個多月的艱苦奮鬥,黃盛華帶領團隊創新性完成了“摩托車智能感知防控系統”的硬件建設工作。同年7月,廣寧縣公安局採用政府補貼的方式購買了10000個電子標籤免費發給市民安裝,受到了廣大摩托車主的一致好評和廣泛讚譽。

截止至2017年12月底,廣寧縣已有3萬多臺摩托車安裝了智能防控系統電子標籤。經過實戰檢驗,這款摩托車智能防控系統成了破解摩托車盜搶難題的“秘密武器”,成功探索出包含了研判定位、指揮調度、設卡攔截、偵查破案,多警鐘部門協調聯動、快速反應的打擊摩托車盜搶工作機制。自推廣實戰以來,全縣共有81輛安裝了該系統的摩托車失竊被盜,經系統追蹤和設卡攔截,實現了100%追回,並抓獲盜竊車輛犯罪嫌疑人25名,廣寧城區的摩托車被盜案件發案由日均的1.8臺下降到0.6臺。

2017年2月,在第二屆全省公安機關粵警創新大賽活動中,該摩托車智能感知防控系統被省廳評為銀獎項目,列為向全省公安系統推廣應用的優秀創新成果,成為廣寧公安科技強警工作的一張名片。

奮發圖強,自主建設“高性價比”公安視頻監控系統

黃盛華:困境中崛起的山區科技強警明星|新時代南粵民警之星肇慶推薦候選人

針對廣寧縣視頻監控網絡建設滯後、分散不成體系的現狀,黃盛華積極爭取廣寧縣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後9次報請縣政府批覆“大視頻”系統立項建設,用於講解說明的資料就高達半米。

黃盛華經過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和充分的科學論證,創新性地提出通過自建縣城和鄉鎮的光纖線路,與租用運營商鄉鎮到縣城的長距離光纖線路相結合的模式來構建公安視頻專網,在大大減輕系統建設成本的同時實現了系統的優化設置,全面突顯出自主建網的優勢。

2014年11月,廣寧縣的視頻監控和鋪設光纖工程同時開工。2個月之後,廣寧縣“大視頻”監控系統全面建成,包括覆蓋全縣主要部位的350個一類高清監控攝像頭、10個“黃標車”抓拍點、11個治安卡口和1個電子警察系統,實現可實時視頻監控、快速警力調度等功能應用,在廣寧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和情報合成作戰室可實時查看“大視頻”監控範圍內的治安及交通情況,同時為日後系統規模擴展升級和拓展豐富各類功能應用預留了強大的網絡支撐。該視頻監控項目的線路租金每年可節省150萬元,5年可節省700多萬元,實現了節省建設成本的同時提高了視頻作戰、科技強警的精確破案打擊效能。

創新思路,研發4G單兵圖傳,實現現場處置“決勝千里”

黃盛華:困境中崛起的山區科技強警明星|新時代南粵民警之星肇慶推薦候選人

公安工作經常會遇到許多突發事件,能否研發出一種技術讓一線民警在現場實時將圖像、聲音傳回指揮中心,使指揮長坐在指揮中心就能實時指揮現場?2015年,黃盛華全力突破這一技術難關。他試著用QQ、用微信來傳輸現場狀況,但效果都不好,不能滿足民警處警的實戰需求。經過3個多月的冥思苦想,多次試驗,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利用4G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只要4G信號覆蓋的地方,就能實現實時傳輸現場信息。2015年5、6月,黃盛華帶著自主研發的4G單兵圖傳跑遍了廣寧縣的每個鄉鎮,進行測試實戰並不斷進行改進完善。同年7、8月,第一批單兵圖傳開始用於處警現場。執勤民警利用4G單兵順利實時傳送圖像到廣寧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局領導通過視頻即可瞭解現場情況,下達處置指令,及時、準確、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案)件。2016年5月8日,在肇慶國際半程馬拉松大賽的現場安保指揮通信保障工作中,現場安保民警只用了10個4G單兵,就將整個賽程的全部視頻都實時傳到賽事安保指揮部,有效助力各項調度指揮工作,獲得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