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别人会如何悼念你?

若干年后,别人会如何悼念你?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大家都说我变了,改变的就是,我没有父亲了。”去年,鲁伟鼎在父亲鲁冠球的追悼会上致辞,之后被人提起的,不是他对父亲大篇幅的赞颂,而是上面这句。

2003年,柳谷书辞世,儿子柳传志录了一篇简短而又感人至深的悼词,在父亲的最后一个典礼上播放。据说不止一位对柳传志怀有偏见的人在看过这份悼词后,转称柳是“完美企业家的典范”。柳谷书离世时柳传志60岁,《联想局》里写,即使他是80岁,但当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刻,他也是个孩子。

悼词,与一个人有关的最后一篇文字,它们多饱含深情。但一位叫步鑫生的老人除外。他似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符号,或一颗棋子,被市场经济高高举起,又被允许那片市场开放的环境狠狠摔下。晚年的他不愿多“占用”资源,却也愤愤不平地指责时代不公。早年他因为工作繁忙与家人鲜有时间相处,后来又在各地漂泊,晚年与至亲多为疏离。2015年,他的告别仪式上,孙子念的悼词与当年的人民日报如出一辙:“爷爷用一把剪刀剪开了中国企业改革的帷幕,其形象已永远被定格在新中国改革历史的第一页。”

企业家的死亡,牵涉财产、公司管理等世事,所以离奇故事也不少。冯仑写书时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想法,他认为做企业的人应该在生前早早预备好后事,不仅省去诸多争端,又能让自己走得合乎心意。

于是他和马云、史玉柱等商人几年前就被报道说,要在活着的时候办追悼会,每人都要为自己写悼词,目的是结束过去。珍惜未来每一天。

追悼会后来没影儿了,但《中国企业家》杂志倒是为“史云仑”拟了一篇悼词,其中两段是这么写的:

我们沉痛悼念史云仑先生与世长辞,当他死去时,我们记住的不是他的万贯家私,不是他曾经建设的万间豪宅,更不是他在虚拟世界的万千手握虚拟道具的网友,而是他为净化中国经济商业环境做出了哪些贡献?

很遗憾,答案是我们不知道。史云仑先生似乎拥有一切可以拥有的成就,他是中国首富啦,他是万千创业者的偶像啦,他是中国商业复兴的代表人物等等伟大的口号背后也都可以用金钱去衡量。史云仑先生并没有帮助中国商人理清与政客最适当的距离,史云仑先生也没有努力推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尽管他看起来曾努力这么做,但事实证明,他对政策只有一味遵循而丧失了开拓进取的精神。

为尊者讳,为死者讳,在史云仑先生的悼词中,我们必须点明这都是由于史云仑先生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造成,而这正是我们在列的各位企业家极力避免的错误……

人们调侃生者,想象他们在人生哪个节点死去最为辉煌与干脆。不过大部分人的葬礼不容易像名利裹身的企业家那样,有官员致悼词,有作家写悼文(涌金系魏东自杀后,作家余华一改往日文风,一篇《悼魏东》直抒悲痛和不舍),有时还会造成交通拥堵。

大部分普通人,在参加葬礼的大部分的时间里,甚至分辨不出那莫名其妙的悼词念的是谁,现场又怎么会放如此毫无美感的音乐,以及有时悲痛之上,嬉笑怒骂的舞台表演又是为何?只是大部分人在葬礼上都会报以沉默,他们至少知道了亲人的死因,不是死得不明不白。

2011年乔布斯病逝,奥巴马用其一贯优雅的文风为乔布斯写了三段话,总结他的成就、对世界的贡献,并送上祈祷。但乔布斯胞妹 Mona Simpson 在葬礼上的发言更具价值,那篇长长的悼词里,讲述的是一个不同于人们以往印象的,温情脉脉的乔布斯。

她几乎写了她眼里的乔布斯生活史:他谈论爱情的时间跟女孩一样多,他常为妹妹介绍单身魅力男性,他对孩子唠唠叨叨,担心妻子的裙子长度,他非常高兴自己能买得起自行车店里最贵的自行车,他病了,他换了67个护士才找到3个满意的人选,他在重症监护室里想吃一块冰……

“他一直坚守着对劳伦的爱。他相信爱能永恒,且无处不在。在这方面,他从不讽刺挖苦,从不愤世嫉俗,从不悲观厌世。我一直在向他学习,至今如此。” Mona 写道。

*头图购自视觉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