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家在東門

家在東門

來看看,家在東門

子夜更響

你在城裡,我在城外

旭日迎暉

你在河西,我在河東

觀音閣前

人來人往,大鍋飄香

上下牌坊

大渡河頭,蒜香四方

這裡是東門

這裡有我的記憶

這裡有我的故事

這裡有我的家······

這是題在蒜市街文化牆上的一首現代詩

很多年輕的小夥伴大概不太懂

但是年紀稍長的人一看心裡就明瞭

因為這是他們一代人的記憶

而這段記憶

還要從這個地方的歷史說起

來看看,家在東門

這裡位於公平街道濱江路北段

大家現在所熟知的這個地名

在以前可是有一個很標誌性的名字

蒜市街

來看看,家在東門

目之所及的這個牌坊

就是按照古籍記載進行還原的街市牌坊

站在牌坊前

街市的畫面栩栩如生

彷彿就可以順著這條老街

穿越到過去

來看看,家在東門

蒜市街

顧名思義

這裡是個市場

並且以大蒜交易為主

因而還衍生出一句溫江人口口相傳的諺語

大家可以先猜一下後面部分哦~

(猜對沒有獎系列)

長安橋頭倒拐——

答案

算是(蒜市)

來看看,家在東門

自古以來

溫江就得到都江堰第一口水的滋養

灌溉條件良好

盛產小麥、油菜、水稻、大蒜等農作物

其中尤以大蒜為最

來看看,家在東門

因此文化牆第一篇章

便是蒜市街的簡介

來看看,家在東門

來看看,家在東門

來看看,家在東門

可能很多人或多或少有過疑問

為什麼這裡會有蒜市街

為什麼蒜市街會在公平

答案就在接下來的三個篇章中

因蒜成市

因農耕公平

來看看,家在東門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范成大

來看看,家在東門

晝出耕作

晚間績麻

便是農家一天的勞作生活

這句詩應該也算是對這裡農耕文化的最好註解

來看看,家在東門

不僅如此

這裡的人們齊心協力

互幫互助

共迎春種的艱辛

共享秋收的喜悅

此謂之為公平

來看看,家在東門

蒜市成街

因誠信公平

來看看,家在東門

因著這個交易市場的緣故

河道兩旁難免會有人員和貨物頻繁往來

這裡自然就形成了一個用於週轉的渡口

——雍家渡

那時候的擺渡人

憨厚老實

你遠遠地吆喝一聲“船家!”

船就晃悠悠地劃了過來

不欺老也不欺幼

要價公道眾人皆知

此謂之為公平

來看看,家在東門

市場上的貨物交易往來

賣家貨物優良

要價公道

擺稱公道

此謂之為公平

來看看,家在東門

蒜香四方

因味道公平

不管走到哪裡

人們最想念的應該就是家鄉菜的味道了

說到味道

蒙氏叫花雞、舒肘子

公平紅燒兔、芋兒雞

舒燉肉、王飛龍飯店

同心飯店、川鳧園河鮮

公平八大家

家家名聲響亮

來看看,家在東門

一說要下館子

八大家隨你挑

走起~

來看看,家在東門

公平味道

味道公平

一道道充滿家鄉味的菜餚

是屬於溫江人的記憶

對於溫江人的舌頭來說

此謂之為公平

來看看,家在東門

一個地方

一個記憶

文化牆一經開放

就引得許多市民的駐足

來看看,家在東門

他們或是駐足欣賞

一看到這些畫

兒時的記憶馬上就湧了出來

來看看,家在東門

或是合影留念

來看看,家在東門

或是停下小憩

走累了就停下來歇歇腳

順便還能回顧一下過去

來看看,家在東門

又或者僅僅只是經過

不管如何

當它們經過這裡的時候

他們都與曾經的那段老時光有短暫的交流

來看看,家在東門

驀然回首時

似乎還能聽見那一段中氣十足的對話

“大爺,您家在哪啊?

家在東門!”

轉自:溫江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