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一直写不准?用这三款小篆字帖练习,问题轻松解决

毛笔字一直写不准?用这三款小篆字帖练习,问题轻松解决

结体是毛笔字入门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结体就是要把字形结构写准确,但在实际书写中,影响结体的因素不仅仅是笔画之间的间架结构,而这里面也有不少初学者意识不到的误区。总体说来,结构,线条和布白是影响毛笔字结体的三个主要因素。笔者结合三种小篆书体的临摹,给出解决办法。

读帖不精结构有误

字形结构要写得准确,首先要在动笔前,通过读帖把字形看准,把每个笔画的长短高低方向等元素进行分析、定位。很多人感觉笔画越简单的字越难以写准,就是读帖不精把握结构不准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精临小篆说文解字部首的方式来训练。说文部首中,独体字居多,对于把握字形结构的训练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毛笔字一直写不准?用这三款小篆字帖练习,问题轻松解决

小篆说文解字部首

清代有很多书法家都写过小篆说文部首,其中以吴大瀓的版本用笔和结体更为规范,适合初学者临摹。除了能有效提升结体能力,对中锋笔法的掌握和对汉字字形的理解,也有这独到的效果。

运腕僵化线条不稳

毛笔字和硬笔字的一大区别,就是毛笔字的笔法技巧和线条质量,会对结体产生影响,而很多初学者因为没有意识到,所以在书写中,常因为线条质量不过关,导致结体出问题。解决线条问题,还是要从中锋入手,结合提按的练习,能够熟控制毛笔,笔下的线条才能根据需要写出变化。这里面的关键环节在于要学会运腕,运腕能够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书写力度收发自如,提按到位控制线条的粗细;二是灵活度高,能够八面岀锋,把线条写到位,不至于行笔到末端收笔前,因为手腕僵硬导致锋毫散乱,把线条写败。

毛笔字一直写不准?用这三款小篆字帖练习,问题轻松解决

邓石如小篆千字文

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是这位清代书法大师的墨迹。用笔精湛,线条方圆并济,非常适合用于笔法与结体的综合练习。1000个篆字虽然都不重复,但其中有很多字的字形结构都很接近,都有相同的部首,临摹之中可以充分体会线条对结体的影响,通过反复临摹调整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可全面提升笔法和结体的水平。

运笔粗糙布白不均

在书法作品中,布白和线条是相对应的。线条写得好,但字的整体过于拥挤或松散,结体同样不好看,那就是布白出了问题。小篆的字形结构以对称为主,因此很多字的布白,也就是笔画线条之间的空间,也是匀称的,因此临摹小篆作品来提升对布白的理解和把握,也比其他书体更加简单直接。

毛笔字一直写不准?用这三款小篆字帖练习,问题轻松解决

邓石如小篆心经

仍然推荐邓石如的作品,他的小篆心经四条屏,是墨迹,可算是邓石如小篆中登峰造极的作品。书法界评论这部作品的结体,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美誉。可见其在布白方面的功力和造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款小篆心经字形修长,多呈现上紧下松的态势,所以还有“美人腰”的雅称。心经的字数不多,并且还有不少重复的字,但每个字都是整体相似,局部稍有差异,临摹起来非常考验功力,用来体会揣摩布白的奥妙,非常恰如其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