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路三段、紗帽中街獲評成都市最美街道

近日,紅星路三段步行街和紗帽中街上榜成都市最美街道。兩條街道一個連接鹽市口—春熙路—大慈寺商圈,一個坐擁太古裡,皆是時尚、潮流的彙集地,玩樂消遣的好去處,街頭潮流和高端品牌在兩條街道跳動著同一脈搏。時尚白領,街拍達人、外地遊客……兩條街道吸引著不同的人群紛至沓來,人潮絡繹不絕。

紅星路三段、紗帽中街獲評成都市最美街道

風貌 古今交融 現代時尚

紗帽中街位於國際金融中心西側,比鄰千年古剎大慈寺,坐擁現代遠洋太古裡,歷史底蘊深厚,文化魅力獨特,休閒娛樂大氣,是時尚與古樸的結合區。

明朝洪武三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烏紗帽的興起,使得這條街成為當時製作官帽的手工業聚集區,紗帽街也由此得名。一千多年裡,紗帽街先後經歷了烏紗帽、戲裝和汽車配件時代的興起與沒落。後來,這條長350米、寬12米的街道被分為北紗帽街、中紗帽街和南紗帽街。

紅星路三段、紗帽中街獲評成都市最美街道

隨著經濟的發展,2002年,紗帽街片區城市規劃建設正式實施,在舊房改建過程中,紗帽街沿線打造將成都的文化精神注入建築群落之中,這座城市的色彩與質感,成都人的閒適與包容,點點滴滴的地域特色都在房屋、街巷、廣場之中一一展現。如今的紗帽街,歷史的古韻、人文的雅緻、藝術的光輝和街巷的購物休閒氛圍交融碰撞,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彩、層次多樣、充滿生活氣息的公共空間。紗帽中街更是讓古韻猶存的大慈寺與高度城市文明下的太古裡產生了交集,成就了當下又一商業地標。各種國際知名品牌雲集,各種藝術雕塑裝置陳列,人們在紗帽中街感受古今融會貫通,打卡時尚精緻都市生活。紗帽中街跨越千年歷史,傳奇不改,繁華依舊,全新城市面貌與生活姿態展露無遺。

如果說紗帽中街是歷史發展的沉澱,那麼紅星路三段步行街則是現代商業文明的體現。紅星路三段步行街北起總府路南口,南至打金街北口,全長約1000米,寬約20餘米,連接鹽市口—春熙路—大慈寺商圈。隨著街道東側國際金融中心、銀石廣場、太古裡等重大產業化項目和地鐵2號線、3號線紅星路區間項目建設完成,該區域已成為成都市核心城區重要的大型綜合商場、甲級寫字樓、高檔酒店、文化旅遊、品牌餐飲等高端商業商務聚集區,每天穿梭的人流達數十萬人次,現代、大氣、時尚的街區面貌彰顯著百億商圈的時尚品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面積達18900平方米的紅星路廣場也坐落於此,公益演出、商業活動和時裝發佈會各類活動在此舉行,進一步為商圈聚集了人氣。2017年5月26日,紅星路步行街與法國巴黎左岸聖日耳曼德佩締結“國際友好街區”,在街區領域開啟“國際朋友圈”。紅星路步行街成為中西部地區首條建立“國際友好街區”戰略關係的商業街。不僅提升了商圈的國際時尚品位,同時也是在國際友好城市、國際友好城區合作模式上的探索創新,領銜推動成都經濟文化生活的國際化進程。

紅星路三段、紗帽中街獲評成都市最美街道

管理 精細化管理 共建共享

為深度挖掘紅星路三段步行街和紗帽中街的商業歷史、文化底蘊以及人文基礎,錦江區分別從文態、業態、形態和生態等方面入手,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通過深入挖掘歷史形態,將豐富多彩的人文歷史植入街區公共空間及經營空間。對部分低端業態進行調整,增加文博館、藝術中心、時尚輕飲、文創書店,以及原創設計師品牌店等文化創意業態。保留提升傳統建築美學,將川西民居、民國風情和現代審美進行有機融合,重構街區建築風貌,重現了當年的鬧市風光、人文風情、川劇藝術及民俗傳統等文化與生活情景。增加綠植樹木、文化裝置、藝術景觀、休閒座椅等公共基礎設施,改善街區品質,提升街區環境。並在星路三段打造了“春熙路商圈服務中心”,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滿足遊客服務需求,建成了集工商維權、旅遊指南、購物服務及治安管理等綜合性服務功能於一體的服務中心。

紅星路三段、紗帽中街獲評成都市最美街道

同時,春熙路街道與合江亭街道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加大對街面的巡查執法力度,全面淨化兩條街道的營商環境。以網點式巡邏格局為基礎,逐步建立起“機動巡查、錯時執法、集中整治、層級監控、督查考評、責任到人”的“以點帶面”街面市容秩序日常管控機制。春熙路街道與合江亭街道以城市建設管理轉型升級“示範片區”為契機,加強紅星路三段商招、店招、戶外廣告的設置和日常更換維護的管理,撤除違建戶外廣告,進一步提升紅星路三段步行街作為“城市名片”的品位。同時,錦江區積極探索城市管理社會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模式,通過向國際金融中心(IFS)、遠洋太古裡、銀石廣場等物業方購買周邊環境秩序共治管理服務,積極調動物業方及商家共治的積極性,明確共治管理範圍、工作標準,制定管理考核細則,切實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維護街區良好環境,塑造了城市美好形象。

針對城市管理難點問題,錦江區形成了聯合執法合力,針對具體工作,加強部門協調配合,聯合公安、交警、食藥監等相關部門,改單兵作戰為聯合出擊,探索多部門聯合執法模式,提升城市管理品質。各部門優勢互補,著力排除執法障礙,優化執法環境,提高執法水平,共同處理兩條街道的難點問題,營造了文明、有序、高品質的街區環境。

(陳玉婷/文 羅有為/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