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硬漢殺回濟南,濟南或將誕生世界級企業

8月30日下午17時,山東省政府第16次常務會議通過了濟南市委市政府報告——任命譚旭光擔任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9月1日上午,濟南市委在中國重汽正式宣佈了這一任命。

重磅,硬漢殺回濟南,濟南或將誕生世界級企業


譚旭光,於2018年9月1日被授予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職後,當日即刻赴任,他在任職首日做了哪些事?想必,很多朋友好奇這一點。十二年恰是一個歲月輪迴。如今,身掛山東重工和中國重汽兩大汽車豪門帥印的譚旭光去而復返、重回故地。他的歸來,勢必在中國重汽掀起新一輪的改革高潮,勢必改寫兩大行業的市場格局——兩家企業業績相加無論在中國的商用車還是機械工業都將躍居行業第一。

重磅,硬漢殺回濟南,濟南或將誕生世界級企業


一家媒體(商業地產參考)全文曝光了譚旭光在赴任重汽董事長之後的首次內部講話內容。在這個會議上,譚旭光進行了一次推心置腹、氣勢澎湃的講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譚旭光這次內部講話都有哪些亮點?

我今天回家了……”2018年9月1日13點30分,闊別已久的譚旭光時隔十二年後再次站在中國重汽主會場中央,面對著許多熟悉的面孔,到底該說點什麼呢,思來想去,他特意在會場中央大屏幕上打上這六個醒目的紅色大字作為演講的開場白。

譚旭光談與重汽的分分合合

“這兩天,領導找我談話。我想到重汽,講的第一句話是什麼?我講的第一句話是:我回家了……”

“我1977年12月,進入濰柴。記憶中,1983年成立了中國重型汽車聯營公司,那個時候,濰柴被劃入了聯營公司。在我記憶中,在聯營公司的過程中,濰柴一直是盈利單位。也是中國重汽以後,我在中國重汽大家庭中,從一個普通的工人,一步一步走到了1998年6月27日,時任中國重汽集團總經理徐銀根同志,根據辦公會決議,任命我為濰坊柴油機廠的廠長,同時是中國重汽集團的董事。

是中國重汽培養了我。”

“在濰柴發展到1998年的時候,也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困難企業。之後的發展,因為需要,我們分開了。分開,也是發展的需求。也正是因為正確的分開,兩個企業都發展了。但是今天,不一樣了。我們面對著中國改革開放大門要全面開放,我們過去喊狼來了,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狼已經真的來了。”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下,必然要求我們要按照市場的主體、產業鏈的需要、競爭力的提升,來進行戰略性的合作。這不是我,也不是哪一個人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如果我們合作成功了,將會在全世界具有重要的發言權,如果我們不合作,誰都沒希望。所以,我今天提出來,召開第一次領導幹部會,開頭我還是把我的感受向中國重汽人說清楚。”

譚旭光:不拿中國第一,我來重汽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的願景是什麼?我們的願景不能抱著重卡不放,我們要成為一個全系列的商用車製造集團;

這是一個戰略的轉型。我們實現這個目標分兩步走:第一步,用3-5年,也就是用3年時間,成為中國商用車第一。否則,我來中國重汽就沒任何意義。我態度很明確,中國重汽稱第一,陝重汽成第二。大家算算,第一和第二加起來是多少?如果我們真成了第一和第二,我們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商用車集團,毫無疑問。”

“先把定位說清楚。中國重汽什麼時候全系列商用車做好了,才叫真正的中國重型汽車集團。”

譚旭光談中國商用車如何領先


“未來的商用車賣的是什麼?給汽車、車聯網、物聯網帶來什麼變化?我們的整車準備好了沒有?我們買人家的、抄襲的還是逆向開發的?我不清楚中國重汽每年的研發投入多少?濰柴動力發動機,每年20億,連續十年;現在濰柴發動機都是在虛擬臺架設計。”

“打造世界一流技術水平,是我們產品人的夢想。為什麼我們的產品不掙錢?公司不掙錢,就是沒有核心競爭力

;沒有議價能力?別人可以買你的也可以買別人的,可以用別人的價格把你的價格降下來。今年,濰柴的發動機淨利潤80-100億。我們有議價能力,還是要有核心競爭力。”

“我這個人,我不保護落後,也不給誰政策,就是競爭,也包括客車;我說的很清楚,馬上放開、公開競爭。不是嚇唬你。保護你就是保護落後。”

譚旭光談改革:考慮賣掉重汽地產

“什麼叫市場?市場就是戰場,市場就是命令,市場就是要求我們所有人必須遵循和服從。”

“我聽說,中國重汽的房地產是品牌,我馬上考慮把他賣掉。掙不掙錢先不說,我現在也說不清楚,但我知道100多億的貸款,巨大風險。有些中央企業,主業沒做好,去做房地產,房地產沒做好就去搞金融,金融還違規。我們如果做房地產,就叫中國重汽房地產公公司算了! ”

“我準備明天在中國企業500強發佈會上講,我們有些政府監管部門,為了監管要權力,為了權力要利益。越亂監管,企業死得越快。我們要大膽的“亮劍”,向一切違規違紀違法的亮劍,不管是誰。該給的,我給你;該乾的,要幹。改革必然撞擊矛盾,要有勇士斷腕的勇氣推進改革。”

“我會慢慢了解情況,從今年的預算開始抓起。所有的費用必須按照10%降,特別是採購部門,如果幹不了,我們就換人。保證後面的很多部長爭著幹;堅決消滅採購中的問題。不換思想就換人。”

譚旭光談人才和業績考核

“不要給我喊口號、不用給我背語錄,你就告訴我掙錢了嗎?預算完成了嗎?就行了。”

業績導向,很簡單,沒那麼複雜。什麼是業績導向?幹好的,給錢給股份、給票子、給帽子。中國重汽的總經理掙70萬,你怎麼不跳槽呢?明年,老蔡可以先和濰柴動力張泉一樣200萬,一致起來。但200萬,要幹200萬的事。”

談出口和全球資源整合

“我們要加強與著名的企業合作,科研機構。濰柴現在與斯坦福商學院、斯坦福機械學院、麻省理工、德國亞琛等都有合作,每年的合作校企合作費用1-2億;國內更不用說了。昨天我們與清華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帶著題目合作,問題導向。我們要出去學,到漢諾威去學,整個濰柴動力體系大約去100多人,每人帶一個題目回來。每次回來就解決1個問題。解決不了,自己拿出差費。”

“再一個,大膽開拓國外市場。我聽說中國重汽的出口搞得不錯。上半年,中國重汽還是掙了1個多億,這就很好。我給濰柴講,先把家門口的事幹好。什麼南非、巴西、秘魯等,離的那麼遠,光路費就抵上汽車的錢。東南亞、南亞、中北亞,先把家門口的事辦了,把家門口的品牌叫響。”

談團隊建設

“濰柴的高管幹部從來沒有星期天;濰柴所有的公司級會議,一律晚上開。白天是部門內部研究工作,同時對客戶;集團辦公會、黨委會跨系統的,一律晚上開。拿那麼多錢,得幹那麼多活。希望成為一個鋼鐵團隊、虎狼之師。”

“我開會幾個特點,公司級開會都是站著講;凡是我參與的會,不允許打手機、發信息。大家慢慢相互適應。開會就是開短會;聽時要認認真真聽,聽進去。現在要求,開會全部帶筆記本 。晚上10點前,不允許關閉手機;半個小時內不回電話就處罰。”

總結:早在今年2月22日,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的講話中強調,要著力在做優做強做大“十強”產業上實現新突破,努力把每個產業做成萬億級以上體量、全國一流乃至世界有影響的產業集群。而在譚旭光在中國重汽的內部講話中,他也提到,

曾經與劉家義書記“深談”了一個下午,這足以證明,此次任命對山東的新舊動能轉換大業有多重。山東所打造的“萬億級”產業也將是以擁有世界領先技術、在行業中擁有影響力的高科技產業集群為主。此次,受到濟南市委主要領導同志的邀請,譚旭光將執掌中國重汽,這無疑對於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試點工作產生重大的影響。

早在2018年8月29日舉行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集中籤約暨重點項目開工活動,當時就匯聚了一批國內外頂尖科技項目,其中不乏具有“顛覆性創新”潛質的項目,比如被科技部列為重點研發計劃的“國家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商用車產業化技術與應用重大項目”。其中濰柴動力牽頭聯合12家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參與實施,山東重工集團將投資生產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城市公交車,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總投資19.7668億元,有助於減少城市汙染與能源消耗。這意味著濟南將搶灘氫能產業,共同開發第三代、第四代技術, 建設氫能社會,捍衛藍天白雲、綠水青山不僅是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8月29日,時任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表示,打造氫能城市,實現規模化示範應用,全面推進城市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形成電堆、發動機及整車開發和大批量生產製造技術。

重磅,硬漢殺回濟南,濟南或將誕生世界級企業


此次,我們看到,受到濟南市委主要領導的邀約,譚旭光將執掌中國重汽,濟南未來或將誕生世界級企業,這對於濟南要在新舊動能轉換區打造170平方公里的“中國氫谷”具有關鍵意義。

重磅,硬漢殺回濟南,濟南或將誕生世界級企業


在這裡,第一線也想起了今年2月22日,劉家義書記在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劉家義書記當時在大會上這麼著重強調過: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孕育、集聚迸發,正在引發產業分工重大調整,重塑地區競爭格局。兄弟省市紛紛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比如,貴州省以大數據為引領,加快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帶動經濟實現了彎道超車;杭州市信息經濟增加值增速超過GDP增速兩倍以上,對GDP的貢獻率超過50%。實踐證明,在科技革命面前“無問西東”,誰搶佔了科技高地,誰就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相比之下,我們的差距還比較明顯。2016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33.8%,分別比江蘇、浙江低7.7和6.3個百分點,比我們的近鄰河南還低1.1個百分點;全社會科技研發經費支出佔比2.30%,分別比廣東、江蘇、浙江低0.22、0.32和0.09個百分點;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量廣東有2.4萬件,我省1399件,僅為廣東的5.8%。這些數字,反映的是我省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警醒的是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正從我們身邊悄然滑過。大量事實表明,領先科技出現在哪裡、高端人才流向哪裡,發展的制高點和經濟的競爭力就轉向哪裡。建設綜合試驗區,為我們有效吸納人才、資金、技術等創新要素,加快建設技術創新體系,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體制機制,提供了有利契機和重大平臺,有助於一攬子解決長期制約我省科技創新的重大瓶頸和現實難題。

只要我們積極順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趨勢,用好綜合試驗區“金字招牌”,就能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重大跨越,不斷提高經濟創新力,再造山東創新發展新優勢。

自古以來,彪悍、勇毅、果敢的人生從來不需要過多解釋,我們也期待著未來山東乃至濟南將走出更多的譚旭光,也能走出更多的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企業。濟南,未來強勢進階發展也將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