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在福建土楼的”历史之最”论战中,此前在各书都有确切记载关于土楼的创建时间,但在这场辩论中,似乎还争论得不相上下.....


在1996年版的《华安县志》中记载:“齐云楼创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为目前省内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圆楼。”

广东省梅州市的《客家人杂志》发表了《福建土楼发源地:华安上坪土楼群》中介绍到:“上坪土楼群位于华安县沙建镇,是我国明确纪年最早的土楼群落,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被誉为‘福建土楼发源地’。”

在2007年6月9日的《厦门晚报》中发表出:“福建土楼包括客家土楼和闽南土楼。华安是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关于福建土楼的历史之最,姑且不下定论,究竟孰是孰非?莫衷一是。

土楼承载了历史的重荷,存留于东方建筑中,感受到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内蕴,是旅行中人的心态。

为何要在这场论战中争个高下,何不就以平常心来观赏我们的“万历三楼”呢~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在闽南的大山深处

有一个叫做“上坪”的地方

属华安县沙建镇管辖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从谷歌卫星地图上看

上坪只是一处并不起眼的山间平地

静卧在横跨闽粤两省的博平岭山脉余脉深处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上坪原是一块默默无闻的山间平地,只因平地上拥有明万历年间,所建三座“品”字形排开的土楼昇平楼、齐云楼、日新楼而著名,人称“万历三楼”亦称“上坪三楼”。

在这三个通行闽南话的村子里,都说是:“庭安村有座亦寨亦楼的方土楼(土寨)‘日新楼’,岱山村有座现存最早明确纪年的圆土楼‘齐云楼’,宝山村有座现存唯一外墙全用石条砌就的圆土楼‘昇平楼’。”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根据明万历元年(1573年)《漳州府志》记载:正是由于大批客家族群由河南等战火纷飞的中原一带向南方迁徙,从而创造出一座座壮丽的土楼。其中上坪的“万历三楼”就是位于闽粤赣三省崇山峻岭中土楼群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上坪土楼群

“土楼碉堡”昇平楼

门牌为“宝山村上厝10-1号”,外墙完全是用花岗岩石条砌成的,便是有着三层楼高的昇平楼,是全省唯一完全用石条砌就外墙的一座土楼——内墙仍用生土筑成。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土楼之母”齐云楼

穿过岱山村,在村子北端,有一个小山包,闻名遐迩的“齐云楼”雄踞其上,门牌为“岱山村楼门前56号”。之所以成为“土楼之母”,是因为齐云楼在上坪诞生得最早。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土楼圆明园”日新楼

抬头看见门牌挂着“庭安村57号”就是庭安村的日新楼了。如今坍塌毁弃、一片瓦砾的“日新楼”号称“土楼圆明园”,斜阳西照下,足见其当年的占地广阔,气势恢弘。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现三座土楼内均无居民,并以各自不同的姿态展示着土楼600多年的艰辛风雨,别有一番残缺与沧桑的美。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图片来源:庄宏、李金城、王哲勇、童迪、黄如川、叶劲锋、陈逸新、温文贞等人,特此感谢!

文字来源:《走进华安》、博客:黄绍坚

审核:郭美建、苏意水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清爽华安丨闽南土楼的发祥地

友情提醒

“旅游华安”鼓励原链接直接转发,欢迎关注、评论、点赞。绝对不允许未经同意随意篡改标题及内容,用在商业用途,或者将图片扒下,用到媒介上,更不允许去掉或者盖掉图片上的logo而盗用,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