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 SPORT的持續啓示:錢,就得花得明明白白

體育強國抑或是體育大國,是我們劃分的體育之於一個國度的意義階段。正式文件和無數宣講中,“大國”在前,“強國”在後,強國夢根深蒂固,在我看來,“強”意在競技,“大”則雍容恩澤百姓。不矯情了,咋都好,體育成萬眾福祉之根本,才是大幸。

UK SPORT的持續啟示:錢,就得花得明明白白

兩年前,在里約,中國體育一路艱辛,奧運金牌數由本土奧運的無與倫比滑至低位表現。老百姓未曾太在意,總有塊金牌可以撫慰人心的。再說了,後本土奧運已經八年,有些滑落也勢在必然吧。里約的大贏家當是英國,67塊獎牌,居然超過家門口的倫敦奧運會傑出表現,關鍵還從“體育強國”中國手中奪走次席之位,UK SPORT首席執行官喜不自禁,宣稱英國已是毫無爭議的“sporting superpower”。二十年,英國奧運競技的航船終於從亞特蘭大奧運會的“至暗時刻”行至往昔榮光都無法企及的巔峰時刻。從倫敦至里約,UK SPORT為傑出奧運表現總計投入2.74億英鎊,對項目有責任,對國民有擔當,群眾大多會說好。

UK SPORT的持續啟示:錢,就得花得明明白白

亞特蘭大奧運會,我中國體育健兒拿下16枚金牌,位列第四,第二集團之首,意氣風發只等演繹完“大國崛起”的最後序章。英國人那一屆衰敗至極,僅僅一塊賽艇金牌,位列第36位,灰溜溜的。如何復興?轉年一月,在保守黨政府的親切關懷下,一個半政府半民間的組織UK SPORT宣告全面升級。早在1974年,這一組織便誕生了,起初的口號是“運動為人人”,擔負一部分的政府職能,促進110個運動項目的全面發展,不溫不火,把手中有限的預算分配給各個項目協會,至於說競技成績如何,那就聽天由命了。

UK SPORT的持續啟示:錢,就得花得明明白白

亞特蘭大奧運蒙羞,政府不能等閒視之,重新定義UK SPORT,不再普遍惠及那麼多項目,只是專注於30個奧運大項,職責就是大賽的傑出運動表現,以競技促普及。要傑出,那就要巨大而持續的投入,政府設計了這樣一種投資模式,正式引入國家博彩基金,負責75%的投入,國家財政擔當另外的25%。以四年奧運為週期,向相關項目協會分配資金,督導日常資金運行,用各種成績和普及指標衡量國家與社會投入。而政府機構如何主導呢?英國沒有國家體育總局,有一個大部制框架下的巨大政府機構——DCMS,翻譯過來就是“數字文化媒體與體育部”,最前面的那個D是在時代邁進數字時代後,政府給這個機構賦予的制定數字化時代國家相關政策的使命。平日裡,DCMS主要職責是制定政策,並不干預各個運動協會的正常事物,協會是社會法人團體,動輒兩百年曆史,政府會格外小心翼翼,更不可能隨意任命協會負責人了。時下,中國體育改革中,行政權力與社會組織之間關係邊界尚未劃清,行政依然暢行天下,困惑了太多已經邁出的前行腳步。

UK SPORT的持續啟示:錢,就得花得明明白白

UK SPORT是英國體育傑出表現的管理和投資機構,那英國奧委會如何安身立命?大約的分工是,奧委會負責選拔與組隊事宜,對大賽期間的運動表現附有直接的責任。著名的科勳爵倫敦奧運會後榮任英國奧委會主席,這位曾經的英國體育象徵,奧運金牌得主,倫敦奧運會申辦與承辦的著名功臣,退役後曾經從最底層地方議員開始自己的政治生涯,深諳英國行政運行框架與規則,不會以位高而擁重權,與UK SPORT保持著清晰的責任邊界。DCMS的負責人也是依規行事,不見人治的痕跡,信任制度的力量是共識。

里約大捷後,英國人和我們一樣將目光鎖定東京。我們不以英國為直接對手,而是與東道主必有一場場血戰,指標高高懸在頭頂。超大體量的中國系統一旦進入奧運週期的運行,紛繁複雜,要求人心齊,效率高,投資足。誰駕馭這個系統都是要命的挑戰,外加2022年本土冬奧會的神聖使命一道擺在面前,中國競技體育傑出表現的投入資金是否充足?能否支撐我們超越作為東道主的別人和成就作為東道主的自己?這都不是透明公開的信息,似乎歷來也無此必要。聽聞系統的運行者們為了卓越表現,對內爭取更多的財政投入,對外四處尋求支持與贊助,在下一盤超乎我們想象的大棋。

UK SPORT的持續啟示:錢,就得花得明明白白

英國人謀劃著在東京可以繼續superpower,里約週期裡,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總計投入是3.5億英鎊,按照最粗暴的計算方式,每塊獎牌背後的投入成本為450萬英鎊。UK SPORT承諾將會繼續保持這一投資水平,讓東京大捷成為可能。策略稍有調整,要把40%的錢投到有希望拿獎牌的運動員身上,目標很明確——獎牌至上,追求卓越。

每四年,與奧運項目相關的英國各運動協會要向UK SPORT提交預算報告,經過嚴格審核後,公示四方,有得意者,自然也會有顆粒無收的,12個奧運項目的協會就沒有雨露均霑,輪椅橄欖球協會就認為自己被欺負了。UK SPORT奧運週期中平均一年的投入大約為1億英鎊,細算下來真是不多,必然造成大項協會間的貧富不均。更為重要的是,東京奧運會後,英國政府有意縮減對於UK SPORT的投入,不再憑藉政府政策和資金的投入確保英國體育始終處於巔峰時刻。因此,UK SPORT被迫也在考慮策略調整,必須減少資助運動員的數量,要求各協會必須承諾用商業贊助的方式補足25%的總經費,因此縮減下來的1800萬萬英鎊要去救助相對弱勢的項目,達成政策框架裡的平衡。

UK SPORT的持續啟示:錢,就得花得明明白白

業內人士都在算賬,UK SPORT奧運計劃中,需要資助92名自行車選手,76名田徑選手,65名帆船好手,65名田徑運動員,是不是恩澤太廣了?緊縮政策是否會全面推開將在近期做出決斷。查看UK SPORT發佈的材料,你會清晰地知道每個項目協會到底分走了多少錢,為什麼要公開?道理想來很簡單,因為那是公眾的錢。比如,賽艇協會3200萬英鎊,皮划艇協會2000萬,帆船協會2600萬,馬術協會1800萬,冰壺協會670萬。數字冰冷,列出來最大的價值可以讓中國那些剛剛就任的協會主席比對一下,自己的預算或者說投資到底幾何,想想不夠咋辦?改革當下,政府行政撥款如果順理成章進入協會體系還有技術性問題,我們轉型中的麻煩一件件擺在面前,有時候會愁死人。

UK SPORT的持續啟示:錢,就得花得明明白白

UK SPORT既然是社會公眾的錢,那麼未來策略調整中甚至有人提出那些名利雙收的奧運巨星們是否可以少從這筆投入中少哪些錢。比如,田徑巨星莫法拉赫兩個奧運週期內貢獻卓著,商業贊助很多,不愁備戰經費,這樣的是不是完全可以形式上脫離UK SPORT體系,省下的錢用於體育界中的扶危濟困。普天之下莫不如此,發展的不均衡以及項目的特徵所限,很多項目根本不具備市場潛能,只好靠政府行政撥款,不可一律被推向無常的市場。中國的冰上運動協會紛紛閃耀登陸市場,但是雪上的各個協會只有繼續在母體中尋求安全與溫暖。無論如何,政府的應盡職責一項不該少,不該誇過的權利邊界一項也別碰觸,英國是個中國體育可參照的絕好榜樣,學學吧,應該不耽誤奪金大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