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她们都是怎么死的?跟乾隆有关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亲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鐍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之后,三阿哥弘时因放纵不谨,被削宗籍,自此,弘历的有力竞争对手已经不存在了。

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二十五岁登基,执政长达六十年,且在年老后隐退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去世之时年已八十八。他活了那么久,暂且不提后宫嫔妃数量几何,光是皇后就先后立过三任。三任皇后分别为: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

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她们都是怎么死的?跟乾隆有关

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公元一七二七年,当时,身为宝亲王的乾隆迎娶富察氏。此时的乾隆年仅十七,富察氏年仅十五。公元一七三七年,乾隆已即位两年,富察氏被正式封为皇后。富察氏乃出自名门望族,祖上三代均在朝中身担要职。

富察氏,个性贤良,向来朴素,不喜奢费,对太后也极为孝顺,尽心服侍乾隆。乾隆年轻的时候,身长毒疮,经过一番医治方才痊愈,医生嘱咐道:“须得精心调理百日,方可恢复元气。”因此,富察氏就每夜居住在皇帝的寝宫之外,尽心照料乾隆的起居,直到百日之后乾隆完全痊愈。

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她们都是怎么死的?跟乾隆有关

公元一七四八年农历正月,乾隆帝及皇太后出巡,富察氏随行,一行人前往曲阜一带祭拜孔子。三月十一日,富察氏在折返回京的路上去世了,享年三十七岁。

那么,富察氏究竟因何而死?

有关富察氏的死因,野史曾有言:“3月11日在折返回京途中,行至德州之时,一行人暂时驻扎。一天夜里,乾隆于游船之上纵欲淫乐,皇后见此便出言相劝,奈何,遭到乾隆的责骂讥言。皇后难忍羞愤,便投湖自尽。”

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她们都是怎么死的?跟乾隆有关

而蔡东藩所著的《清史演义》则称:“在皇后寿诞之时,其弟妹傅恒夫人,前往皇宫祝寿。在宴席间众人吟诗为乐。乾隆起了个头:‘坤闱设帨庆良辰’,富察氏接到:‘奉命开筵宴众宾’,其弟媳随续道:‘臣妾也叨恩泽逮’,乾隆又接言:‘两家并作一家春’。”

此番宴席之后,富察氏察觉皇帝与其弟媳苟且。由此,富察氏与皇帝之间心存隔阂。再加之,其子永琏,虽被内定为皇太子,但是,却因身犯天花而夭折。乾隆于公元一七四八年出巡,富察氏随行,死于游船之上。

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她们都是怎么死的?跟乾隆有关

由此,民间传出各种谣言,例如:很多人怀疑福康安是乾隆与傅恒夫人苟且所生。高阳认为:福康安受到皇上的极大赏识,在清朝历史上都极为少见。虽然“垂髫豢养”,但是,不见记于其本传;虽然,“多年训诲”,但是,没有被招为驸马(他的两个兄弟皆是驸马)。这其中原由,实在是不得不令人产生怀疑。

事实上,富察氏与皇帝感情极为深厚。

史料记载:“十三年,从上东巡,还跸,三月乙未,后崩于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乾隆为她的死悲伤不已,接连九日,每日亲往其灵堂之上三次奉上供品。富察氏死后,皇帝赐其谥号 “孝贤”,其灵柩被安葬于裕陵地宫之中。

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她们都是怎么死的?跟乾隆有关

乾隆能在四年之内共为她祭奠百余次,曾为其作过一首悲切的挽诗。所以,野史传说可信度不高,并无史实支持。

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乃是佐领那尔布的女儿。早在乾隆身为皇子时,她就被封为侧福晋。乾隆非常宠爱她,而且,她很受皇太后喜欢。乾隆登基之后,册封其为娴妃。在富察氏去世之后,她便由贵妃晋升为皇贵妃,掌管后宫,之后被封为皇后。

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她们都是怎么死的?跟乾隆有关

公元一七六五年,乾隆第四次出巡江南,乌拉那拉氏乃随行。旅途之中,她刚过四十八岁生日,命运就被改写了。

小说中写道:“由于皇后发现乾隆于游船之上纵欲淫乐,所以,便出言劝谏,两人由此发生争吵。皇后羞愤至极,竟将头发全部剪掉了。”也就是说,皇后劝谏皇帝不要淫乐,使得乾隆大为恼怒。此故事可能是人瞎编的,但是,皇后一定惹恼了皇帝。

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她们都是怎么死的?跟乾隆有关

此后,乌拉那拉氏被贬入冷宫,若非朝臣劝谏,乾隆甚至可能废掉其皇后之位。第二年,即公元一七六六年,乌拉那拉氏于七月十四日在冷宫之中去世,年仅四十九。

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魏佳氏——魏佳氏,这个女人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后来,逐渐升迁,直至被封为贵妃。她是乾隆的第十五位皇子颙琰的生母,于一七五五年去世,年仅四十九。乾隆六十年,因为颙琰身为皇太子,母凭子贵,所以,魏佳氏被追任为皇后。

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她们都是怎么死的?跟乾隆有关

富察氏、乌拉那拉氏、魏佳氏,她们都是怎么死的?跟乾隆有关

魏佳氏也是福分太薄,既没有亲眼见证儿子登基,也没有能在生前当上皇后。

可以说,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清史稿》、《清史演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