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暴跌,是否会影响西安房价?

撰文=徐三刀

地产股暴跌,是否会影响西安房价?

PART1-楼市惨绿

一连好几天,地产股惨绿,原以为房价高涨,地产股应高节节攀升,结果没想到,资本市场不买单,就是要一路碾压,让它领跌大盘。

这一轮下跌创造了大盘下跌的新低,而主流就是地产股,跌得太猛!

地产股暴跌,是否会影响西安房价?

自6月25日爆出棚改暂停传闻之后,截止7月4日,一周多时间,房地产股票指数已经跌破20%,市值蒸发超过了万亿元。今年以来,虽然地产股一直属处于低迷状态,但像如此暴跌,还是非常罕见的。

因为不玩股票,就不再浪费时间分析和研究大盘了。只说地产股与楼市变化,在近一两年来,房地产市场究竟是如何被挤到墙角的。

越是分析,却又越接近于周金涛关于康波周期的研究,按照他的说法,房地产20年一个大轮回,2019年将迎来资产价格全线回落。

PART2-楼市逆伐

了解地产行业的人大概知道,房地产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不少房企清掉国内资产转战国外,比如和记黄埔、SOHO中国、万达、中渝等等,大佬都在海外谋局。

为此,还闹出了一系列事件,惹恼了监管部门,不仅不允许中资借船出海,连买保险买房子都受限制。

但从企业销售数据来看,2017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169408万平方米,比2016年增长了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了5.3%,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33701亿元,增长13.7%,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都在猛增长。

2016年十月份开启限购之后,楼市就处于调控重压之下,但市场并没有被打死,还是相对比较乐观,从全国数据来看,2017年五千亿房企3家、三千亿级房企2家、两千亿房企2家、千亿级房企9家,2017年虽然调控严格,但房企依然收获了历史最好成绩。

为了快速冲击千亿级房企,2018年仅上半年招拍挂权益拿地金额,50家房企拿地总金额就达到9675亿元,相比2017年上半年9151亿元上涨了5.4%。

换而言之,楼市政策严控,资金链明显收紧,开发商拿地不降反增,碧桂园再入四五线城市,恒大也在扩张下沉,行业风险逐渐浮出水面。

对于普通家庭投资而言,限购的影响更大,保值和流动性问题比较突出,如果房子没有竞争力,未来五年恐怕比较难受。

地产股暴跌,是否会影响西安房价?

PART3-两个揣摩

房地产股票暴跌反映的不是房价,而是资本市场对于房地产企业走势的预判。

如果是一飞冲天,意味着资本愿意加码,2017年某房企全国转发朋友圈都能换来涨停;房企高管吹牛逼也能换来涨停,这充分反映了资本市场的热情。如果是一泄如注,就意味着资本市场在撤离,不管搞发布会,还是买房企排名,都反映出资本在撤离的信号。

其一,从股票市场走势来看,几乎是一路猛跌,没有喘气之机:

打开任何一个股票网站,就会发现地产股下跌,几乎是守不住的,跑输大盘。这种情况只能理解为是对于2017第三、四季度的行情矫正。很多地产股票去年涨了多少,如今跌了多少,甚至于赔进去。

地产股暴跌,是否会影响西安房价?

今年以来,地产股持续下跌,以两支股票为例,作为央企代表的保利,作为民企代表的华夏幸福。央企的稳健,民企的灵活,优势皆失。二者走势相似,都是连跌6个月,年内跌幅达到20%,A股市值蒸发了近百亿元。

最惨的还不是华侨城、保利、招商蛇口等央企,还是民企比较吃亏,比如荣盛跌回一年前,还有更惨的房企,从10块跌到5块,几乎腰斩!

其二,从房地产动态来看,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切换赛道。

4月份,4月5日碧桂园集团签发的《关于提高周转速度、加快有质量供货的紧急通知》和4月11日签发的《关于提高集团各单位工作效率、促进项目高周转的通知》以及《关于项目报建高周转的通知》。甚至提出摘牌到开盘5.2个月,一切为了现金流。

6月份,新闻爆料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收紧,国开行叫停PSL(抵押补充贷款),全国棚改政策一刀切,媒体鼓噪“货币化安置叫停”,全国三四线城市楼市将立即熄火。土地出让、房价增幅、人均收入将全部回跌。

6月份,万科召开股东大会,会上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万科要“抛弃房地产”!在战略目标上,万科已经定位为“美好生活的服务商”,而此前是“城市配套服务商”。未来万科只将房地产作为“流量入口”,进而开拓其他产业。

房企转型,已经是个老话题,但放在今天却仍然值得回味,原本以为房企转战物流运输、汽车制造、餐饮业、医疗&养老、金融保险等等,但没有想到,有的房企为了转型,已经无孔不入,笔者还检索到一个信息,某世界五百强招募养猪合作人、事业部总监。

各大房企千方百计的想和社会消费集合在一起,无外乎想做到与“激活内需”路线平行,大家捆绑在一起,一起迎接大萧条。

PART4-周期陷落

实际上,经济周期已经注定,谁也躲不过,从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推行“三去一降一补”,就已经标志着经济进入本轮大萧条。

按照,目前金融维稳的趋势,官方想要给楼市降温的情绪,已经比较明显,如果无法限制房企拿地激情,那一定会限制房企拿地资金。通过资金限制,让房价一步步阴跌,最终达到预期目的。

今年下半年,房企债务偿还比较密集,为了避免中弘股份这种“仙股”再次发生,房企的融资渠道一定会被再次收紧,进一步压制本就相对脆弱的市场情绪。

总体来看,房企的资金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拟发行大量债券集中出现“中止”字眼,说明融资额度降低的同时,融资渠道收窄,融资成本抬高,房企还是放弃了。还有上市房企融资困难,竟然清仓式质抵,这种情况集中暴露了自有资金不足。

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真正严打(这是一切推论的大前提),股票市场直接影响西安楼市,影响不在房价,而在房企扩张速度。如果下半年第四季度股价仍然猛跌,那么事情就麻烦了。

影响大致有三点:1、房企拿地积极性降低,或暂停财务性投资项目;2、西安或将集中出现土地拍卖违约;3、资金跟不上,房企开工困难,这一点在西安已经出现。

这种现实情况与此前周金涛关于经济“宿命论”的看法越来越吻合,实在不敢相信,我们竟然一直都在一条隐秘的曲线上奔波,人生如此,房价也是如此,真是可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