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明年起,北京新高一的学生将使用新教材。

新的教材“课内外读物建议”

增加了《老子》《史记》,

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词,

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此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

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资料图/视觉中国

高中教材修订 更加贴近“新高考”

28日,有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目前普通高中各学科新教材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本次课标修订的重点就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新教材的修订更加贴近“新高考”。

明年起全国将分步实施新课程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普通高中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资料图/视觉中国

根据工作安排:

◆ 2018年底,完成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

◆ 2019年上半年开始,分批分步完成新教材培训工作;

◆ 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 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新教材明年北京新高一开始使用

据悉,北京等四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已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这就意味着,明年北京新高一学生开始使用新教材。

此外,按照规定,北京市根据使用新教材的具体时间安排,分年度、分年级、分学科开展培训,要在使用当年8月底前完成高一年级各学科教师培训工作,次年秋季开学前完成高二、高三年级各学科教师培训工作。

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资料图/视觉中国

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资料图/视觉中国

那么,高中新教材究竟“新”在哪儿?

目前,普通高中各学科新教材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本次课标修订的重点就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

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

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

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下面注意划重点!72篇(首)必背古诗文全名录在这里!

向上滑动阅览

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改革后高考成绩只占60%?北京市教委回应了

除了新增背诵篇目外,北京2020年高考改革方案也备受关注。

近日,北京市教委日前对外公布了2020年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关于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方面,方案指出,原则上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学生总成绩的60%。很多人都有疑问,这是否意味着2020年考生的高考成绩只占总成绩的60%呢?

哈哈哈!明年起北京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做客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对此作出澄清。姚林修表示,

综合评价录取综合素质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出现这一误读,是有人对这两个概念作了混淆。

北京2020年高考采取的是“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的是语数外统一高考的成绩450分加上三门等级性考试各100分,共750分;综合素质评价是重要参考。

综合评价录取是改革后高考录取的一个渠道,是未来要向教育部申请的一种招生模式,这种模式依据统一高考的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学校的面试成绩以及各中学对考生作出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组成一种新的选拔方式。

在这种选拔方式中,统一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有人理解成所有录取都以这种方式进行,这是不对的。”

姚林修解释,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试点,是未来想探索的一种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从“选分”到“选人”的一个小规模的试点项目。

也就是说,未来会选择很少的学校,拿出少量计划来进行试点,以能在选拔人才的途径上进一步拓宽。

“这部分数量比较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要走统一高考录取这一渠道。”

据了解,综合素质评价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中及时、客观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学校每学期对计划提交给高校的事实材料和活动记录进行审核,并通过“综评平台”在校内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经审核、公示无异议,学校在“综评平台”确认。

学校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招生参考。相关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使用情况必须规范、公正。

目前在本市的保送生、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高职自主招生等类型招生中,招生学校都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资格审核和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作为过来人真是由衷地为学弟学妹们高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