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马甲又出来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真的利民吗?

最近一段时间,金融界可谓是风波不断。而就在这种风口浪尖上,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可以说是出现了规模性的爆发,据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的6月份,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达到了9.21万亿元。与此同时,低风险、高收益又能够保本的结构性存款更是被大肆解读。

换个马甲又出来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真的利民吗?

结构性存款并非是存款,而是由两部分组成,存款和期权,也就是说在存款的基础上加上衍生品,可以是指数、可以是汇率,也可以是黄金等,而且,一种收益增值的产品,它是挂钩了某一金融指标,不同的金融指标可以触发不同的收益率。

假如某一结构性存款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为4%,最低为2%,假如挂钩的是中证500,然后浮动期间定为3800-4000点,观察期为6个月,在此期间,如果中证500的浮动一直在3800-4000期间,那么,到期时的预期年化利率则是4%;如果它的浮动超出了3800-4000的区间,那么到期的预期年化利率则是2%。

另外,结构性存款与银行存款的另外一个明显区别就是银行如果倒闭,那么国家是会把存款这笔钱给补上的,50万以内的都可以赔付。但是,结构性存款就要慢慢等,等银行结算清楚,想要获得赔付,恐怕没那么容易,主要是因为它本质上还是一种理财产品,靠山没有那么强。

换个马甲又出来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真的利民吗?

其实,结构性存款在2002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为什么在今年突然爆火呢?如果追究其原因的话,其中一个则可以说是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一种供需关系出现了变化。近些年,各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继崛起,并且也越来越受老百姓的认可,比如在今年刚刚荣获了的凤凰金融。

凤凰金融这类平台的出现,不仅仅是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更多投资者的需求。传统的银行存款或者是理财虽然安全,但是收益明显比较低,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理财产品和渠道,增加了投资者的可选择性,更重要的是收益也增加了。

在理财人群基数确定的情况下,流向银行的储户必然会减少,银行的存款自然也就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必须要想办法增加存款,而结构性存款就是一个载体。所以,银行的工作人员就会告诉你,其实结构性存款跟之前的保本理财并没有差多少。

换个马甲又出来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真的利民吗?

的确,结构性存款的风险比较低,因为它的一个组合就是大头部分用来买银行的一些收益低、安全性高的理财产品,小部分用来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即便是出现损失,损失的也只是投资者的利息。但是,它的收益其实并没有像银行说的很高,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不饿能达到预期收益的。

所以,就没必要纠结结构性理财值不值得买了,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也就是所谓的保守型投资者,那么,可以尝试购买结构性理财,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尚可,那么可以尝试买一些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毕竟收益还是比结构性理财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