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悬梁,锥刺股的那两个人,后来变成什么样了?网友:从小看老

在大家读书的时候肯定都听个一个词:头悬梁,锥刺股,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成语悬梁刺股。这个成语是两个典故,也就是说这个成语里面有两个故事。相信很多朋友以前肯定还以为这个一个故事,在把头发拴在房梁上的时候,屁股下面还放一把锥子。

头悬梁,锥刺股的那两个人,后来变成什么样了?网友:从小看老

大家在听到两个典故的时候,大家都只知道他们在小时候学习十分的刻苦不过你们知道他们后来的故事吗?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在长大以后发生了什么?

头悬梁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汉朝。主人公的名字叫做孙敬,这个人呢相当爱读书。不过在汉朝的时候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所以他就只能在自己家里面自己苦读。这个人从小就是一个读书的苗子,一读起书来就忘乎所以,一不小心就看到深夜了。

头悬梁,锥刺股的那两个人,后来变成什么样了?网友:从小看老

大家都熬过夜,也知道到了晚上人这个瞌睡是止都止不住。这个孙敬也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也会困,不过他可能是觉得睡觉都是在浪费时间。一次半夜打瞌睡,就用手撑着头,突然看到房子的大梁然后灵机一动,就想要是自己把头发用绳子绑在梁上自己一打瞌睡就会疼,疼就不困了。说干就干,以后在晚上看书的时候他就开始头悬梁了。

头悬梁,锥刺股的那两个人,后来变成什么样了?网友:从小看老

时间一天天过去,孙敬的知识也是在一天天丰富。后来他变成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人,背着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他曾经头悬梁受过的苦变成了后来他的功成名就。

头悬梁,锥刺股的那两个人,后来变成什么样了?网友:从小看老

说完头悬梁,下面我们来说说锥刺股。锥刺股这个故事比头悬梁发生的更早,而这个典故的主人公呢名气也是相当大的,谈到战国历史他是一个绕不开的人。他就是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他当年师从鬼谷子,学成之后下山开始准备大展报复,怎奈难于伯乐。

头悬梁,锥刺股的那两个人,后来变成什么样了?网友:从小看老

在外面混了今年以后,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只能回家了。回家以后呢家里人觉得他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年都没混出什么名堂就对他很冷淡,看人村口的二狗子混了几年都已经到达人生巅峰了。苏秦毕竟是读过书的人,他在分析了为什么自己混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个样子,他估计应该是觉得自己还是书读的不够多,所以决定继续在家读书。

头悬梁,锥刺股的那两个人,后来变成什么样了?网友:从小看老

苏秦和孙敬都属于那种十分执着的人,而且真的觉得连睡觉都是浪费时间。苏秦在读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和孙敬一样的问题,那就是犯困。这个看书犯困这个问题真的是一个几千年误解之谜。说来成大事的人真的是对自己是真的狠,孙敬估计当年也知道苏秦锥刺股的故事觉得自己还是下不去手,所以改用头悬梁。

头悬梁,锥刺股的那两个人,后来变成什么样了?网友:从小看老

苏秦在看书看到犯困的时候,就拿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猛的来那么一下,想想都疼。不过付出总是有回报的,而且想苏秦这样对着这么下得去手的人日后必有一番大作为。一年他觉得自己书读的差不多了,又开始出去闯荡了。

头悬梁,锥刺股的那两个人,后来变成什么样了?网友:从小看老

这一次他成功了,他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而且得到了大家的响应。这个合纵战略使得秦国15年的时间里面不敢出函谷关一步,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苏秦真的是人生巅峰了。苏秦之前流的血也成了现在显赫的地位。

看看这两个人,再想想我们之前读书的时候。真的是三岁看老,你曾经受过的苦,日后都会变别人羡慕的成功,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读书,考上985,走向人生巅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