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橋上,橋在柳中,秋天來大明湖賞詩意畫卷

01★柳煙橋★

人在橋上,橋在柳中,秋天來大明湖賞詩意畫卷

沿著秋柳橋北行不遠,有座平坦而細長的石板橋,叫做柳煙橋。柳煙橋兩側水面寬闊,千餘棵柳樹環繞橋頭,風景如畫。每逢入春,嫩葉吐出幼芽,水面朦朦朧朧,柳絮似霧似紗,站在橋上觀景似有“不是天國勝似天國”之感。人在橋上,橋在柳中,這裡是大自然為我們精心繪出的詩意畫卷。

02★齊音橋★

人在橋上,橋在柳中,秋天來大明湖賞詩意畫卷

齊音橋位於老舍紀念館西側。橋面寬闊大氣,周邊寧謐優雅,遊覽至此,頓感心靜神凝。舊時,橋畔周邊是山東提學道,相當於現在的教育廳。清雍正年間改稱為提督學院,齊音橋就在學院內。此橋得名於明代進士王象春的詩歌傑作《齊音》。《齊音》又名《濟南百詠》,為濟南竹枝詞中的上乘之作,收錄詩作107首,分別詠頌了濟南的山水泉湖、名勝古蹟、神話傳說等諸方面內容。

03★正誼橋★

人在橋上,橋在柳中,秋天來大明湖賞詩意畫卷

位於司家院北,是一座宏大的拱橋。上面的字刻是漢隸寫法,以當年書法家于右任為正誼中學題寫的匾額為藍本,拓下“正誼”二字,後又從於右任的字帖中找到“橋”字,組成“正誼橋”三字。此橋位於正誼中學原址,為追憶正誼中學而建。中學門前的“閆公祠街”曾在鞠思敏去世後被命名“思敏街”,正誼橋也用以感念其在山東教育史上的卓越貢獻。

04★芙蓉橋★

人在橋上,橋在柳中,秋天來大明湖賞詩意畫卷

秋柳人家東側有一座體態修長的石橋叫做芙蓉橋。與其他石橋不同的是,芙蓉橋的七個孔洞倒映在水中,組成了一排大大小小的“日”字,又像一扇扇並列著的門,以一份厚重古樸開始了明湖史詩般的吟唱,濃縮了第一泉風景區悠悠千載的歷史文化和沿湖風情。橋與周圍環境幾乎是完美融合的,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都是美景。

05★濯錦橋★

人在橋上,橋在柳中,秋天來大明湖賞詩意畫卷

位於小東湖東南角,是環城遊的必經之地。“濯”是洗的意思,“錦”是彩色花紋的絲織品。“濯錦”形容碧水清澈得能洗滌精美華貴的綵綢。以濯錦命名此橋,寓意此處必是潔淨無比。唐代文人段成式《酉陽雜俎·廣知》中有以下文字:“歷城北二里有蓮子湖,周環二十里,湖中多蓮花,紅綠間明,乍疑濯錦。”由此可知,此橋不負虛名。

06★遐西橋★

人在橋上,橋在柳中,秋天來大明湖賞詩意畫卷

顧名思義,遐西橋因位於遐園西邊而得名。這座橋矮欄平板石橋並不惹人注目,也位於不太令人注意的地方,然而它身處鬧市不遠卻幽雅寧靜,綠樹環繞,不失為一個靜心遐思的好去處。遐園是參照寧波著名藏書樓天一閣而建,建成後景致清雅,藏書豐富,在當時頗負盛名,有“南閣(天一閣)北園(遐園)”之譽。園內花木扶疏,各類建築造型巧妙,被譽為“濟南第一標準庭院”。

07★玉涵橋★

人在橋上,橋在柳中,秋天來大明湖賞詩意畫卷

位於晏公廟西側,是一座半圓形石拱橋,名稱是由老玉函橋演化而來。老玉函橋的南面有個小南湖,人稱小明湖。小明湖與大明湖相連,老玉函橋就建在二者的相連處。站在老玉函橋上南望,可以看到風景秀美的玉函山,玉函橋因此得名。橋的側壁是石灰岩蘑菇石,橋面是青石板,顯得格外古色古香。為了方便與玉函立交橋相區分,改“函”為“涵”,於是有了玉涵橋。

08★聞韶橋★

人在橋上,橋在柳中,秋天來大明湖賞詩意畫卷

位於聞韶驛南側。每逢天氣晴朗,臨橋觀景,可以清晰地看到千佛山及其南面的螺絲頂、大佛頭在小東湖水面的倒影。聞韶驛即古時的郵站。韶,指的是大舜所做的韶樂,是大舜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孔子來齊聞韶的記載見於《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漢唐以來,各地多建有聞韶臺、聞韶館和聞韶驛。如今的聞韶驛為大明湖擴建時復修。

文:寧睿 範寧

圖:陳希軍、王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