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评聘职称,你认为应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走过万水千山2018


山东语文教师

1.指标,指标,指标。

以往的讨论,盯住师德、学历、论文、资历,等等。其实,这已经不是事儿,这是晋级条件,其实并不高。我们的讨论往往局限在这一层。

指标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自然晋级除外。最大的问题是指标问题。高中好一点,初中和小学太少,1000个教师的乡镇,一年平均不到3个高级指标,指标问题,让很多教师一辈子无望。同一个县市,同等情况工作的人,因为指标问题,早晋的和晚晋的,能差15年以上,仅工资能少领二十万。很多老教师够了条件一二十年,因没指标而晋级补上。

同样大学毕业的,到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地方教学,职称之路天上与地下,主要原因在于指标设置问题。这是阻挡优秀大学生难以扎根基础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工作的障碍之一。

2.狭隘的一线观。

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干后勤的都是老教师,没有或者很少从社会上雇佣的,这些老教师站了一辈子课堂,老眼昏花,转而后勤,管理图书,给师生做个饭,还有的看看大门,有些小学,也就是十几个老教师,别把课堂上的就看做是一线,管图书的就是二线,太狭隘,制造内讧,内乱。

要关爱老教师,干了一辈子课堂,本来也有职称,晚年转干后勤,后勤工作并不轻松,琐碎,没个时间正点,没规律。就别把他们打入二线冷宫,关闭了职称之门,进而关了他们养家之门。

除非职称和工资断开链接。除非是学校后勤全社会化。活儿,总得有人干。

我觉得,只要是在职在岗的,课堂上的、后勤上的、校长、总务主任,包括老教师暂时看了大门的,送水的做饭的,都是一线,又不是城里那种大学校,他们有的后勤社会化管理,有的职工本身就是工人身份,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一个小小的学校,就是那几个人,何必分的那样细化,人为三六九等?这不是制造矛盾吗?平等、和谐、温暖、美好,才对。

3. 要么够了条件就晋。要么再提高条件。要么职称工资断开链接。

师德、学历、论文、资历已经不不是事儿,这是晋级条件,其实并不高。我建议:要么够了条件就晋。要么,再提高条件。省的出现同等条件下晋级先后相差15年以上的情况。

4.去掉课题加分。

现在中小学教育课题,10000个,有9999个假的。几十年之中,我是没见过一个真的。套取经费,编制论文材料一堆,混个证书。课题,还是交给大学吧。

5.论文可不加分,真的自己写的包括案例类真文,可以加分。

论文,可以一手交钱,可以一手发表。教学过程中


ys8877


1.指标,指标,指标。

以往的讨论,盯住师德、学历、论文、资历,等等。其实,这已经不是事儿,这是晋级条件,其实并不高。我们的讨论往往局限在这一层。

指标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自然晋级除外。最大的问题是指标问题。高中好一点,初中和小学太少,1000个教师的乡镇,一年平均不到3个高级指标,指标问题,让很多教师一辈子无望。同一个县市,同等情况工作的人,因为指标问题,早晋的和晚晋的,能差15年以上,仅工资能少领二十万。很多老教师够了条件一二十年,因没指标而晋级补上。

同样大学毕业的,到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地方教学,职称之路天上与地下,主要原因在于指标设置问题。这是阻挡优秀大学生难以扎根基础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工作的障碍之一。

2.狭隘的一线观。

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干后勤的都是老教师,没有或者很少从社会上雇佣的,这些老教师站了一辈子课堂,老眼昏花,转而后勤,管理图书,给师生做个饭,还有的看看大门,有些小学,也就是十几个老教师,别把课堂上的就看做是一线,管图书的就是二线,太狭隘,制造内讧,内乱。

要关爱老教师,干了一辈子课堂,本来也有职称,晚年转干后勤,后勤工作并不轻松,琐碎,没个时间正点,没规律。就别把他们打入二线冷宫,关闭了职称之门,进而关了他们养家之门。

除非职称和工资断开链接。除非是学校后勤全社会化。活儿,总得有人干。

我觉得,只要是在职在岗的,课堂上的、后勤上的、校长、总务主任,包括老教师暂时看了大门的,送水的做饭的,都是一线,又不是城里那种大学校,他们有的后勤社会化管理,有的职工本身就是工人身份,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一个小小的学校,就是那几个人,何必分的那样细化,人为三六九等?这不是制造矛盾吗?平等、和谐、温暖、美好,才对。

3. 要么够了条件就晋。要么再提高条件。要么职称工资断开链接。

师德、学历、论文、资历已经不不是事儿,这是晋级条件,其实并不高。我建议:要么够了条件就晋。要么,再提高条件。省的出现同等条件下晋级先后相差15年以上的情况。

4.去掉课题加分。

现在中小学教育课题,10000个,有9999个假的。几十年之中,我是没见过一个真的。套取经费,编制论文材料一堆,混个证书。课题,还是交给大学吧。

5.论文可不加分,真的自己写的包括案例类真文,可以加分。

论文,可以一手交钱,可以一手发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案列、心得、感悟、甚至一篇散文、小说,等真的文字,是自己写的,发表在知名度大的报刊上的,倒可以加分。一个老师,写手好字,能文通字顺写手好文,以前那就叫真基本功。

6、加强晋级以后人员的跟踪调查。

晋了高级,是不是还在一线?如果接着“病休”了咋办?等等。

7.去掉考核优秀加分。

考核优秀的那些人,一般并非真的教学成绩好的,而是善于疏通关系的。这是搅混了教育一池清水的方面之一。投之以桃,报之以优。

8.学历应该采用适当分值进行甄别。

既然是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有一定的学历才能相称其水平,硕士,本科,等等,高学历,应该适当加分。而不是现状中的硕士除了自然晋级之外评聘与高中学历等值。博士还少,硕士已经很多,且不少在小学任教。

9.问题还很多,先说这些。


走过万水千山2018


①希望改进的就是地区名额限制。

②新文件的任职条件要求中一申报要1年基层服务经验,高级申报要2年基层服务经验,对在职在岗的教师难以顾及。

③高级申报的任职条件硬性要求3次县级以上公开的,这个机会很少,组内参评人员有多,形成“狼多肉少”局面。

④高级申报的任职条件硬性要求指导三名初级教师,也就是师徒结对子,用以实现“新促老,老带新”的良性循环,但由于多数学校师资基本达到饱和,初级教师人数较少,难以满足评高要求。教师之间还有很多其他相互学习的方式,可将面拓宽。

⑤建立教师业绩多元考核机制

中一申报条件,仅供参考(各地均有不同,以所在地区教育局文件为准)




高级申报条件,仅供参考(各地均有不同,以当地教育局文件为准)





钰霖大帝


教师职称问题,多少教师的心头负重,心头之痛。

这个问题回答了多次了,中小学教师评聘职称,最饱受诟病的是职称论文,是课题,是继续教育等等,这些职称需要的材料条件耗费了老师不少精力。但说实话,这些都不是老师职称评聘最难的地方,也不是最烦的地方,因为这些材料条件老师通过努力,总可以想方设法达到要求,但是,如果没有职称指标,尤其是高级职称指标,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中小学老师评聘职称,最大的问题就是指标太少,或者说指示分布不公平,不少学校的老师等到退休,恐怕也难评上高级,不管你有多努力,不管你有多优秀,不管你的条件和材料有多齐全,都根本没有希望评上高级职称,原因很简单,没有高级职称指标!不少学校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学校也是如此。我们学校是一所20多年的学校,云集了一大批中老年教师,高级职称指标非常有限,而且高级职称指标早已经用完(或被占用),现在要等两个或者三个高级职称老师退休后,后面的老师才有可能评上高级,我们学校45岁左右的教师现在根本没有机会评上高级职称,一些老师不得不放弃了评高级职称的想法。


其实这是很不公平的。高级职称指标划拨到每所学校,老学校的老教师直到退休也评不上高级,而新学校由于老师年轻,高级指标多,有些老师30多岁就可以评上高级职称。虽然凡事不可能绝对公平,但一些默默奉献了一辈子的老教师根本无望评上高级,的确令人唏嘘,这不仅让老教师感到心寒,也挫伤了中年老师的积极性,更挫伤了老学校年轻老师的积极性。曾经有一位年轻老师感叹,估计一辈子都无望评上高级职称了,这一声感叹,是多少老师的无奈和心酸。

所以,淡化职称,是多少老师的渴望,简化职称评定程序的标准,是多少老师的渴望,让职称和工资不要联系得那么紧密,是多少老师的渴望。



途虫的百味人生


现在我国的教师队伍庞大,而与广大教师利益攸关的便是职称评定。其实职称评定是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但是我们遗的看到了职称评定的种种弊端,它严重打击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它都有哪些弊端呢?


首先是他的名额限制,尤其是按所在单位来分配名额,使得本来能力贡献比较突出的教师无缘晋升职称!

第二,评定职称不倾向于教师的能力!有好多的虚头巴脑的东西参杂其中!

第三不倾向一线教师,不教书的反而抢先评上职称!

那么如何改变这些个职称评审的弊端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取消名额限制,只要这个老师有这个能力达到了职称的标准,就无条件得让人晋级!不像现在这个样子你教师不管有多大的能力也不管你做出多大的贡献没有名额了,受困于名额限制你也要干瞪眼等着,有的教师自己一计算自己到退休的时候都没有晋级的名额!你说对他工作积极性是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第二,教师晋级职称,我认为应当不唯年龄,不唯学历!只看中教师的能力!只要你有能力,又符合晋升职称的条件就可以晋级!取消一些和能力无关的加分,比如年龄,比如各种各类的优秀!

当然晋升职称还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不能刚参加工作就可以晋升职称!比如工作十年以后就可以晋升职称!但是你的这些年的考核都要合格!去掉一切加分制度!

然后就是选拔!必须要严格考察该教师的业务能力,择优晋升,然后看看他有没有取得区、市优秀课! 业务能力书面考试每年一次,晋级教师必须达到相应的分数。不达到相应分数其他条件多优秀也不行,还要进行所授学科讲课评审,必须得到专家评审团的通过,否则不能晋级!

晋升职称没有名额限制,成熟一个晋级一个!充分发挥职称的积极作用!

第三,晋级职称前后必须在一线工作,如果脱离一线,不管你是校长,主任,后勤人员一律不允许晋升职称!如果晋升职称后脱离教学一线自动取消职称资格!

总的来说晋升职称要尽量减少主观因素,要不唯年龄,不唯学历,重视能力,不管你是刚刚参加工作十年,还是即将退休都有晋级的机会,都可以努力去争取!



不唯学历,不唯年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这样实施,我想教师一定会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课水平!


松高寻鹤


中小学为了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进行评聘职称。而实际操作中问题不少。

一,评比条件有待改进与完善

。特别是课题,论文等不该成为硬性条件。有的课题花费大量时间,实际没有什么用的,与教学任务不相干,浪费了时间与精力。至于论文可以商讨,应有完整的过程,从提纲,草稿到正式成文应有专家指导,严禁买卖。花钱请人写的有什么价值吗?纯粹是欺骗行为,无实际作用,取消这一条也不是不可以。

二,简化评比条件。条件越筒单越易操作,易体现公平。比如,三年称职定中三,五年称职定中二,十年称职定中一,二十年称职定中高等,相对公平。其它,论文或教学获奖达到一定分数可以提前进升职称。这样对评聘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少一些,教师努力方向明确。

三,聘职称按年度,可上可下。这样免得有人幸运得到高级职称,永远工资高于同一年参加工作的同事,甚至少干事,也不减工资,非常不公平。高一级职称的老师,工作量应多于低一级职称的老师工作量,否则低聘。实际上,初级职称的教师工作量,常常大于高级职称的教师工作量,有的甚至两倍以上,而工资收入也是倒过来的,高级是初级的两倍多。这就严重打击年青教师的积极性。其实,就是要打破职称终身制,精力不行了,就应该把位置让出来,否则能力强的教师没有机会,怎么奋斗啊。

四,行政人员不应该与教学人员一起评聘职称。教学一线人员,备课,上课,改作业等花费大量体力和脑力,属于创造性工作,还要承担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等,相当繁重,理应比行政人员待遇更高才是。而行政人员,没有太多工作压力,任务相对轻松,工作时间也是比较固定,工作量也好计算,上下班完全与教学人员不同,就不应与教学人员使用同样方法评聘职称,另外计算为好。希望职称真正成为衡量教师能力的标尺。

我是京京,与您分享回答,也是分享快乐。以上是我不成熟的建议,与大家讨论。


京京EM


因为关系到教师的“钱袋子”,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聘很久以来都是关注的焦点。职称越高意味着钱袋子越鼓,有的学校每到职称评聘的时候,其竞争激烈的程度超乎想象。很多原本关系要好的老师,在职称的诱惑下,相爱相杀令人嗟叹!原因何在?大抵是职称评聘的方案标准,实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倘若说到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几点确实是有必要说一说的。

首先,高一级的职称评聘应该真正做到“优中选优”。广大老师们不满的一点是,那些在教学、教育上比自己不如的人却先评聘上高一级职称。如果是比自己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更优的成绩评聘上,谁还能说什么?有的人不把心思放在好好教书上,搞投机钻营,弄坏了评聘风气,这如何让人信服?

其次,职称评聘城乡差距应该缩小。农村学校职称指标比城里学校少很多,极易出现“僧多粥少”,吃不饱的现象。同一年毕业参加工作的老师,在城里也许早就上了高级职称,而乡下的可能还在为了聘上高级苦苦挣扎中。在职称决定工资高低的情况下,城乡职称评聘差距的扩大,显然也是有弊端的。

再有,职称评聘的导向应该是鼓励广大老师终身从教。在条件设置中应该放大从教年限。特别是乡村教师的从教年限,应该作为职称评聘的首要条件,这更有利于让广大教师扎根农村倾心乡村教育。把论文、课题、评优评先等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不太适合中小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实际情况。

神灯一盏夜不黑认为:职称评聘的初衷,是为了让广大中小学校教师吃下“定心丸”。是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待遇。也是为了衡量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准。不可能是让部分教师“坐享其成”。是否可以考虑:教师职称评聘实行能上能下的机制,以盘活教师的热情、能量?对于职称评聘中一些落后、消极的因素,也应该适时改进,做到与时俱进。


神灯一盏夜不黑


我觉得不管是什么评分规则,只要不随意改变就行。我个人认为最需改的不是评分规则,而是评上后别那么折磨人!既然都是通过打分评上的,有必要录课、说课、评课吗?这个还不算,最后填那个表会让人崩溃,你怎么填都不对,不用一个星期去填那个表,你是绝对过不去的。想起这些都心累,因为我们还有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及应付检查的工作要只。


快乐眼泪


应该改进的不是教师一个行业的职称工资差距,而是全国各个行业的职称工资差距调整,难度是非常大的。

在职称没有拉开档次以前,各地的职称评定几乎是风平浪静,拉开档次以后,尤其是在绩效工资纳入档次以后,职称评定就突出了。

因此,需要改进的,最切实际的是,绩效工资不在职称中拉开档次,人们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

增大高级职称指标,成为大多数人都能分一杯羹的优惠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就连私立学校的副高级评定,在审批中,也要受到名额的限制!

在绩效工资中不按照档次工资拉开档次,实行起来涉及的范围小,人数少,有可行性。但是,这些都是口头说说而已!


1143160127


一、给名额或者没有名额限制,几十个老师争一个各额使教师之间矛盾不断。二丶单位公平的推荐制度,有的领导制定推荐政策是为某些人量身定做的;三丶公正公平的评审制度,只要师德没问题,应该都通过,"专家们"评审时同等条件下有的科目评上,有的科目却评不上,太伤教师的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