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波旁王朝垮台,国际纠纷随之产生,英国怎能不乘机报仇雪恨?

政治大国的形成在破除各国的封建无政府状态的同时,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发展。但是,各王朝的立国图强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国王们把国家看作是自己的私产,他们最大的野心便是损害邻国和扩张国土。假如有人告诉这些国王,随着旧制度在法国的迅速崩溃,不仅社会的等级结构和他们自身的权威将会动摇,而且国家也有变成国民公产的危险,国王们一定会回答说,波旁王朝的垮台对他们有利,因为这意味着它将被驱逐出他们时刻注视其动静的欧洲政治舞台。

假如波旁王朝垮台,国际纠纷随之产生,英国怎能不乘机报仇雪恨?

波旁王朝

人们根据经验可以想到,国际纠纷将随之产生。英国怎能不乘机为不久前的失败报仇雪恨? 尽管维尔琴纳坚持和平立场,尽管皮特似乎也倾向和平,人们预计到,英法两国将进行一次新的较量;法国将获得其海上盟友的支持,首先是西班牙。西班牙始终为它在美洲的领地担心,此外,它同波旁王朝还有“姻亲”的联系。人们知道,一旦英法交战,英国外交部准备资助大陆联盟,从而通过大陆战争牵制敌方的兵力。自从十六世纪以来,大陆战争在意大利和德国从未间断。在外交家和军事家看来,意大利只是有名无实的一个地理概念,而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也正随着普鲁士的崛起和普奥之间的对立而日趋崩溃。法国长期支持德意志各邦的王公,以遏制哈布斯堡王朝;在意大利,法国帮助西班牙拥立其王子分别在那不勒斯和在帕尔玛即位。

假如波旁王朝垮台,国际纠纷随之产生,英国怎能不乘机报仇雪恨?

罗马帝国军队

1756年后,法奥同盟的成立使敌对有所缓和。实际上,法国舆论对这个同盟并不欢迎,人们尤其不甘心把比利时让给哈布斯堡王朝。在人们的思想里,不时出现从十六世纪以来对奥地利的传统敌视,因而法国对那些受奥国武力威胁的国家,特别对德意志各邦的王公,深表同情。与普鲁士结盟的主张仍得到不少人的拥护,凡尔赛宫廷本身就竭力保持在莱茵地区的影响。舒瓦瑟尔和维尔琴纳虽然保留了1756年条约,但条约的作用已仅限于维持现状而已。维尔琴纳在但辛与叶卡特琳娜二世曾达成协议,阻止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巴伐利亚继承问题上挑起新的战争,并按照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规定,把神圣罗马帝国置于法俄两国的保护之下。

假如波旁王朝垮台,国际纠纷随之产生,英国怎能不乘机报仇雪恨?

凡尔赛宫廷人物画

后来,由于约瑟夫二世企图开放自1648年后关闭的斯凯尔特河的入海口,维尔琴纳自荐充当约瑟夫二世和荷兰之间的调解人。当弗里德里希二世和德意志王公同盟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用奥属尼德兰换取巴伐利亚时,维尔琴纳也没有支持皇帝。人们以为,和平在西欧将能持续下去。暂且,冲突的危险出现在东部。叶卡特琳娜二世和约瑟夫二世打算重新分割奥斯曼帝国,普鲁士则准备乘机重新瓜分波兰。维尔琴纳拒绝接受叙利亚和埃及提出的调停请求;但是,想到通向印度的古道从此将落在俄国人的手里,皮特深感惊慌;东方问题变成了欧洲的问题,随时都有爆发一场全面战争的危险。

假如波旁王朝垮台,国际纠纷随之产生,英国怎能不乘机报仇雪恨?

约瑟夫二世与大公

此外,由于约瑟夫二世的匆促改革,哈布斯堡帝国一旦战事失利,就有土崩瓦解的危险。对整个欧洲说来,这又会导致多少内部纷争!在政治上,不存在统一的欧洲,正如不存在统一的德国和意大利一样。整个欧洲不懂得为维护欧洲和平和奴役海外领地而团结起来,各国君主甚至把革命看作是他们得以浑水摸鱼的机会。盎格鲁-撒克逊人正是部分地借助这种混乱局面,使他们的革命得以成功;如今,法国人也将利用这种混乱局面从事他们的革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