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低调的城市 被誉“鄂北明珠 炎帝故里” 现仅为五线!


位于湖北省北部的随州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城市总面积9636平方千米,人口258万,素有“汉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称。随州也是一座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国务院于2000年6月批准随州设立地级市,成为湖北最年轻的地级市。

历史厚重的随州还曾是隋文帝杨坚的封地,隋朝也因随州而命名。出土于擂鼓墩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改写世界音乐史的“稀世珍宝”,随州也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中国编钟之乡”的称号。

随州境内山川秀美,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了“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风光秀丽的大洪山横卧江汉,森林覆盖率90%以上。景区不仅奇峰林立、山势险要,海拔1055米的主峰——宝珠峰还有着楚北第一峰的美誉。

位于随州市洛阳镇永兴村的中国千年银杏谷,是全世界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处古银杏群落。120平方公里的景区内栽种有银杏树510多万株,其中百年树龄17000多株,千年以上树龄的308株,被誉为“千年银杏十里画廊,世界最纯净的地方”。

随州厉山镇还是华夏始祖炎帝的诞生地,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草,种五谷,开启了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如今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已成为世界华人的谒祖胜地,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日,都有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

位于随州城西擂鼓墩的曾侯乙墓,为战国初期曾国国君乙的墓葬,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因墓葬内特殊的保存环境,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尊盘、鉴缶、鹿角立鹤等一系列国宝级文物保存状况极佳,展示了先秦时期中国工匠的极高艺术成就。

位于广水北部的三潭风景区以山峭林茂、涧幽泉清而闻名。最区内古木参天,气候凉爽,山水亭桥相映成趣,高达数十丈的“三潭叠韵”瀑布宛如白练,从“一线天”中飞泄而下,自古被誉为“中原一秀”。

花样繁多的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最受欢迎的拐子饭是随州一种盛行的传统风味小吃。传统的做法是选用猪脚拐子部分放在瓦罐里炖酥香,胶质丰富,用料扎实,其最大特色是在早上吃,满满的肉感堪称是增强早餐食欲的佳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