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寧段龍超——古戲樓下看大戲

河南洛寧段龍超——古戲樓下看大戲

我的家鄉洛寧縣,地處豫西山區洛河中上游,隸屬十三朝古都洛陽市古稱崤地,古時侯是連接洛陽至西安的重要官道,那裡山水秀美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尤其是戲曲的歷史更是傳播廣泛,據不完全統計就本省的劇種就有盡四十多種,其中豫劇,曲劇,越調傳唱尤為廣泛久遠。在我的家鄉,十個村子八個村子都有自已的曲劇團,幾乎老幼婦孺都能唱幾句哼上一段。真的稱上是當之無愧的戲曲之鄉了。

河南洛寧段龍超——古戲樓下看大戲

在我年幼的記憶裡,童年最美好的時光就屬看大戲聽大戲了。那些年,村子裡的各種民俗活動還特別多也非常濃厚.,民風也實非淳樸。凡村是方圓幾十里人口眾多的大村鎮‘。剛解放那陣子凡村曾一渡是洛南區人民政府的駐地。每月逢三逢九村裡都有集市,據老輩人講當時相當熱鬧繁華,凡村分南北中三條街道,四個村委會。當年的集市就設在村子的中街上。據說每逢初三月初九趕集時,天剛矇矇亮方圓幾十裡做生意的鄉親們便挑擔推車前往凡村趕集。當天亮時從正街戲樓到街東頭的市面上,就慢慢熱鬧紅火起來。有支著大鐵鍋,用大柴火燒開的,冒著熱氣翻滾的牛肉泡饃,有水煎包子油饃麻糖還有晶狀剔透的滷豬肉夾鍋盔。只要你趕上一趟集市,基本上都能買回一切平常所需的生活用品。但這一切還不是最主要的,最讓人來興致上癔的就是趕集看戲聽戲了。它最能讓鄉親們在臺下‘評頭論足一番,稍帶在看戲的空餘時間,相互交流信息。鄰村誰家孩子考上大學了,地裡今年麥子的收成如何!鄉親們在看大戲的當口即看了大戲又增加了相互之間的情感。真可謂是一舉兩得樂在其中了。在集市的正中街和南街相連的中間有一個古戲樓,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它還存在過一陣子,後來不知那一年,這個地處村子中心的古戲樓也被拆除了。曾經最熱鬧最紅火的古戲樓,伴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後來的年輕人已不知古戲樓,曾經輝煌過的歷史了。更沒有人見過那些年唱大戲的熱鬧紅火的場景了。

河南洛寧段龍超——古戲樓下看大戲

據老輩人講,每逢初三初九趕集,村裡的曲劇團就會唱上個三天三夜的。白天人們從集市上買完東西后,就會聚集在戲樓下觀看演出,往往會趕上一趟集市,就會看上幾齣大戲。因爾會為了看幾齣大戲而延誤了回家的行程。 家鄉的戲曲由來已早,男女老少都喜歡看也喜歡聽。懂戲的人看門道,不懂戲的人也喜歡聽聽那種味道。村裡一些喜歡唱戲的人會在農閒時侯,自發組織起來草臺班子。選個遮風擋雨的空曠地方,來進行排練走過門吊嗓子。配上塹子,板胡,二胡,等樂器,就可以開鑼排練了。記的那時我們都是六七歲的年紀。每逢等到唱戲的人們排練走場時,也都是我們小孩兒最想往最期盼最開心最快樂的時侯。因為也只有這個時侯才有機會近距離的接觸到幕後的演員,在還沒有化妝前的原貌。遇上機會才能有資格在大人們面前宣耀一番。等到大戲一開場,生旦淨墨醜紛紛登臺亮相,這個時侯我們‘就可在大人們面前買弄一些關子了.。你們可知道這個人物是誰扮演的嗎?你們知道排戲過程中所發生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嗎?我告訴你們吧!等到我們透露完幕後排練的花絮故事後,往往會引來大人們發出的一片喧噓聲,和一陣議論後的嘆息。每當此時也是我們小孩兒最開心最快樂也是最滿足的時侯。

河南洛寧段龍超——古戲樓下看大戲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那時侯的一些事情至今依舊曆歷在目。有時閒下後,我常常會想如果放在今天,那我們也算上是一個資深的小星探了。也許在鄉親們的眼裡那些唱戲的演員,那些演員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偶相和大明星啦!家鄉流行唱曲劇,以至於古都洛陽地區被人們戲稱為“曲子窩”。也因此湧現出許多曲劇大師當代藝術家。如曲劇大師。扮唱《穆桂英掛帥》的馬金鳳還有扮唱《卷席筒》海連池等他們都屬於當代的知名藝術家和曲劇大師了。家鄉人喜歡唱大戲是出了名的,凡村有張曹杜段王吳六大姓氏。據各姓氏家譜記載凡村這六大姓氏的祖藉均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在明洪武年間遷移至此。幾百年來各大姓氏的鄉親們,世世代代和平相處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共同建造維護了家鄉的這片,民風淳樸的美麗家園。而且每個姓氏都有自已的“祠堂”俗稱家廟,每個祠堂都分有前後殿。在前殿閱臺的對面都建有戲樓,每當逢年過節各姓氏的族人們便會祭祖唱戲熱鬧一番。

河南洛寧段龍超——古戲樓下看大戲

後來因為經歷了多次運動和風雨蒼桑。正街上的主戲樓和好多宗祠的戲樓已在風雨蒼桑中破敗損壞,有的已不復存在了,只有段氏祠堂和曹氏祠堂的古戲樓相對還比較完整。在我童年的記憶裡,那些年在古戲樓下看大戲的美好歲月,是我一生中最美的時光了。尋著開戲前急促而富有節奏的鼓點和亮臺開鑼聲,鄉親們從家出發,帶著各式各樣的小椅子長板登向戲樓下聚集,戲臺上的演員扮著各種角色,生旦淨墨醜紛紛亮相,唱戲的在臺上入情入景的用心演唱,戲樓下鄉親們隨著劇情評頭論足時喜時憂。在戲場的外面做小生意的不停的伸長著脖子扯著噪叫賣,糯米蛋小糖豆瓜子花生甜蔗總能勾引的我們這些聽不懂戲文小孩兒們的饞水和味蕾,總會糾纏著大人們買些,然後三三兩兩的在人群裡大人的腿下來回穿梭。那些年逢年過節看大戲是鄉親們農閒後最想往最快樂的事情了。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就在也沒有回過老家了。前些日子一個本家的侄兒通過微信聯繫上了我。他非常有心知道我幾十年沒回過老家了,肯定也思念家鄉了。就告訴我了許多家鄉發生的變化,隨後給我發來幾張家鄉的照片,其中就有新建的戲臺現在叫劇院雖然比那些年的戲樓氣派高大了。但不管怎麼看總感覺缺少了一些鄉土的味道,再也沒有了古戲樓那古色古香民俗濃厚的影子和味道了。

河南洛寧段龍超——古戲樓下看大戲

如今雖然歷經了時光的流轉和風雨蒼桑,村裡還有自已的曲劇團,人們還能在更現代的戲臺上唱戲,可再也沒有了在古戲樓上唱大戲那種含著鄉土的濃郁味道了,也再找不到那種熱鬧紅火的場景了。姥姥門前看大戲也永遠停留在了童謠裡和遙遠的記憶裡,許多民風民俗雖然隨著時間已走遠。但多年以後每逢想起那場景那古戲樓那唱戲的人們,感覺依然是那麼記憶優新依然是那麼美好。

河南洛寧段龍超——古戲樓下看大戲

作者簡介:段龍超網名愛樂毛毛洛寧縣趙村鎮凡村人酷愛閱讀喜歡交友,少年離家遠赴山西太原謀生,曾做過建築工人,棉紡廠工人做過店員保安員等工作。如今在太原娶妻生子定居至今,閒暇之餘喜歡寫一些散文隨筆來抒發情感。尤其深受家鄉洛寧純樸的民風人情所影響。故而家鄉的鄉情鄉音,就成了本人永遠取之不盡書寫不完的創作源泉。因水平有限文章粗糙語句多有不暢,但這一切都是親身經歷用心去寫的。真心希望朋友們能多多指點相互交流暢談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