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師戰艦「鎮遠號」被俘後的命運如何?

zhangbaozhi


鎮遠艦,英文His Imperial Chinese Majesty ship Chen Yuen,為清政府向德國訂購的定遠級鐵甲艦當中的二號艦,與定遠艦為姊妹艦,排水量7000多噸,鐵甲堡裝甲厚度14英寸,裝備12英寸克虜伯主炮4門,150副炮兩門。本級艦在設計上分別參考了德國的薩克森級鐵甲艦和英國英弗萊息白號鐵甲艦,屬於一等鐵甲艦。



1885年7月由德國基爾港啟程回國,由清政府僱傭的德國籍船員駕駛,同型的還有姊妹艦定遠以及巡洋艦濟遠,於同年10月抵達天津,左翼總兵林泰曾為鎮遠艦管帶。
本級艦設計建造受利薩海戰影響,作戰時以船頭對敵,4門主炮均指向船頭,炮位較少,主副炮均為架退炮,射速較慢,五到六分鐘一發。在大東溝海戰中,定遠鎮遠兩艦作為艦隊的核心奮勇作戰,即便被日本苦味酸開花彈命中而燃起大火也沒有退出戰鬥,直到日本海軍退出戰場為止。戰鬥中鎮遠四門主炮僅剩兩門可用,定遠四門主炮還有三門可用,這經常被誤解為兩艦隻剩兩枚、三枚炮彈。


大東溝海戰中日雙方陣型圖
鎮遠艦洋員戰後與鎮遠合影,可見戰鬥之激烈

這幅美術作品很好的反應了大東溝海戰定鎮頂著日軍密集炮火
死戰不退的場面。
鎮遠曾經命中日軍旗艦松島,爆炸使得日軍違規堆放的苦味酸開花彈殉爆,此圖為日軍一門120速射炮炮管因爆炸而彎曲。

戰後鎮遠艦入觸礁導致報廢,管帶左翼總兵林泰曾踐行“苟喪艦,必自裁”的誓言,吞鴉片自盡,壯烈殉國;幫辦大副楊用霖不願揹負投降敵軍的罵名苟活於世,在船艙裡吟誦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舉槍自盡,壯烈殉國。鎮遠艦美國洋員馬吉芬後半生都在為北洋海軍正名而奔走呼號,一度被認為是精神病人,因不堪世人對北洋海軍的偏見,於1897年2月12日,也就是他所敬重的海軍提督丁汝昌兩年前殉國的那天,在醫院舉槍自盡,死後身著在北洋海軍服役時穿的軍服,棺木覆蓋北洋海軍黃龍旗下葬,其遺言中有一句話——我的心永遠屬於北洋海軍!

美國安娜托里斯海軍學校的馬吉芬學員
大東溝海戰身負重傷的馬吉芬
馬吉芬的長眠之地

電視劇《鐵甲艦上的男人們》穆雷克扮演的洋員馬克,其原型應該是馬吉芬。

定遠艦管帶劉步蟾在自盡前將定遠艦炸燬,海軍提督丁汝昌在降約上簽字吞鴉片自盡,自盡前曾命令炸燬鎮遠,可是卻無人執行,導致鎮遠艦被日本人擄獲。日軍將鎮遠拖入旅順船塢修理後,將其編入日本海軍,並按照日本海軍的標準定為二等戰艦。但是出於對北洋海軍這個英勇的對手的尊敬,鎮遠並沒有修改艦名並剷掉龍紋。
姊妹艦定遠自爆後的殘骸



在旅順船塢修理的鎮遠
日本海軍軍官在鎮遠主炮下合影


鎮遠曾經屈辱的作為日本天皇檢閱俘虜艦的坐艦

編入日本海軍的鎮遠

日本曾對鎮遠進行了改裝,保留四門12英寸主炮,將首尾的150克虜伯炮換成了英制阿姆斯特朗6英寸速射炮,並在主炮後部增加了兩個耳臺,安放兩門阿姆斯特朗6英寸速射炮。這等於犧牲了鎮遠主炮向後射擊的能力。上圖中也能看出日本對鎮遠的改裝。

鎮遠曾經參加了日俄戰爭,和曾經的對手三景艦編在一隊,戰後被降為海防艦,1915年退役拆解。定遠艦一部分遺骸被用來建造了一條小船,令一部分遺骸用來建造日本江田島海校的大禮堂。

日本投降後,鎮遠部分遺物,如《大清海圖》被美國收藏,一隻存放在東京上野公園鐵錨被民國海軍軍官鍾漢波少校追回,現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另一隻鐵錨仍然流落在日本。
現存於美國的《大清海圖》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得鎮遠艦鐵錨,她曾經被民國政府當廢鐵賣掉,這是比鎮遠被擄走還要大的恥辱。


流落日本的鎮遠艦鐵錨,不知何時才能回到她的故鄉。


最後向為保衛祖國英勇奮戰的北洋海軍將士們致敬!


北洋海軍炮手


鎮遠號被日本俘虜以後的命運是非常坎坷的,也反映出中日兩國對待海軍的不同態度,值得深思。

1895年的甲午戰敗,讓日本聯合艦隊獲得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超級鐵甲艦“鎮遠”號,即便是在聯合艦隊這個新式戰艦雲集的家族裡,這艘排水量

滿載排水量7670噸航速15.4節的鐵甲艦,也是第一流的主力艦。日本人根據甲午海戰的經驗對鎮遠號進行現代化改裝,並將其作為主力艦使用。

所謂的現代化改裝就是艦載武器進行強化,主要就是加裝了大量的速射火炮,將原先艦首和艦尾的150毫米副炮拆除,在兩舷安裝152毫米的速射炮,注意這些火炮也都是進口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的產品。為了容納這些新式火炮還特意增加了突起的耳臺,看上去和突出來的主炮炮臺相似,這是軍迷分辨鎮遠號不同時期的重要標誌了。



設想一下,假如說大清國也能像日本這樣對北洋水師各個戰艦進行現代化的火炮改裝,或許甲午海戰的歷史就會被改寫了!日本聯合艦隊就是利用軍艦兩舷的速射火力組成一字長蛇陣,有效打擊了北洋水師傳統的船頭對敵戰術,這個宿舍炮的大量普及有些分不開的關係(想了解這段歷史的軍迷請關注本號,查找已經發過的文章)。


聯合艦隊觀艦式,1896年

改裝後的鎮遠號座位一等主力戰艦在聯合艦隊服役到1898年,這期間連名字都沒有改,日本人對這艘敵艦的重視可見一斑。而聯合艦隊在1896年舉行的海上觀艦式期間,鎮遠號還是天皇的御用座艦。要知道大清國的慈禧太后和皇帝都沒有登上鎮遠艦為海軍慶祝的歷史。日本歷來重視對海軍的投入,觀艦式是鼓舞全國士氣的重要活動,在太平洋戰場上活躍的比睿號戰列艦曾三次作為御用艦參加觀艦式。


中日兩國對待鎮遠號的不同態度反映出兩個國家對待海洋、海權、海軍的不同態度,也反映出甲午海戰的勝敗原因。不過日本人頻頻亮出鎮遠號多少還是有一點炫耀的。為了對付沙俄海軍聯合艦隊在幾年時間吸收了日本40%的GTP迅速膨脹,四艘三笠號同級的新式鐵甲艦陸續到來,淺間級巡洋艦也加入了聯合艦隊,如此一來鎮遠和它以前的(三景艦)老對手們一起退居二線了。

1898年降級為二等戰艦,1905年又降級為一等海防艦,日俄戰爭期間各大主要海戰都有鎮遠號的身影,圍攻封鎖旅順港的海戰中鎮遠的210毫米主炮不算落後,成為打擊軍港的主要武器之一,但是出於封死港口的需要,日本差一點將鎮遠號坐沉在旅順出海口處,可能是甲午海戰的勝利記憶還沒有抹去,最終用了另一艘狀況更差的軍艦代替,鎮遠號作為海軍榮譽繼續保留下來。在對馬海戰中鎮遠號和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笠一起組成第三艦隊第五戰隊,具體發揮多少作用不可考證了。


由於軍艦服役過長戰傷太多,鎮遠沒能撐到太平洋戰爭時期,在1911年被殘廢拆解,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一年大清國也滅亡了。鎮遠的顛沛流離和坎坷一生就好像是大清王朝的歷史縮影,從誕生到滅亡都充滿悲愴的色彩。鎮遠的很多遺物都被日本人當作榮譽分散到島國各地,鐵錨和火炮作為重要的見證武器至今都有一部分遺留在日本博物館裡,二戰勝利後一部分鎮遠的遺物被國民黨當局運回國,然而很多其他被俘的北洋水師軍艦遺物都沒有被收回,至今都是日本炫耀和教育下一代的物品,對待鎮遠的不同態度又一次出現,反差讓人唏噓。


兵器世界


有關中國近代軍艦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為你解答。

一、“鎮遠”被俘經過

“鎮遠”號是清末北洋海軍中和“定遠”艦齊名的主力艦,和“定遠”同型,都是在德國伏爾鏗公司訂造的鐵甲艦,甲午戰爭中都曾參加黃海大東溝海戰。

甲午戰爭的後期,“鎮遠”艦於1894年11月14日隨北洋艦隊從旅順回到威海入港時發生刮擦礁石,導致水下艦體受損進水的嚴重事故,雖然進行了臨時搶救、修補,但並未能徹底修理,使得該艦失去了出海作戰的能力,在威海劉公島保衛戰期間也沒有能發揮太大的作用。事故發生之後,“鎮遠”的管帶林泰曾愧疚不已而自殺,丁汝昌曾在“鎮遠”艦上主持了對林泰曾的弔唁公祭活動。

(劉公島保衛戰期間,正在與日軍佔領的南幫炮臺炮戰的“鎮遠”艦,背後的山影是劉公島)

劉公島保衛戰期間,在“定遠”艦自爆之後,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曾一度把旗艦設在“鎮遠”上。1895年2月11日丁汝昌在劉公島丁公府自殺,之後2月16日威海降約達成,當時的“鎮遠”艦管帶楊用霖於艦上以手槍自殺殉國。

(日軍佔領劉公島後,停泊在劉公島附近海面上的“鎮遠”艦。照片中其左側為“濟遠”,上方為“松島”)

根據《威海降約》的規定,包括“鎮遠”在內的北洋海軍大部分殘留軍艦都成為日軍的戰利品。日本聯合艦隊1895年2月17日進入威海灣接管時,“松島”艦分隊長海軍大尉名和又八郎被指派為“鎮遠”艦收容指揮官,帶領“松島”艦炮術長井上保、水雷長海軍大尉外波內藏吉以及一批“松島”艦士兵首先登上“鎮遠”艦,和“鎮遠”幫帶大副、北洋海軍軍官曹嘉祥辦理點交,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日本海軍收容人員在曹嘉祥帶領下查看了解了全艦各處情況,並點收了各種物資,由此完成交接手續,大約在中午時分艦上升起日本海軍旗。

(1895年2月,剛剛抵達旅順的“鎮遠”)

之後,根據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的命令,以海軍大佐新井有貫(鐵甲艦“扶桑”艦長)擔任“鎮遠”回航委員長,負責指揮回航人員,將“鎮遠”駕駛回日本。因為“鎮遠”當時處於有傷狀態,又決定由炮艦“武藏”護衛,在“西京丸”拖帶下前往日軍佔領下的旅順,在旅順大船塢進行初步修理,恢復航海能力後再前往日本。

二、“鎮遠”在日本海軍的經歷

“鎮遠”於1895年2月到達旅順後,修理工作進行了將近4個月之久,一直到1895年6月才初步完成。在這期間,“鎮遠”於3月16日被正式編入日本海軍艦籍,艦名仍然保留“鎮遠”原名,艦籍隸屬橫須賀鎮守府,艦種列為“第一種軍艦”。

(1895年3月3日拍攝的旅順東港照片,“鎮遠”正在等待進入大船塢修理)

(在旅順大船塢中修理期間拍攝的“鎮遠”艦)

(“鎮遠”艦回航委員在主炮下方的合影)

1895年7月4日,“鎮遠”由日本海軍回航委員駕駛從旅順出發前往日本(回航委員長為有馬良橘),從此和母國訣別,中途在長崎、鹿兒島、吳、神戶等港都曾停留,供日本各界參觀,至7月29日抵達艦籍港橫須賀,隨後從8月開始在橫須賀鎮守府造船部實施了長達一年的修理、改造。

(從旅順初抵達日本時的“鎮遠”艦)

其中最主要的改造內容是武備。軍艦甲板室後部各增拓出兩個半圓形的炮臺,分別安裝1門6英寸口徑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原先艦上首尾的150毫米口徑克虜伯炮也更換成6英寸口徑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另外原先北洋海軍時代安裝的小口徑機關炮幾乎全部被拆去,更換成10門47毫米口徑單管機關炮和2門37毫米口徑單管機關炮。

(改造之後的“鎮遠”艦艙面,照片右側可以看到增設的1門6英寸口徑速射炮)

(1896年11月參加日清戰爭俘虜艦閱艦式時的“鎮遠”)

經歷改造之後,“鎮遠”在1896年10月21日編入日本海軍常備艦隊,很快屈辱地參加了1896年舉行的日清戰爭俘虜艦閱艦式。1898年,根據日本海軍新的艦種分類規則,“鎮遠”的艦種被定為二等戰艦,之後在日俄戰爭中參加了封鎖旅順口作戰以及黃海海戰、日本海海戰,戰爭結束後退入二線,艦種被定為一等海防艦。最終於1911年4月1日除籍,當年的11月24日被當作靶艦,供“鞍馬”艦射擊測試。後被作為廢艦拍賣,所得款項的一部用於建造日本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大禮堂。

(以變賣“鎮遠”所得款項修建的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大禮堂內景)

三、“鎮遠”的遺骸

按照日本海軍的檔案記載,“鎮遠”艦最後是在1912年4月6日被變賣,於日本橫濱拆解。但是2005年,日本海軍史研究者西口公章撰文,介紹了其研究發現的一段隱秘歷史。即“鎮遠”早在1911年即被拍賣,在拖航前往橫濱的途中,在山口縣宇部市(現代為山東威海市的友好城市)附近海域擱礁,可能改為由大正造船鐵工所就地實施拆解,而後又主要利用“鎮遠”的艦材,新建了客船、貨船各一艘,其中的貨船已無法考證,而客船則是後來長期在日本福岡壹岐至對馬之間往來航行的“元山丸”,一直使用至1959年,1961年從日本船名錄上註銷,其後情況不詳。

(被指稱是使用“鎮遠”艦艦材建造的“元山丸”)

除了這兩艘用“鎮遠”的艦材再造的民船外,目前能夠考證確實的北洋海軍時代的“鎮遠”艦重要遺物尚有下述一些:

司令塔。“鎮遠”拆解時被整體移上岸保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轟炸日本本土時被炸燬,目前已經無跡可尋。

艦鍾。目前存有兩座,分別保存於日本粟島海員學校和神奈川小田原高中。其中粟島海員學校陳列的屬於艦上儀式性的艦鍾;神奈川小田原高中校園內保存的屬於原懸掛於“鎮遠”艦飛橋附近的實用艦鍾,是日本海軍少將關重忠贈送給該校。1973年日本參議院議長河野謙三訪華時,曾向周恩來總理提及過這件“鎮遠”艦鍾,後河野謙三捐建了鍾亭。

(日本粟島海員學校收藏的“鎮遠”艦艦鍾)

(神奈川縣立小田原高中收藏的“鎮遠”艦鍾)

錨。目前存有兩座,其中主錨保存於日本岡山吉備津福田海神社,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被試圖切割鍊鋼,後僥倖保存。副錨原陳列在東京上野公園,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被中國國民政府索回,一度陳列在海軍軍官學校(舊址後改為青島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國民黨撤離青島前夕,曾試圖作為廢鐵變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籌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時在青島發現和徵集,現收藏於該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的“鎮遠”艦副錨)

(保存在日本岡山吉備津福田海神社的“鎮遠”艦主錨)


海研會


“鎮遠”艦是北洋水師從德國引進的鐵甲巡洋艦,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建造,正常排水量7220噸,滿載排水量7670噸;航速15.4節(7200馬力);裝備有2座克虜伯雙聯裝305mm後膛主炮,2座克虜伯單管150mm副炮,4座克虜伯75mm炮,37mm-57mm哈奇開斯速射炮12座,14英寸魚雷發射管三座……鎮遠艦是兩艘"定遠"級鐵甲艦其中的一艘,另外一艘是同級同型的姊妹艦定遠艦,這兩艘鐵甲巡洋艦是中國近代海軍史上第一級近現代意義的主戰軍艦。

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鎮遠”艦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海域與日軍主力遭遇,戰鬥十分激烈。管帶林泰曾帶領全艦官兵配合“定遠”艦作戰,與日軍五艦拚殺,重創日艦“西京丸”。“鎮遠”亦多處受傷,然仍一面救火一面抵敵。十月十七日,“鎮遠”艦駛入威海衛,不慎觸礁受傷。因能夠修船的旅順港被日本佔領,“鎮遠”艦致傷上千處無法修理,管帶林泰曾引咎含恨自殺。隨後楊用霖接任“鎮遠”艦管帶。一八九五年二月十二日,部下希望他出面與日軍接洽投降,楊用霖嚴詞拒絕後自殺殉國。二月十七日,“鎮遠”艦被日軍擄去,編入日本艦隊,成為日本海軍第一艘鐵甲巡洋艦。

日本俘獲“鎮遠”後,將其編入日本海軍,並保留“鎮遠”艦名,列為一等戰艦,拖往旅順進行修理,隨後駛往日本。初到日本的 “鎮遠”,仍保留北洋水師時的外觀。但由於“鎮遠”缺乏中口徑速射火力,日人對“鎮遠”進行了改裝,拆除了艦船首尾的兩座克虜伯150mm副炮,換裝海軍制式的六英寸(152mm)阿姆斯特朗速射炮,並且在甲板室後部左右兩側分別延伸設立耳臺,加裝兩門六英寸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加強該艦速射火力,這也是區別“鎮遠”在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兩個不同服役階段最明顯的外觀特徵。



初入日本海軍的“鎮遠”艦,是日本艦隊中噸位最大的軍艦,一度成為日本海軍主力艦之一,在1896年橫須賀舉行的海上閱艦式上,“鎮遠”艦被用作天皇座艦。


“鎮遠”艦服役期間趕上日俄戰爭爆發,並參加了對旅順港內俄羅斯艦隊的封鎖以及對馬海戰。在封鎖旅順港的作戰中,日本海軍原計劃讓“鎮遠”艦坐沉港灣入口,防止俄艦突圍,但最後時分改換一艘狀況更差的軍艦擔此重任,於是“鎮遠”又續了一波命。

1911年4月1日,鎮遠艦退役,後作為試驗新彈藥破壞力的靶艦,1912 年4月6日在橫濱解體,並用軍艦材料製造了一艘小船。

鎮遠艦拆解後,大部分當做廢鐵拆解出售,所得費用被用來修建江田島海軍兵學校大禮堂。拆解下來的部分零件,如錨鏈、炮彈被日本政府放在東京上野公園內展示,以此宣揚日本軍威,辱我中華。

主錨如今流落在日本岡山吉備津福田海神社,這副鐵錨長4米、寬2米、重達4.5噸,之所以送到這裡,是由於“西京丸”艦長鹿野勇之進是岡山人,當時“鎮遠”艦被俘後,是由“西京丸”拖回日本,他運回家鄉送給“福田海”以示日本在甲午戰爭中勝利。作為鐵甲艦上的主錨,險些被投入鐵爐,成為日本太平洋戰爭時期打造戰爭軍械的原料。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號召全國捐鐵製造軍械,吉備津當地人決定將這副鐵錨也捐出去,無奈怎麼也抬不動。於是當地人決定先將錨切割後再捐贈,不過還沒切割成功,戰爭就已結束,鐵錨逃過一劫。

另外,還有一個鎮遠艦鍾懸掛在日本神奈川小田原高中校園中有一百多年。其歷史淵源是該校校長阿部宗孝與好朋友時任海軍少校關重忠商議,希望學校能夠得到一件日俄戰爭中俘獲的俄國軍艦上的器物,以用作炫耀戰勝歷史的教育材料。但是,日軍當時俘獲俄國軍艦都已修理完畢,被編入日本海軍服役,因而沒有適合的東西,但軍方表示,日清戰爭時俘獲的鎮遠艦現在也是日本海軍的戰艦,而且參加過日俄戰爭,1914年11月18日,日本軍方將鎮遠艦上的艦鍾捐贈給小田原高中,取代學校原有的喇叭,作為時鐘使用。但大約經過50年,這口艦鐘不再被當做時鐘使用,而是作為學校重要的歷史物品被保存著,仍然懸掛在原地。

抗戰勝利後的一九四七年,民國政府用“二戰”期間被日軍擄去的中國海關緝私船“飛星”、“隆順”接運“鎮遠”艦受盡屈辱的遺物回國,一雪甲午之恥。但是國民黨腐敗,有人竟將“鎮遠”艦錨當作廢鐵賣掉。海軍世家曾國晟偶然在鐵匠鋪見到這些錨鏈,購買後,交付給中國共產黨,現陳列於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


巍嶽欽禹


謝謝題主的信任。

鎮遠艦是大清北洋水師主力戰艦之一,於1882年11月在德國的伏爾鏗(vulcan)造船廠下水。

戰艦排水量7340噸左右,長72米,寬10.4米,吃水4.8米,馬力6000匹,航速大約11一14節(因為有各種版本的記載)。鎮遠艦有火炮22門,魚雷管3具,戰鬥乘員331人。有很強的攻防能力。是當時亞州和世界上,相當先進的戰艦之一。



首位管帶(艦長),由清左翼總兵林泰曾兼任。1886年8月此艦曾隨艦隊出訪倭國,引起一片驚恐,它的海軍曾以鎮遠艦為假想敵,加強軍事訓練,做好戰爭的準備。

1894年7月25日,清倭甲午海戰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爆發。鎮遠艦在林泰曾的率領下,抱著艦在人在,艦亡人亡的必死決心,配合友艦,與倭艦展開了生死的搏鬥。在戰鬥中,重創了敵艦西京丸,自身也

受傷嚴重。

十月十七日,鎮遠艦不慎觸礁受傷。因為唯一的修船塢所在地,旅順港已經被倭國佔領;軍艦修復無望。左翼總兵兼鎮遠艦管帶林泰曾引咎含恨自殺,享年四十四歲。

不久楊用霜接替鎮遠艦管帶,1895年2月12日,因為北洋水師威海基地已被倭軍包圍。見突圍無望,部下勸他出面投降,被楊用箱嚴詞拒絕。因戰艦不能動彈,

在打光所有的炸彈後,最後自殺殉國。

1895年2月17日,鎮遠艦被倭國俘獲,進行了局部的改動,並被編入倭國艦隊,參加了以後的倭俄海戰,並立下了戰功。

1911年倭國將鎮遠艦退役。1912年4月6日被出售、拆解。指揮艙中的陳設炮等交付倭海軍部保存。所遺留的鐵錨(長4.15米,約4噸重)、錨鏈被送往東京上野公園,供倭人參觀,以此來羞辱國人。


二戰結束以後,1947年民國將鎮遠艦遺留的鐵錨、錨鏈接運回國。經過了一番的周折,現被收藏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總算是物歸原主,物有所歸了。

被倭海軍部保存的鎮遠艦指揮艙中的陳設炮和有關甲午海戰的圖片,被美軍繳獲,現存於美國亞州文化學院歷史博物館。

筆者寫下以上的文字,對清鎮遠艦的前世今生,簡要地做了一個回顧。我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

沒有甲午海戰的失敗,鎮遠艦不會有如此悲慘的命運。也沒有後來,倭寇對我國一系列的侵略和佔領。更不會有上千萬的死難同胞,這是值得每一個國人深思和反省的。

也警示著我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一個國家不發展好經濟,沒有強大的國防,只會捱打受屈辱。國人都應該緊密地團結起來,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國家不再受屈辱,努力奮鬥吧!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喜歡關注社會、民生、農村和家庭情感等問題。非常願意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歡迎感興趣的朋友,來關注並參與互;感謝你的支持。]


忘不掉的是過去一


鎮遠號在北洋軍艦裡屬於比較悲慘,鎮遠艦和定遠艦是一模一樣的鐵甲艦,在當時世界上應該是屬於現在的航母級別的軍艦了,和定遠艦一同並列排名世界第三,從噸位上說,除了我國的航母遼寧艦外,我海軍還沒如此巨型的戰艦,厲害吧。

在甲午戰爭中,由於缺乏速射炮,加上彈藥不足,海戰後期基本上和定遠艦一同承受著如雨而下的炮戰,也沒有沉沒,日本軍人絕望的不斷的喊道“為什麼打不沉,為什麼打不沉”。

海戰結束後,在會港口的途中,不慎觸礁。這時旅順港已被日軍攻佔,鎮遠艦致傷上千處,無處修理,管帶林泰曾內疚自殺。鎮遠艦擱淺無法移動,接任管帶楊用霖把軍艦當作固定炮臺將炮彈打完後,自殺殉國。不沉鉅艦不是被擊沉還是觸角,可嘆可惜。

北洋艦隊投降後,鎮遠艦被日本俘獲,拖回日本修理後,編入日本艦隊,成為日本海軍第一艘鐵甲戰列艦,十七年後的1912年退役,被肢解拍賣,艦上重要部件由日本海軍紀念館保存,其中艦上的鐵錨、錨鏈等大件被日本政府陳列於東京上野公園,以此羞辱中國人。

日本戰敗後,鎮遠艦在日保存的部分重要部件運回中國保存(其中一部分運往美國保存),後國民黨腐敗,又將部分部件偷運出售,目前鎮遠艦的部件只能在日本和美國還有部分保存。

曾經的英雄戰艦,戰敗後,飽受敵人羞辱肢解,回國後就被人遺棄,真可謂是軍艦中的屍骨未寒。


曹小翔xixi


鎮遠是北洋艦隊主力艦,黃海大戰,它用大炮發射305毫米巨彈兩枚,命中日旗艦松島,引發火藥爆炸,死艦長以下官兵86人,死屍山積,船軸傾斜。戰至下午,曰艦先退,北洋艦隊返回旅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