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流量不是唯一標準 莫助長審丑之風

北京日報:流量不是唯一標準 莫助長審醜之風

《延禧攻略》剛創下超150億次的驚人網播量,獨播平臺愛奇藝卻宣佈退出“流量大賽”

對於精神文化產品來說,流量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甚至可能不是主要的標準。精神文化產品的傳播不是賣杯子或者賣蘋果,銷量大就一定說明東西好。流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測度傳播量,但它衡量不出凝結在信息流之上的觀念、思想,衡量不出內容的好壞和傳播的社會效果,而這些恰恰才是精神文化產品最重要的價值所在。

熱劇《延禧攻略》剛創下超150億次的驚人網播量,獨播平臺愛奇藝卻宣佈要退出“流量大賽”:正式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一家流量巨頭“向流量開炮”,在輿論場掀起了不小波瀾,有人贊其魄力,也有人追問,為什麼?

時下,“流量”儼然是互聯網圈的高頻詞,代表著點擊量的它,時時被用來佐證某作品或某平臺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從大眾傳播的發展歷程看,如何將受眾注意力量化,併為行業交易、評判、管理等提供數字化依據,一直是業界探索的重要課題。從發行量到收視率,再到點擊量、上座率,隨著傳播技術步入互聯網時代,原本粗放宏觀的審視維度,已經能夠精確到每一篇文章、每一條視頻、每一部電影。某種意義上,流量的誕生,是技術進步的結果。

流量指標並非沒有意義,但對於精神文化產品來說,流量卻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甚至可能不是主要的標準。精神文化產品的傳播不是賣杯子或者賣蘋果,銷量大就一定說明東西好。流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測度傳播量,但它衡量不出凝結在信息流之上的觀念、思想,衡量不出內容的好壞和傳播的社會效果,而這些恰恰才是精神文化產品最重要的價值所在。一部好的作品成風化人,甚至能夠在幾代人的心靈深處留下溫暖烙印,影響社會的價值取向。這樣的力量,遠非一時半刻幾個點擊數字所能言清道明。要求所有精神文化產品“流量為王”,就等於將所有文化產品的生產傳播純粹視為一門生意,以簡單粗暴的經濟效益完全掩蓋了更為要緊的社會效益。

流量沒有原罪,但一味追逐流量,甚至“唯量是圖”,將之作為內容創作的唯一驅動,就會陷入“流量陷阱”,助長社會的審醜之風,將公序良俗、世道人心拋到一邊。所謂“壞消息才是好新聞”“謊言飛奔,真理跛行其後”,那些聳人聽聞、低趣惡俗的東西,往往因為契合眾人的獵奇心理與認知偏見而廣為流佈。麻省理工學院傳播實驗室的一項研究很直觀地反映了這一點:在社交媒體上,假新聞的傳播速度是真新聞的6倍,被轉發幾率也高出70%。這種傳播的扭曲,成了某些人的生財之道乃至作惡工具。要麼誇大其詞、劍走偏鋒,要麼顛倒黑白、煽動對立,且不說全然不顧內容真假,有時甚至還專門挖掘、消費醜行。於是乎,賺點擊、博眼球的追逐賽逐漸演變成“炫醜”大賽,惡不噁心不要緊,要緊的是能不能紅。若任由此風滋長,必然敗壞社會的價值判斷。

傳播量固然值得關注,但更重要的是到底傳播了什麼。分貝再高,噓聲終究是噓聲;流量再大,糟粕依然難成精品。無論自媒體作者的個人產出,還是聚合平臺上的熱門內容,它們不僅有“經濟價值”屬性,更有“社會價值”屬性。追著熱點寫爆款、擠破腦袋拼出位,這樣的內容生產者越多,生產的產品越多,反而越令人擔憂。蕪雜、低俗、虛假信息滿天飛,“劣幣驅逐良幣”的氛圍一旦形成,人人都將是受害者。作為內容生產者與渠道運營者,與其幻想從流量狂歡的“魔術帽”不斷扯出綵帶,不如停下來冷靜思考,讓優質內容創作變成更有意義、更可持續的影響力。

此番過去“挾流量以令諸侯”的大平臺率先倒戈,也許不乏為“刷量”數據造假現象倒逼的原因,但也說明“唯流量”已經成為各方不能承受之重,走到了必須反思的節點。尊重真實而非熱炒虛假,理性向上而非低趣惡俗,讓精神文化產品的判斷標準擺脫流量綁架,與內容品質和社會效果正相關,應當成為所有平臺也是整個社會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