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存在广泛固有价值,泡沫破了也不可怕

本周,青腾汇私访NO.5在上海凯悦酒店举办“区块链趋势分享及应用案例研讨会”,虎尔财经进行了线上全程直播。METAPS执行董事郑希、优权天成创始人车克达、德丰杰龙脉基金合伙人王岳华、NEO理事会秘书长陶荣祺等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国内外区块链行业的现状,应用,及发展方向。以下为虎尔财经整理的分享精华。

区块链存在广泛固有价值,泡沫破了也不可怕

郑希:日韩等国区块链应用发展迅猛,监管将使行业更加规范

目前日本在全球比特币交易量中占据了接近50%的市场份额,其中前三大交易所占据了全国90%的交易量。日本的交易所其实差别不大,主要在于用户可以使用的杠杆不同,最大的交易所往往能提供15倍的高杠杆。在今天,日本的许多电视广告都是来自数字货币交易所,可见数字货币在日本已经渗透到了百姓家庭。

日本政府对行业的规范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对虚拟币进行了定义:1号虚拟货币能够直接与法定货币进行交易,目前包括比特币、以太币等6个币种;2号虚拟货币不能与法币直接交易,只能与1号虚拟货币进行交易。

除此之外,日本金融厅对于交易所还在制定更加详细的交易规则,对于虚拟货币金融产品的规范预计也将会在今年下半年出台。至于ICO,去年国内禁止ICO的时候日本依然可以发行,但今年已经暂停,预计未来1到2个月内会开始对ICO进行审核后颁发牌照发行。

2017年日本金融厅发放了31张交易所牌照,据悉目前还有超过100家公司正在排队申请。但今年初日本接连出现了Coincheck,Zaif等大型交易所被盗取虚拟币的事件,这令日本金融厅牌照审批的态度出现了转变,延长了审批时间,敦促现有交易所完善业务管理,同时还收紧了虚拟货币的使用与交易政策。

在日本区块链有广泛应用。日本有一家最大的专业问答网站OKWAVE,目前全部使用了区块链系统后股价上涨了6倍。用户能够很方便地为他的问题进行内容付费。月活跃用户高达3100万,几乎占到了日本10%的人口。他们的系统使用区块链纪录每一个用户的问题、专家的回答,以及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打赏。通过点对点去中心化的模式后,打破了平台的中间环节,完成了用户和专家的之间连接。

日本最大的三家银行目前也在开发银行独立的虚拟货币,虽然银行发行的虚拟货币还是中心化模式,但说明大型金融机构都在接受区块链的交易逻辑。

韩国最大的手游公司Hanbit Soft也开始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游戏虚拟货币的分发。过去由于游戏道具交易的不透明,无法辨别道具的真假,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大大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我们再看欧洲,最近瑞典政府宣布,今后瑞典全部房地产交易都将使用区块链系统。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导入房地产行业,将大幅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瑞典也是全球目前少数在国家层面支持区块链系统的国家。

车克达:区块链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化

我最早接触区块链技术是因为我的哈佛同学的一篇论文,希望通过推特信息来预测股票价格的波动,不过后来我觉得更有价值的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股票投资托管系统,将资金交给高水平的基金经理进行管理,这需要解决基金经理卷款逃跑与验证策略有效性的问题,而区块链技术似乎非常适合。

大家对区块链的理解都各有不同,我对于区块链的理解是,93年互联网诞生后实现了线上的信息交换,但是难以突破的是资金交易。互联网的金钱交易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资产容易被复制,第二是双花问题。区块链技术则非常适合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经济学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认为区块链的核心就是一种信任系统,包括了身份、承诺、参与、追溯四个部分。

首先是身份,在互联网中,什么定义了我是谁,是不是就是我的微信账号?其次是承诺,现实生活中可以签订合同,互联网中如何保证曾诺有效?还有如何进行权限管理,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权力会比现实生活中更大,那么谁来管理这个权力。此外,线上的追溯也要比线下困难很多。

区块链给我们带来了这些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区块链的优点主要在于可共同管理,全球化,安全,不可篡改,透明,即时,可编程这七点。

2015年我在区块链实验室的时候,就像93年处在互联网时代的初期,大家都还不知道区块链能够应用的场景,而当时我们认为区块链应用可能在六个方向:1)可被验证的承诺,例如保险;2)无缝隙支付,即微支付,提高(小额)支付的效率;3)信誉和参与,即利用公共账本的不可篡改与共同管理;4)追溯所有权,在互联网中证明(数字,资产等)所有权;5)用户积分(忠诚度)系统,让不同“积分”可以交易与整合;6)身份,在互联网上安全认证身份。

以上这些都是2015年我们在实验室想到的区块链应用方向,其实目前我们看到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已经可以更加多元化。

王岳华:投资区块链项目与传统项目的逻辑没什么不同

我们把区块链投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区块链项目投资,这一部分又分为股权投资与代币投资;另一部分是数字货币方面,在这里很难像传统二级市场去定义场内与场外交易,我们可以分为有没有上交易所,但交易所又是怎样的交易所,有没有去中心化,以及有没有监管政策等,所以很难定义。

回过头来,我们怎么看项目投资呢,因为我们是传统的股权投资机构(早期风险投资),所以我们看任何投资机会考虑的维度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专注于价值投资。所以我们会看项目的市场;团队及其核心优势;然后还有产品,对于区块链项目,由于通证是区块链项目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我们会关注代币经济模型,即代币在项目生态中到底如何运行,如何自增值。

由于区块链项目的一级、二级市场界限模糊,行业的各个环节也密切联结,所以我们对整个产业链都有投资或合作。就应用链来说,我认为游戏行业最容易落地,所以我们也在布局大型游戏公司。尽管我们在硅谷的布局依然更关注底层技术,在国内我们会看更多的应用链项目。

陶荣祺:区块链只是典型的金融科技技术之一

如何从证券视角看区块链,尽管目前国内政策风声鹤唳,但国外还是有一些讨论。美国的证监会SEC近期对区块链有两次听证会,他们就有高层认为所有ICO都可以被归入证券范围。

对于区块链,有一种说法,“All about Tokenlization, All about Wealth Reallocation”,意思是说如果你把区块链看做一种证券,所有的事情都和代币有关,那所有的事情就和财富分配有关,即可以从中投机获利。但这个视角是错误的。

同时许多人还有另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代币市场全部是泡沫,泡沫里面都是没有价值的东西,未来必然走向一文不值。其实也不是那样的。

我们可以先来观察一下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如果从它一百多年的长期历史看,是一个类似于向上的抛物线形态。但如果细看也会发现市场一直起起落落,还会有一个大约十年周期的兴衰循环,这个过程中会因为不同原因经历经济与金融危机,但危机之后总会有更迅猛的反弹。这告诉我们危机并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其次,证券市场对我们是洪水猛兽,会把我们都吞灭吗?换言之,仅仅是一个赌场吗?我的答案是“不是“。证券市场与赌场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在于赌场是零和博弈,而证券市场并不是,以道琼斯工业指数为例,长期来看其增长甚至能够跑赢通胀。而证券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经济本身的增长。我认为许多区块链(ICO)有着固有价值,能给社会带来巨大价值提升,所以即使现在初期存在泡沫,泡沫破裂后,也不会影响长期的发展。

对于比特币,我的理解是,任何节点都可以是银行与交易所。

传统交易所都是先有交易所,再有交易品。交易品无法离开交易所单独生存。而比特币交易所则是先有比特币后有交易所,任何人都可以做交易所,而且交易所的搭建也非常简单,门槛很低。所以近几年大家认识到比特币的优秀特性与交易价值后,现在全球可能已经出现了数千家交易所。传统金融必须要有交易场所,否则没有人愿意相信对方。但是比特币本身解决了信任问题,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交易所。

“任何应用都可以发行代币。” – Smart Contract

以太坊的兴起在于他们找到了杀手锏,就是可以帮助任何应用发行代币。本质上来说,任何一种应用只要存在内在消费场景,那服务就拥有货币属性,然后就能发行应用对应的代币并交易。而且代币同时拥有了货币属性与证券属性。可是所有愿景都那么美好吗?我不确定。

现在谈Fintech似乎都已经过时了,但当我们回想Fintech是什么,“Use Tech to make everything Financialized”,是用科技让一切金融化。从这个角度看,区块链就是典型的Fintech技术之一

。但现在Fintech似乎已经被它的子集,区块链的光芒所掩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