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大安區:「三百工程」扣手待崗培訓 激勵幹部擔當作爲

7月13日,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從自貢市大安區“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為進一步深化“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今年該區大力實施優秀年輕幹部遞進培養“三百工程”,創新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待崗培訓,著力從正反兩個方面激勵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

今年6月,大安區啟動實施優秀年輕幹部遞進培養“三百工程”,採取“公開遴選、集中培訓、實踐鍛鍊、跟蹤管理、擇優選用、動態調整”六位一體方式遞進培養,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實幹型幹部隊伍。

自貢大安區:“三百工程”扣手待崗培訓 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新聞發佈會現場(攝影 廖志全)

公開遴選培養對象分為行政正副科級領導幹部、事業單位正副職幹部、國有企業負責人、村社區主要負責人4個類別,其中正科級培養對象60名,副科級培養對象100名,國有企業負責人面向全市公開遴選培養對象20名,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培養對象122名(每個村社區1名),共計302名。正科級培養對象以80後為主體,副科級培養對象以90後為主體,國有企業和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培養對象為45週歲以下。公開遴選人員要經過層層篩選,單位黨委(黨組)通過民主推薦測評和黨委(黨組)集體考評方式確定推薦人選,正科級培養對象由縣級領導、區委全委會成員、鄉鎮街道書記組成評委團參與集中面試,國有企業、副科級培養對象由區委組織部組織集中面試,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培養對象由鄉鎮街道組織面試,並從組織推薦、集中面試和申報加分等方面對應試人員進行評分,根據應試人員評先評優的情況予以加分,彙總得分情況予以公示後,最終確定培養對象。

“三百工程”採取“黨校+高校”的方式進行專題教育,著重對黨性修養、依法行政、產業轉型、鄉村振興、環境保護、項目建設、應急處突等方面進行培訓,著力提高學員綜合素質。並選派培養對象到村社區、項目一線、關鍵崗位實踐鍛鍊3個月,通過交任務、壓擔子、參與中心工作等磨鍊摔打、促其快速成長。

去年,大安區出臺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待崗培訓管理辦法(試行)》,有效打破幹部職工監管盲區,讓“後進幹部”在壓力之下激發責任感,促進幹部職工認真履職、切實盡責、務實幹事。

大安區將機關公務員、行政工勤人員、參公管理人員、事業單位人員納入“待崗培訓”管理的範圍,對夠不上問責和黨紀政紀處理的11種待崗培訓情形進行了界定,如不服從組織安排,工作不落實,態度不端正,推諉扯皮,不負責任;不遵守單位上下班、值班工作紀律,不按規定請銷假等。根據《辦法》規定,幹部職工如有以上11種情形之一的,單位黨委(黨組)集體研究後提出待崗培訓人員動議,按幹部管理權限,經區(鄉)考察組採取個別談話、走訪調查等方式核實,報分管區領導同意後,召開幹部職工大會,對其是否待崗培訓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根據票決結果,經單位黨委(黨組)集體研究後,按程序辦理待崗培訓手續。受到問責和黨紀政紀處理的有關情形以及年度考核在稱職(合格)以下的,經綜合認定,直接確認為待崗培訓人員。

自貢大安區:“三百工程”扣手待崗培訓 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與會新聞媒體(攝影 廖志全)

待崗培訓時間為1周,以集中授課、集中自學、基層鍛鍊與委託代培等方式進行,包含黨章黨規黨紀、政策理論、業務知識、撰寫學習筆記、心得體會以及基層一線實踐等培訓內容。培訓過程中,由區待崗培訓中心實行全脫產管理,培訓結束後,經考試合格、組織鑑定方可回單位上崗工作。期間將扣發待崗培訓人員有關補貼、年終目標績效獎或附加績效工資,根據待崗培訓考核結果,年度考核評定為基本稱職(合格)或不稱職(合格)等次。

據大安區委組織副部長、區人才辦主任王洪劍介紹,該區待崗培訓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原則,按照《關於認真做好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待崗培訓有關工作的通知》(大委組通〔2018〕59號)的相關規定,通過對照《待崗培訓辦法》的適用情形,堅持既體現民主又確保集中的原則,切實確保黨委(黨組)對幹部職工的管理權、考核權。經過單位摸排、紀委組織人社部門初審,共有19人納入擬待崗培訓人員名單,目前,區委組織部正在組織對這19人進行民主測評。民主測評後,通過綜合比選判定、單位黨委(黨組)研究討論決定後,即辦理待崗手續,計劃在7月下旬組織集中待崗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