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美的高中

北京最美的高中

北京潞河中学,因校园内流水潺潺、柳丝飘荡、建筑古朴,而成为北京最美的高中。

北京最美的高中

本篇史料是宁剑南根据陈昌祐(下图)和他的夫人刘汝英的回忆整理而成,原标题为《陈昌祐先生回忆私立潞河中学》。因篇幅有限,有所删减。

北京最美的高中

刘汝英同志,是原潞河中学的老教师,宁剑南采访她时(1981 年)已经八十三岁。

在叙述完这篇回忆录不久,年逾九旬的陈昌祐同志就与世长辞了。北京市文史馆和西城区政协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悼念他热爱祖国,终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表彰他在潞河中学办学的功绩。

1870年前后,美国希望通过在中国建立各种类型的学校,培植一批为美国服务的洋行买办和传教士。美国教会在通县南门外,建立八境神学院,是为通县有教会学校之始。建立八境神学院所需的费用,都是美国人谢牧师和卫子荣募集的捐款,故把教室楼命名为谢氏楼,宿舍命名为卫氏楼。这些场地和建筑物,以后都拨归了潞河中学。

北京最美的高中

1890年后,八境神学院改为潞河书院。1899年又改为协和书院,并附设中斋,定名协和中斋(中斋即中学)。

辛亥革命前后,大约1911年,基督教公理会、伦敦会、长老会协商决定联合办学,原协和书院改为华北协和大学,由美国牧师高厚德任校长。1917 年华北基督教会在北京联合兴建了燕京大学,将原通县华北协和大学并入燕京。原华北协和大学校址和全部固定资产及一切设备,移交给协和中斋,并决定划归美国公理会负责。不久即改称通县私立潞河中学。

北京最美的高中

潞河中学校园内的协和湖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平津等地相继沦陷,潞河中学是美国教会学校,尚未停顿,但已苟延残喘,无论是教学或课余活动,只能勉强维持。

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日美交战,通县日军强行封闭了潞河中学,并令全体教职员工即时撤离学校。当时正值隆冬,大雪纷飞,校园内交织着凄凉恐怖和愤怒气氛,大家依依不舍地含泪而别。

北京最美的高中

潞河中学鸟瞰图

1942年冬,有潞河中学校友从后方带信给陈昌祐说,许多沦陷区的学生爱国心切,不甘受敌人压迫与蹂躏,逃往后方者甚多,求学就业均困难,希望将潞河迁往后方复校。陈昌祐闻讯后,决定亲往后方筹备。1943年2月离开通县,秘密通过敌人封锁线,辗转到达西安,会到校友黄振英、张子华和美国公理会牧师亨德(曾任潞河中学教员)等人,共同商讨复校问题。大家认为西安距敌占区较近,便于招收流亡学生,决定在西安复校。彼时美国公理会有一笔教会学校经费,可以全部拨给潞河中学使用,同时还有一些与教会有关系的人士如冯玉祥,以及孔祥熙等的捐助,复校经费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经过七个月的筹备,潞河中学于 1943 年秋季在西安市开学上课。

北京最美的高中

潞园古槐新雨后

1945年秋日本投降,抗战胜利,陈昌祐于1945年12月底回到通县。1946年春从当时校长杨绍康手里收回了学校。学校破坏很大,经半年整理维修,始于1946年秋季正式复课,并恢复了河北省通县私立潞河中学校的名称。

北京最美的高中

复校后,陈昌祐和几位教师,打算把普通中学改为更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专科职业学校或大专院校。恰好1947年八月陈昌祐去英国开会,会后即转道美国南部考察,参观了几个专科学校和黑人农场,拟作发展潞河中学的参考。1948年回国后,国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全校师生大多教都投入了正在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整个通县已面临解放,学校改建问题遂作罢论。

1948年秋,国民党军队进驻学校备战,扬言楼房过高有被轰倒可能。我们也深感情况紧张,并考虑到学校经费由北京公理会供给,如打起仗来,有断绝经费之虞,遂决定暂时离开通县,带领教员及外地男女学生百余人到达北平,将学生分别安置在美华学校和贝满女中上课。是年冬,解放军包围了北平。美国公理会总干事美国传教士芮义德,租了飞机,通知公理会所属各校负责人随他撤离北平。

北京最美的高中

潞河中学夜景

陈昌祐虽然信仰宗教,但他热爱祖国,他深知若长期背井离乡,心灵上将会有莫大痛苦。逃往台湾更是死路一条。况且目前学校还在上课,骤然抛弃,更于心难忍。同时也想到全国解放在望,将来还是要读书办学校的,又何必非走不可呢?遂决定留下继续维持学校,等待解放。随芮义德飞离北平的只有育英中学校长。

围城期间,国民党北平城防负责人楚溪春要学生集中军训,准备打仗,陈昌祐为此焦虑不安。恰好此时朝阳门每晨开放一次疏散居民,同时又听说通县已解放,各校已恢复上课,因此陈昌祐决定将学生化整为零,分批由教员带领,每天早晨趁朝阳门城门开放时,返回通县。陈昌祐和教员吴纯性是最后一批率领学生回到通县的。

所有回到通县的教职员工,又都在解放后的潞河中学恢复了工作,回来的学生也都上了课。这时的潞河中学,一切完好,秩序井然,一直到北平全部和平解放。

北京最美的高中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我人民政府接管了美国在华的一切文化机关,也接管了潞河中学,全校师生无不额手称庆,欢欣鼓舞。潞河中学改称为通县中学,从此结束了它自1870年以来,长达81年的教会办学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