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能疼人,其實很重要

大學上鋪的舍友疼了兩天順轉剖生下了個清秀的小公主,在群裡說:“大疼都二十幾個小時”、“順和剖都經歷了一遍,半條命去了”,舍友們一邊恭喜一邊好奇,各種問題問過後,聽完她生孩子的艱辛,我多問了句:“xx(她老公)是不是很緊張啊?”舍友回答說:“他嚇得半條命都沒了,醫生說可能要剖,他立馬說‘要剖’,疼太久,他都看不下去了”。

忽然想起我堂弟,一個快一米八的大男孩,在老婆疼了兩三天還是生不下孩子時,也著急的不行,好不容易孩子生了下來,看著自己老婆遭的罪,他卻哭了,如今孩子都三四歲了,沒見他多疼女兒,反倒是很愛老婆。

男人能疼人,其實很重要

女人敏感細膩,都渴望被疼愛

生孩子是女人的劫,但能看到自己丈夫愛自己,有在乎自己的表現,其實對女生來說“痛苦也是值得的”,舍友的丈夫在醫生終於說了“可能剖”時,便立馬決定“要剖”,不需要和父母親人商量,只要醫生同意,他就可以堅定地決定“剖”,因為他實在不想看自己老婆疼得死去活來;堂弟看著平時活潑可愛的老婆為了生孩子疼得直哭,他也受不了,看到孩子出生,感慨孩子太折磨媽媽掉下了眼淚。

想起之前的一個男同事,去年妻子懷孕,因為是頭胎,加上本身身體緣故,懷孕期間受了不少苦,辛辛苦苦生下孩子後,同事朋友圈第一條內容是:“閨女平安出生啦,激動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初次看我的小情人,比她媽漂亮!”朋友圈一發,辦公室女孩都在吐槽“連句老婆辛苦都沒有,直接來一句‘比她媽漂亮’,好無語~”總監更是來一句:“太直男了,老婆該多傷心啊~”我雖然沒發表什麼言論,但看到這段話,第一反應也是不滿,內心os的是:大多數人喜得貴子的反應一般都是“老婆辛苦”或者“母子/女平安”,也沒見誰第一條就是誇女兒貶老婆的,不用想,他從此應該是“有子萬事足”的男人!

男女之間不會一直處於熱戀,變成老夫老妻,熱戀的激情會慢慢變成溫情,在群裡聊天的時候,即使不問我也能猜得到舍友老公應該是相當緊張的,因為他一直很疼她,他們倆從校園一路走到婚姻殿堂,也把她從90斤養到100+,真真是吃出幸福肥。畢業後,她懷孕的時候我去見過她一次,她不像大學那樣成天調侃舍友瞎鬧,多了溫柔和女人味;老公呢,還是脾氣很好,什麼都順著她,那兩天,他一邊忙著做設計工作,一邊忙著招待和接送我們,還要隨時關注身邊嘴饞的妻子亂吃東西,身上多了養家餬口的責任和沉穩。

夫妻之間,即使激情退卻成溫情,但有些“愛”的感覺的不會變,這些感覺會體現在生活細節和語言上,不一定是每天“我愛你”,而是“帶你吃頓好吃的~”“要剖!”“老婆辛苦了”,你牽掛她,自然行為和語言上都會表現的出來,細節上她能感到自己在你心裡有分量,自然更愛你,也願意一輩子屁顛屁顛跟著你。

現實問題:物質和被疼愛,哪個重要?

說到底,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找那麼一個人,不是為了完成“終身大事”的任務,也不是為了要傳宗接代,而是為了跟他一起過上有“愛”的生活,也許我說的太浪漫,有人會反駁我:“沒房沒車沒錢,看你怎麼能愛的起來”,所以,有人會把婚姻幸福全都建立在有房有車有錢,但對於物質和疼人,哪一個更重要?我說了不算,但還是願意聽聽“老人言”。

作為過來人,父母著急,但在我相親的時候,還是有自己的看法,我媽很實在地說:“我們不是什麼大富大貴,沒有要求要富人家,再有錢對你不好那也沒用,你看xxx家女兒不就是那樣,所以說,還是要找一個對方父母好相處,對你好,以後也顧家的”,我爸的看法是:“小夥子要老實上進,肯打拼,對你好,你喜歡的”。

父母繞的最多的還是“對你好”,想想也明白,老一輩的他們經歷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吃苦年代,深知沒錢又無愛的婚姻多冰涼;現在的他們看過物質利益下的婚姻,心疼嫁給“物質”的女孩日子過得多孤單,所以,大多數的父母對女兒們的要求是:“你喜歡的,對你好的,家境不要太艱苦的”,但總歸說來,“嫁的這個人一定要疼自己女兒”,這點是他們不變的條件。

婚姻最美好的祝福就是“白頭偕老”,一段婚姻關係裡,男人能疼人,其實很重要,彼此是陪伴後半生的人,不加以疼愛又怎麼能維持彼此幾十年的夫妻關係;再者,妻子開心,岳父岳母自然就對你滿意,妻子幸福,自然更心甘情願地擔起照顧公婆和孩子的責任,也是家庭關係和諧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