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路公交车

39路公交车

2018年6月15日,起点铜陵站,终点铜陵北站的39路公交车正式开通,空调车全程一票制3元/人。39路公交车从婆婆家所在的村庄经过,而且站点就在婆婆家屋前大约200米远。公交车从门前经过,这是村民从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所以,39路公交车的开通,对于村民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

39路公交车

周末,我和先生便迫不及待地去亲身体验一下39路公交之旅。

出了小区便是车站,不消多久,39路车徐徐入站。车上的乘客并不多,座位绰绰有余;空调的丝丝凉风,和车外的暑热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从市区到乡村,一路上的风景随着39路车的线路不停地切换,市区的高楼林立,乡村的旷阔和翠绿,入目如画。

从上车到下车,刚刚好半个小时。花上3元钱,不慌不忙,轻松凉爽,那种惬意真是无以言表。婆婆年长,腿脚不便,总是因为乘车的困扰,而常常心有不甘地放弃来城里的儿子家。这下子倒好,39路公交车如此之便!我们不禁感叹,这都比得上开私家车来得方便了!

感叹中,我的思绪不由得被拉回到从前。

婆婆家在东联圩区,从我认识先生起,每次去婆婆家是我最大的烦恼。一条山路,九曲十八弯不算,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趟路下来颠簸得骨头都散了架。尤其雨雪天,一条弯弯绕绕的机耕路其实并不长,但是泥巴路走起来一步三滑,常常走出一身臭汗来。孩子出生后,每次带孩子去,婆婆只能拎着雨靴来来回回地接送,亲自背着孩子走那条坑坑洼洼的泥路。就那么一条山路加一段机耕路,每去一次,路上来回都得花去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中巴车又小又破,班次又少,拥挤不堪。去一趟真不容易,自然难得去一次!

婆婆家前有小山后有圩埂,特别的偏远贫瘠。早些年,当别的地方都在招商引资、修路办厂,经济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这里却是风平浪静,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这里就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村民们常常自嘲,再怎么发展,都跟这里无关!拿先生的话说,那就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啊!道路不畅通,固守贫穷似乎成了理所当然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后来,村里修了水泥路,而且水泥路一直修到家门口!这就是惠民的“村村通” 的政策,本以为只不过是个传闻而已,必定遥遥无期。却没想到这么快实现。那天,我们带着孩子回家。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山路成了平坦的水泥道路。打开窗户,田野的风带着一股青草的香气扑面而来,干净而清爽!下了山路,我们惊喜地看到,以前的机耕路也成了水泥路,而且真的一直通到婆婆家的院门,我们再也不用“风尘仆仆”地来。原来,农村的道路硬化不仅仅是村村通,而且是“户户通”,还有小屋基的人行步道,我们再也不用走泥巴路了!

然而,水泥路虽然有了,却并没有改变中巴车出行的拥挤、长久候车的尴尬。

有一天,婆婆说,门前要修一条大马路(也就是后来的朱永路),这条消息让村子沸腾了很久!一切都来得那么迅速,去年初,朱永路正式通车!距离婆婆家门前约200米横贯而过。朱永路标准很高,路灯绿化设施完备。这下子,市区和东联圩的交通便捷了,从我家开车去婆婆家只要十五分钟时间!婆婆家有事打个电话,一会儿我们就能赶到!先生上下班开车拐个弯,就能回家陪父母吃个饭,聊个天,再带回些新鲜的农家菜,突然就觉得,世界真是越来越小了,好像我家跟婆婆家就住在隔壁。

39路公交车

现在的39路公交车的开通,更是让我家和婆婆家更加便捷,城市和乡村正在缩小差距,快速融合,密不可分。

从烂泥路到沥青路,从小中巴到空调公交,一条路,预示着发展与机遇;公交车,带来了速度和希望。要想富,先修路。果不其然!现在的东联圩,还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我知道,39路公交车只是一个例证。只是一个缩影,一个截屏,但是,却足以见证我市城乡经济的腾飞。放眼全国,我们全国各地无不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发展着。我相信,会有更多39路公交车这样的惊喜在等着我们的。

39路公交车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铜陵社科苑”微信公众号在厦门富尔贵酒业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自2018年6月至9月开展“走进铜陵看成就.富小贵杯”有奖征文活动,希望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本次大赛奖金与奖品均由厦门富尔贵酒业有限公司支持。具体详情请见:“铜陵社科苑”微信号征文啦!

39路公交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