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园林董事长对央行行长表示“批我个银行,一定救民企于血泊”,你怎么看?

震礼


军令状是这么立的?漂亮话谁都会说,但是立军令状不是过家家,说说就完了,你是不是得把完不成任务咋办说说?另外,既然是主动请缨,那任务完成可是要缴令的,那可不能给你了就收不回来了是吧。

其实,你若真想解决问题,把你认为银行需要改进的地方论证清楚了,银行认为可行,那就改就是了。最多你看好哪个国家说了算的银行,试聘你一年看看你的成色可好,当然,事先得说好若有亏空怎么补。

看许多答案愤愤不平于银行的利润,话说国有银行的利润要上缴国库,最后要回流社会体系,惠及全民,这利润要是在私企,那就是人家老板的不可侵犯的“企业家才能”,那会用在人家纸醉金迷花天酒地招兵买马上,你是何人,与你何干?

整天介不与民争利,“利”这个东西,怎样才是全民意义上的“利”?财政拨款才是与泛泛无特指的全民之利,人家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是全民的利么?你觉得你跟他都属于“民”,所以他的利就是你的利?看清楚那句“神圣不可侵犯”是啥意思。


gfmes


全场哄堂大笑,笑的不是何巧女的无知,而是各大行长的无知吧。

显然,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你也太自不量力了,我们经营银行这么多年,各种细微杂难无数,你一个民营企业老总,却信口开河。真是玩笑玩笑。

殊不知,正是因为这些人陷于具体细节中,难以逃脱、难以创新,而又死死拽住特批权、审批权,不让民营企业入场。虽有民生银行等民营参股,做着做着,也朝复杂方向做,失去了不少本来含义。

1、首先,我为何巧女点赞,她的确表达了自己的内心话,真心话。

民营企业之难,苦不堪言,所谓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技术流,以资金最为现实之本,企业用资金撬动各方面的资源。看国企、央企等,可以跨过种种障碍,而民企却有天然的阻隔。

如果真让何巧女办一个银行,我相信她能解决她周边企业的不少困境。

2、因为各种复杂原因,何巧女董事长经营银行5年后,各种困束一定越来越多,慢慢地也陷于平庸。根源还在于制度安排上,在于银行承担过多企业之外的责任上。

我相信,各大行长哈哈笑,而易纲行长就只能苦笑了。

多年的实践经验,一定促使着他做出变革,这些一线的行长也好,他这个管理者、领导者也好,不会不知道民营企业的难处,但怎么突破、怎么改革?它是一个全方位的联动过程,不是简单的满足一家企业的需求,批一家民营银行那么简单。

过去的年月,也有批保险、银行、证券给民营企业,问题依旧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怎样的缓解。

很多时候,我们都听到同样的建议,都认可同样的建议,但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其他目标所转移,被不断出现的紧急事件所缠绕,最终长期计划不了了之。

何况,5年8年后,物是人非,各种提议重新再来,不断上演着这类循环。

3、为哄笑的行长感到悲哀,为尴尬的何巧女感到难过。

作为东方园林董事长,一位北京林业大学商界最值得骄傲的校友,何巧女不会不知道经营企业的难处,不会不知道经营银行的难处,在短暂的时间内,她的提议一定是最精炼最直接的。

那么,倾听了这些民营企业家的声音之后,如何做出回应,真正迈出解决问题的实质一步呢?

让更多的民营管理者、民营企业家掌管国有银行是第一步,逐渐放开成立民营银行是第二步,希望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有的时候,刹那之间。


财经作家邱恒明


东方园林董事长对央行行长表示,批我个银行,一定救民企于血泊。说这种话只能说东方园林的董事长对银行的业务并不清楚,我们只能当调侃。

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参股和控股的商业银行很多,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笔者都参加了,大量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企业参与其中,事实证明并没有办好。

东方园林的董事长认为,只要她办的银行,她想把钱给谁就给谁,东方园林在自己办的银行里想怎么用钱就怎么用。

实在是没文化真可怕,就算是东方园林办的银行,银行也是有规矩有制度的,不是谁想用钱都可以。所有的银行都有流程,都有严格的审批,大股东说了不算,银保监会对银行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流程。东方园林办银行最后结果是东方园林破产更快,东方园林办的银行也一起破产。

东方园林到现在还明白自已的问题在哪里,东方园林的问题不是资金的问题,是东方园林的商业模式过时,东方园林垫资帮地方政府建的PPP工程,地方政府到期后是没有钱还的,大量的资金投下去的项目拿不到钱,到期了地方政府也没有钱还,这种模式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个无底洞,多少资金也填不满。

东方园林这么干下去早晚会破产。虽然多家银行支持现在,能稍加缓解,因为有地方担保,但是也不是长久之计。

东方园林现在需要做的对现有的商业模式升级,笔者指导多家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帮地方政府打造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地帮地方政府打造产业链,拿到当地的工程总承包。与地方政府及银行共同建立市场化的产业基金,帮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完成地区的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拿到的工程总承包,才是安全的。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资本运作中疑惑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说了一个比较尖锐的话题,她认为只要给她批个银行牌照,让她办银行,中国民企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子的。如果何巧女即使获批开银行,她也要考虑风险问题,大银行不是不愿意把钱投给中小微企业,只是制造业的风险很大,不良率近几年在快速攀升。这个在四大行的半年报中可以看得到。


在国外,民企融资问题并不完全都是银行来解决,而是由小贷公司、资产抵押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或者上市IPO,而在国内,中小微企业主要是靠银行来融资,而银行喜欢把钱投给国企央企、地方融资平台、个人房贷业务等,这个风险都比较低,而投给中小微企业也有,但是比重不会太高。


所以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一片振救民企于危难之中的精神令人感动和鼓励,但是并不是把银行牌照批给她就结束了,而是要更多的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来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发一些民营银行的牌照只是其实一个方面,其他给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渠道也要打通,这样可以多管齐下,通过市场化运作,来一劳永逸的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不执著财经


呵呵,看到这句话我第一个反应不是为这位女企业家的侠肝义胆所感动,我想到的是:实体企业想要搞金融的欲望是多么强烈!

实体难干,而银行依旧每年利润大幅增长。每个行长在业绩通报会上都是眉飞色舞,今年赚了多少钱,支持实体又少赚了多少钱……云云。而台下的实体企业肚子里都清楚,你银行的钱还不是从我这里抽走的!

所以,企业哪个不想搞金融?银行赚钱不说,看着支付宝、微信、京东只要搞了金融,哪个不赚钱?连卖家电的苏宁都有自己的金融公司。所以,可以想见,实体企业想搞金融的愿望是多么迫切!

“救民企于血泊”的方式竟然是开银行,所以当时在坐的是要“哈哈”了。银行本来就是锦上添花的生意,要让银行做雪中送炭的活,就是违背商业规律,就算你民企去干,最后也逃不了这个规律,除非你开银行的目的就是奔着破产去的。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空谷寒潭


从感情的角度我支持这样一种热情,也支持这种大爱的奉献精神,但这就像你拿着一把步枪向打败美国一样,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是非常欠缺考虑的,可以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的观点和说法,虽然很符合大众胃口,也能够得到大部分民众的支持,但却非常无知,非常狂妄自大,实际上现在的中小微企业想贷款并不是很难,只要你有社会信用,一个千万级的企业贷500万,还是没问题的,一个亿万级的企业,贷款上千万也没问题,这个我深有体会,之前还没有建立这样的社会信用之前,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国家的大方针大战略,是经过深思熟虑得出来的,且不是靠一般人一腔热血就能圆满的,中国的体制和政府结构,注定是只有精英才能走到最高层,他们的思维和智慧都是亿里挑一的,就像很多人骂贪官一样,实际上你可能到了那个位置也一样,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发生就是必然存在就是合理,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或者界定社会,你的认知和观点必须具有广泛性社会性。


与国同仇敌忾


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士说的这句话,我是相信的。因为她本身是一个友爱的人,2017年10月,在摩纳哥举办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会上,何巧当场宣布捐出15亿美元,用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震惊了全世界,这是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的个人慈善项目捐献,一个连动物都有爱心的人,所以对于同行的企业家,她说办银行救企业,我是相信的。

银行的存在之基

我国的银行业之所以一直利润傲视群雄,最主要靠的不是垄断,而是它的风控体系,一家银行如果十次贷款九次不良,那么这家银行有再多的钱都不够折腾,最后只能是关门倒闭的结局,这就是为什么风控是银行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在银行贷款难度远远高于网贷难度的原因。

说银行势利眼,都是锦上添花,从来不会雪中送炭,这句话确实没错,毕竟银行属于企业,企业肯定要追求的是利润,在一家已经被被风控人员判定死刑的客户,银行不可能为了那仅存的可能连10%都不到的起死回生的概率而继续贷款,这是在赌博,而且失败的概率很大,这就是银行为什么不救血泊之中的企业。

另外说一点,为什么小微企业贷款难?主要是资质不够,又没有什么优势技术,银行看不到你的竞争力和前景,所以贷款相对较难;为什么说是相对的?因为有技术的,有优势的,从来都不会困难,熟悉银行的就知道,银行有高新技术贷款,即使你是小微企业,只要你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那么贷款一般都不是难事。所以要别人贷款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自己的条件是什么样的。

何巧女士救得了吗?

我国并非没有民营银行,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准了17家纯民营企业出资的银行,但这些民营银行做的与国有银行一样,甚至更加苛刻,额度比国有银行低,但贷款利率比国有银行高,所以飞速增长,也许他们曾经设立的初衷也和何女士一样,只是当设身处地时,自然而然就变了,毕竟不同人处在不同的地位,思想观念是会发生变化的。

即使何女士始终如一,不忘初衷,那么除非她有挖不完的矿可以败家,否则要拯救那些已经在血泊之中的民营企业,何女士的银行,不良率达到99%以上,我都不怀疑,或许没有一年,她的银行就得歇业关门了。

故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不在其位,不知其思,未知其难。


鲤行者


我觉得这个董事长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解决的。

最近几年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题,很多中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而为了获取资金,有很多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资金,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企业因为借了高利贷没能力偿还,最终企业走向破产。

对于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这个问题,我国一直在积极寻找办法,比如通过金融政策引导银行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通过硬性指标,要求银行必须按一定的比例给小微企业发放贷款,通过定向降准等引导银行资金流向民营企业等等措施。此外,目前我国也在积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资金供应体系,拓宽民营企业资金来源。

比如这几年成立一些民营银行,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虽然最近几年一些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一定的改善,但对于中小微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而言,这些改善其实就是杯水车薪。

那为什么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

第一个原因是,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资金需求量大,目前我国有几千万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当中,大部分都是缺乏资金的,所以就算改善了部分企业的融资环境,但是大部分企业资金难题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二个原因是,银行的嫌贫爱富,因为目前市场上对资金的需求远超过银行资金供应,所以银行可以做到优中选优,重点挑那些经营层面好,资产质量高,还款能力强的企业放款,而无暇顾及那些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

第三个原因是,大部分民营企业资产少,规模小,经营不确定因素多,因此对应的风险也比较大,所以不要说银行,就连一些小额贷款机构都不敢给一些企业放款,因为这些金融机构怕钱放出去之后收不回来。

在这种环境之下,不是说谁建立了一个银行,就可以把民营企业这种大难题给解决的,真的需要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应该做的是增加社会资金供给,降低金融准入门槛,建立多种渠道资金供给方式,针对不同的企业情况,设定不同的金融机构,以满足不同层次企业融资的需求。


贷款教授


东方园林的董事长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而且是发自内心说的。人感冒了可以去医院,感冒可以治好,绝症可以减轻痛苦。国企生病了,国家会给最好的解决方案。可是没有个民营企业银行医院,对感冒的民营企业进行救治,一个收入很好的民营企业,因为几笔应收账款就可能倒闭,也就是感冒对民营企业来说就是绝症,不管你有没有前景,所有银行在企业感冒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抽贷,小微企业是这样,乐视这样的上市企业是这样,没有一个银行以医生的角度来对待企业。相反,企业得了绝症,银行反而会进行救治,贷款连过桥都过不起的企业银行反而会给予更多的资源进行帮助,但毕竟是绝症,最终是救不活的。一定要有个民营企业救治银行,对主营业务没有问题,紧紧是资金问题的企业进行救治,帮他们度过难关。希望大家不要喷我。现在中国的被剥削阶级是企业主,剥削阶级是金融业者。


浏阳1985


无知,没文化。这么多银行都被无良企业拖死了,没看见吗?你以为银行是万能的?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才是王道,只砸钱不精细管理,只会死得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