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张垣」阳原县第一次解放(二)

「烽火张垣」阳原县第一次解放(二)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阳原第一次解放,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阳原县第一次解放(二)

阳原第一次解放

1945年9月29日夜晚,云片半掩着月光,城墙上闪着点点灯火,冀晋野战兵团某团在政委王平的率领下,谨慎地靠近了城关。“哒哒哒……”重机枪开火了,这是攻城的信号,接着三十多挺轻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网,控制了阳原城的周围。伪保安团虽早有挨打的准备,但想不到这么厉害,城中乱成一团,伪县长徐文藻和伪保安团长宋贵新推开了麻将桌,跑上城头督战,以密集的火力封锁部队蹬城,但我军炮火更加密集,炮弹嗖嗖地越过城墙,落到敌人阵地上,“轰隆”声压倒了一切,炮楼上的灯火霎时全部熄灭。冲锋号响了,杜禄班长带着先锋队爬上城墙,岗楼里的守敌被我军吓跑。炸药包炸翻了北关的小西门,我军一拥而入,占领了北关外城。战斗模范杜连生冲锋在前,他不顾敌人机枪、手榴弹的封锁,迅速接近内城的墙根,等不及架云梯,就奋勇攀登城墙,不幸被机枪射中,光荣牺牲。由于敌人的火力封锁,内城不能马上攻下,于是各连开始了坑道作业,战士们高呼着:“为杜连生复仇!”“坚决攻下阳原城!”

「烽火张垣」阳原县第一次解放(二)

阳原第一次解放

30日黎明,下着小雨,我军已控制了阳原的北关、南关和东关,并向城内发出通牒,令其立即派人到北关与我军谈判,狡猾的宋贵新为了拖延时间,以便逃跑,采取了缓兵之计,一面表示愿意谈判投降,把他的长辈、私人参谋宋秀峰,从北城上用绳吊下北关与我军谈判;一面组织亲信,规定暗号,准备逃跑。经谈判我军放回宋秀峰,并勒令县城所有守敌在下午三时前缴械投降,大开四门,迎接我军入城,否则发起总攻。四十分钟已经过去,还不见敌人的反应,我方招呼城墙上的守敌讲话,那些家伙缩头缩脑,不敢露面。我指战员忍无可忍,立即对城内的敌人发起了总攻,枪炮声震耳欲聋。一营战斗模范班长李汉忠和战斗英雄管计来,来了一个爬墙比赛。李汉忠先爬上去,一下摸住了杜连生同志的遗体,复仇的怒火在他胸中燃烧。他咬紧牙关,一口气窜到了垛口下面,连扔出六颗手榴弹,趁着浓烟,登云梯一跃上了城墙,直冲向东南角的炮楼。管计来班占了东门的兵营,某排占领了南门的堡垒。某部二营机枪班长王树成抱着机枪,跟着突击队爬上了西城,一面走,一面打,追击敌人。火烧了北关城门,火光冲天,照亮了全城,我军也从东城墙上爬了上来,宋贵新和徐文藻及其亲信百余人,一看情况不妙,悄开城门,弃了家眷,落荒逃向大同。把守东门的伪中队长徐保率部三十多人,在我军内外夹击下,乖乖缴械投降。晚八时,我军完全占领了阳原城。俘虏伪县公署科长以下、伪警察中队长以下200余人,缴获机枪两挺,冲锋枪五支,小炮一门,步枪百余支,子弹6000余发。

10月1日,阳原的党政团体工作人员由东城迁入县城,打扫战场,清理物资,恢复社会秩序,进行敌伪人员登记,开仓放粮,救济贫穷。县城人民推选代表,募款,杀猪宰羊,慰劳我军。

「烽火张垣」阳原县第一次解放(二)

阳原第一次解放

反面人物:宋贵新(1914—1953年),原名宋焕章,马圈堡乡马鞍桥人。1931年到国民党刘翼飞部当兵,后到29军教导队受训。1934年返县,先后任国民党东城区区长、西城自卫团长、日伪警察中队长、大队长(警佐)、国民党阳原县保安大队长等职。 “七七”事变后,宋贵新带领国民党张承德部50多人投降日军,充当汉奸,唆使并参与杀害抗日干部、游击队员和群众135人。

1939年7月,宋贵新带队到八马坊村缉拿土匪,在村西开枪打死无辜群众2人。1943年11月,宋贵新和日伪警察将辛堡村民李某妻子轮奸,致使李妻自杀身亡。1944年3月,宋带队在许家营将八路军游击队员郝旺、梁义二人活活打死。同年6月7日,宋贵新带领驻西城的日军、伪警察130多人,前往朝阳堡,配合日军夹攻蔚阳县北山支队。1945年6月22日,宋贵新与日军指导官龟本,制造了圪塔头惨案,天阳怀县工委宣传部长陈伟、二区区长任铁志在惨案中牺牲。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后,伪县长徐文藻和伪警察大队长宋贵新组成看守政府,并将伪警察大队改编为保安大队,企图阻止八路军解放西城。9月30日,八路军攻城,徐文藻、宋贵新仍负隅顽抗,亲临城头督战。次日清晨,八路军向伪军发起总攻,徐、宋率亲信260多人逃往大同,投靠国民党军队楚溪春部。同年冬,宋又投奔国民党军队胡宗南部,当了营长。1946年11月,宋贵新随国民党阳原县长王越返县,任保安大队副大队长、揣骨疃自卫队长。1947年潜逃北平。1952年,人民政府依法将宋逮捕,1953年7月判处死刑。(完)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张家口市志》《张家口地方史》《阳原县志》《阳原人民革命史回顾》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