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醫療的真相|《我不是藥神》牽出資本下的小白鼠

尖端醫療的真相|《我不是藥神》牽出資本下的小白鼠

尖端醫療的真相|《我不是藥神》或許只是冰山一角,所有人都是資本下的小白鼠

從年初的《中年下的北京流感》,到全民熱議的《我不是藥神》,再到千夫指萬夫罵的疫苗安全問題……一茬接一茬的社會新聞讓今年的網友們都喪到了谷底。

巧合的是,Netflix最近的一部紀錄片,也點燃了美國對於醫療安全問題的拷問和追究。

這時候算是明白,在人性的貪婪面前,天下烏鴉其實一般黑——

讓我們看下眾多影評媒體對這部劇的評價:

1、“綠劇人”:尖端醫療的真相|《我不是藥神》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電影一開始先講了現代科技與醫療技術結合,手錶和手機能監測血糖水平,3D打印機能創造假肢,人工智能能診斷黑色素瘤等等,先進的醫療技術改善了病人的生活。

為人工智能安裝人體提出了幾個假設,如果可以提前知道疾病的發生,如果人工智能能在心臟病發病前提前預測,如果都能成功,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眾所周知,醫學近幾年取得了迅猛的發展,醫療器械延長了人類的生命長度和提高了生活質量,如:心臟起搏器和各種假肢,現在還有人工心臟。

可是這些真的安全嗎?

《尖端醫療的真相》美國醫療器材的監管不力,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

他們本來健康快樂,在沒有使用各種新型的醫療設備之前各自有著幸福的生活,但是後來一切都變了。

第一個是一個新型的永久避孕器,在醫生的辦公室45分鐘做完就能出院,沒有切口,不留疤痕,一切聽著都是那麼的完美。

可是沒有想到這麼一個先進的科技,卻是使用者噩夢的開始,使用後,有1萬名女性不同程度的肚子疼,有一些人,切掉了子宮,有一些人,因此而家庭破裂,她們長期處於病痛的折磨當中。

第二個是金屬製的人工髖關節會造成鉻超標,造成了人類不同程度出現了神經系統症狀,狂躁、手顫抖等等,被誤診為帕金森。

一個熱愛騎行的外科醫生,因髖關節問題不斷惡化,而選擇了金屬的人工髖關節作為置換,手術後,六週就開始了騎行,一年後,就出現了精神異常,手顫抖等問題,他就開始思考問題所在,查了自己的血、尿等,發現鉻超標,發現是人工關節造成的,這名醫生也給病人做髖關節置換手術,使用過很多的人工髖關節,後來發現很多病人也有類似情況。

這證明醫生使用的這些設備,並不一定十分了解他們的弊端。

第三個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問題,有些醫生為了吸引患者,在操作不熟練的情況下手術,導致了很多手術失敗的案例。

以上都是美國醫療器械存在的監管漏洞給患者帶來的終身傷害,看了令人唏噓不已,卻也有後怕,髖關節置換以及女性節育手術又是如此的司空見慣,我們該怎樣保護自己?

科學進步的時候可能會犯錯,避免不了一些問題。但是我們還是不希望,有人打著科學進步的幌子,在明明知道有危害時,還是為了金錢和名利去做這件事,而帶給別人一輩子的傷痛。

2、“獨立魚電影”:該影片扒開了細思極恐的醫療黑幕

紀錄片中的五位女性都在接受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後出現了嚴重的陰道斷端。

後果是什麼呢?

就是他們在上廁所、晾衣服或者單純站立的時候,腸子或其他內臟掉了出來……

對這些受害者而言,達芬奇成為了噩夢。

恐怖的場景令她們終生陰影,人生軌跡被改變,甚至從此拒絕異性,拒絕親密關係。

因為性交,意味著死亡。

FDA曾經被認為是美國國民健康的守護者,即使在今天,嚴格的藥物和食品安全准入標準,依然是國際領先的;

但很可惜,這些規則卻並不適用於器械行業。

因為科技發展太快了,醫療設備幾乎每一年都在大量產生和翻新,改變的可能只是造型和材料。

所以器械行業自我辯護,認為如果每次變動都要做人體測驗,成本太高,也會限制效率和創新動力。

為此,國會設立了510(K)流程,專門用於醫療器械的審核,

按照510(K)流程,生產商只需要證明自己的器械基本等同於市面上已經存在的另一種器械,然後經審議會討論同意,即可被批准上市。

然而,這個流程中有太多的空子可以鑽。

一項器械被批准是基本等同於前一項器械,而作為參考系的前一項器械卻也可能是因為基本等同於更前一項器械而獲批。

最終這就成為了一條循環鏈,其中只要一環出錯,就可能滿盤皆有問題。

比如,因為510(K)流程,一種鈷鉻合金的髖部假體開始流入市場上,並聲稱尤其適合運動非常活躍的人。

參照的是過去已經被確定有效的陶瓷或塑料材質的髖部假體。

然而,直到後來人們才發現,這種金屬材質的髖部假體,會造成患者嚴重的鈷中毒,進而影響到神經系統,呈現出類似阿茲海默症的症狀。

而很多受害者也因此被誤診,但實際上他們只要替換掉含鈷的假體就能恢復健康。

儘管已經被大量樣本證明鈷鉻合金的危害,但生產商只是召回了部分產品,且絕口不提鈷中毒,含鈷的髖部假體仍然在醫療業內被推薦使用。

全球有超一千萬人已經被植入了含鈷的髖部、膝蓋或肩膀假體。

而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多。

除了審查機制本身的漏洞外,美國尖端器械問題的真正背後推手,是強大的資本和鉅額利潤。

以強生網片為例,其上市成本約25美元,但售價高達2000美元。

生產商美其名曰將最新的科技「造福」社會,但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從病人攫取更多利益。

而醫生也會因為提成分紅而更賣力地推銷他並不清楚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醫療器械。

在已經千瘡百孔的監管狀態下,特朗普上臺後卻又進一步放寬監管政策。

「監管不好,要削減監管」

這句話或許在某些領域適用,但不應該也不能夠用在放置在人體內的醫療器械領域。

我們曾經寄希望於這些高精尖的醫療器械能拯救人類逃離病痛,但如果缺乏合理監管,這些器械卻可能反過來在殺死我們。

而且令香玉尤其在意的一點是,為何片中的受害者,大部分都是女性?

避孕本應是夫妻雙方共同承擔的責任,但往往去絕育的都是女性。

然後她們可能遇到Essure或其它變體,毀了一生。

大部分的Essure受害者不得不做子宮切除術,結果可能遇到達芬奇機器人,縫合不佳,陰道斷端,終生陰影。

而當了母親的女人,也可能隨著年齡增長髮生泌尿問題,結果被推薦試用強生網片,痛苦後半生。

是女性的健康不夠被重視,還是他們認為哪怕出事也不太會被追究責任?

女性似乎無足輕重。

而在今天的中國,尖端醫療器械的問題儘管還沒有集中凸顯,但更需要擔憂的是,像役喵和奶粉這種最最基礎的藥品和食品安全我們都依然還沒有做好,就更別說再往上走了。

這些問題,最後終究也會成為我們的問題。

在一個全球醫療技術峰會上,一位器械遊說協會的總裁上臺發言說,在座的各位都是「是最高等級的風險承擔者」。

但我們都知道,真正承擔風險的人,從來不是這些開發商;

3、影評人“中年師傅”:多數人都是資本下的小白鼠

人其實是很殘忍的動物。80%的人,只是被rule被飼養的動物,負責提供皮毛和肉。所以你看老美社會中低層的人,只為20%的上等人服務。雖然很多很多人很慘,沒什麼力量,但是隻要這20%的上等人越來越強大,就能支撐起一個無比強大的美國。

過去十年美國有7000萬人都有醫療器械植入,我靠。醫療器械行業比醫藥行業強大得多。

FDA解僱了所有的9名對器械安全提出質疑的科學家。FDA的官員來自醫療器械行業,他們退休之後又會回到醫療器械行業。

醫療設備企業不一定會直接給錢賄賂醫生,但是可以通過諮詢費、研究經費、講課費等回饋醫生。

一個個的病人在面對強大的醫療公司時,只是個小白鼠。這些設備是很多人集體研究出來的,但是集體沒有惻隱之心,不會為之負責,他們最重要的是賺到錢。

調查數據、臨床數據都可以造假,有錢能使鬼推磨。

普通人面對醫生、醫院時,簡直就是弱智白痴一樣的存在,對醫生言聽計從、唯唯諾諾。而對醫療常識知之甚少。比如我列舉兩個事實。第一,過去一兩百年,人類研發了幾萬種合成藥,使用壽命較長的只有阿司匹林和磺胺,其他很少有使用超過30年的。現在大家吃的藥,若干年以後就會爆出副作用,被淘汰掉,多少人都是小白鼠。第二,加拿大、以色列有過多次醫生大罷工。醫生罷工期間,死亡率是下降的!而且每次罷工都是如此。這一定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即使聽說了以上事實,也總有不懂科學的傻叉嘰嘰歪歪,但他們以前是不知道這些事實的。這些人就是腦殘小白鼠。

美國已經拿出接近四分之一的預算用於醫療,財政幾乎被拖垮,但是美國依然強大,我估計醫療是類似於稅收,把多數人搜刮乾淨供養那些上等人。但是隻要這些上等人強大,老美就強大。多數人和牛羊區別不大。把資本分散給牛羊,反而沒什麼用處,把資本集合在少數上等人手中,力量就空前強大。

前段時間我不是藥神火了,但是我支持我國,一定要慎之又慎的進口國外醫療器械和藥物(只保留經多年驗證有效的,對社會的福利大於成本的,但是這個行業已經寄生太多人,清理難度很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懂,沒必要和他們爭辯。這些東西不會對人們的健康有什麼益處,反而會導致大量的財富外流,比大清的鴉片貿易更可怕。

中國人科學素養比較差,對西醫和西藥達到迷信程度,而且極為忠誠,撕咬異端,拍不出這種片子。

本片主要只講了essure、髖骨假體兩個產品,對CT、手術機器人只是略微提及,更多更廣泛的產品並未提及,為不足之處。

不知道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評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