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欽良:商品大潮不舍晝夜,還有誰採菊東籬?

本期名人:孫欽良

孫欽良先生是洛陽著名文史學者,洛陽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洛陽理工學院特聘教授,洛陽晚報精品欄目《經典洛陽》創始人、主筆。著述甚多,煌煌四百餘萬言,大雅大俗,文筆生動。他提出“寫歷史,要讓賣蘋果的人都能看懂。”,開創了“化深奧史籍,為形象解讀”的新寫法。他長期從事河洛文化的研究與傳播,繁花碩果,粉絲眾多。

孫欽良:商品大潮不捨晝夜,還有誰採菊東籬?

採訪地點:洛陽留園

採訪撰稿:達聞傳媒

當下中國進入了一個空前快節奏發展時期,這種速度,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此五千年來未有之速度也。

商業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都有激烈變革。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快”;如果用三個字來形容:就是“快快快”!快到什麼程度呢?比李白的“輕舟已過萬重山”還要快!呈現什麼情狀與態勢呢?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態勢!

物化形態與商品大潮形成滔天巨浪,裹挾人們無法停止腳步。生活節奏快,慾望產生快;快點成功,快點賺錢,多賺點錢;一些人永不停歇,永不滿足;一些人眼中有事,心中無情,只有功利!

更有一些人,對傳統失憶,對理想失明,對文明失德。你想找陶淵明嗎?沒有了;你想找孟郊、賈島這樣的苦吟詩人嗎?沒有了;你想欣賞月光下那個“推敲”的動作嗎?沒有了。你找不到“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流淚”的人了。

大潮裹著你,大浪推著你,滾滾向前,不捨晝夜!

你問怎樣單純如古人?你問怎樣簡單而從容?那我告訴你:你做不到了!你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狀態了。你要採菊,沒有真正的“東籬”,沒有真正的“南山”了!許多傳統的東西,被棄於河之對岸,無法返身取回。古人葆有的那種生態、心態環境,都不存在了。

孫欽良:商品大潮不捨晝夜,還有誰採菊東籬?

勞逸有度 安而有節

但作為一個小個體,你可以營造小環境。你反覆提到我與《經典洛陽》,那我只好回答你:是的,我用十幾年時間開創、打造《經典洛陽》,一提到《經典洛陽》,讀者便想起孫欽良,讀者為啥記準了這個名字?其實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堅持寫《經典洛陽》,我把這個事情幹到底了!不為升官發財,只為一個堅守。十幾年費盡移山心力,每天堅持在電腦前寫字8~10個小時,別人換崗位,我不換崗位,我堅持到退休。

我退休後,還不斷有人打聽到我的電話,說:看您寫的《經典洛陽》,都成習慣了,現在讀不到了,覺得老不過癮呀。我說我都退休了呀,他就說:那你咋一篇也不寫了呀?一星期你只用寫一篇,好不好?有一位老讀者七八十歲了,說:“你寫的文章我必讀。我一張一張把你寫《經典洛陽》那頁報紙存下來,積了十年,稱了稱,八公斤!”八公斤,需要我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這首先需坐下來,坐下來才能靜下來,靜下來,才能寫出來。

有時候我想,我也生活在這個快節奏時代,我為何能安靜地寫十幾年?我思考了半天,最後明白了,是這個事,適合我,我就寫。有人建議我寫網絡小說,說你寫這個吧,要比你寫報紙專欄收入多!我沒答應,為啥?不適合我呀!第一不想掙那個錢,第二凡事不能太累了,因為在這十幾年中,其中有三年時間,是我一個人支撐著,單獨寫經典洛陽,一週要寫兩個整版,勞動量很大,單這個欄目,就把人累壞,還幹別的嗎?堅決不幹!古人說“勞逸有度”“安而有節”,就是說工作和休息要有合理安排。“勞”的時候,不能太累。“逸”的時候,不能太懶,這樣才能“安而有節”,才能從容自若。如果貪大求全,就會失衡生病,得不償失。

人的一生,只能幹成一件大事。我常講“一生只為一事來”,你看:常香玉為豫劇而來,陳曉旭為林黛玉而來,我是為《經典洛陽》而來。這個欄目在報社已經存在14年了,很少有欄目能堅持這麼長時間。2004年至2007年,是有兩個記者共同寫,每週一三五,出三期,3個整版。2007年之後,有3年時間,是我一個人寫,週二週四,出兩期,每週我寫兩個整版。現在我退休了,由一位女記者在寫,每週雖僅寫一期,但仍然在堅持。

誰非過客 花是主人

你要我談人生,那就說說吧。你知道新安縣有座千唐志齋,裡面存了很多碑刻,從唐朝到民國,無數碑刻。那裡有副好對聯:“誰非過客?花是主人。”這是哲理聯,不但敬畏自然,而且看透人生,勸人以清醒,警人以寡慾,八個字告訴你一個道理:不要追權逐利,畢竟你會老去。什麼都是浮雲,一切都帶不去,到了一定年紀,你就知道“人人皆過客,惟有徐風吹”的道理了。

孫欽良:商品大潮不捨晝夜,還有誰採菊東籬?

孫欽良:商品大潮不捨晝夜,還有誰採菊東籬?

說到這裡,便想起古代的驛站:十里一短亭、二十里一長亭、三十里一驛站。為啥建驛站?馬跑三十里就要歇腳、飲水吃草。人也一樣,需要休息。可是很多人卻把慾望當愛好,很貪婪,很無趣,最後是很無聊。這是自作自受,洛陽人稱這類人為“不識閒”, 林黛玉則稱賈寶玉為“無事忙”,其實寶玉的“無事忙”,尚有幾分可愛在裡面。

莊子在《逍遙遊》裡說“鼴鼠飲河,不過果腹;鷦鷯巢林,不過一枝”。鳥兒快樂,是因它只築一巢,歇腳安家即可,沒見過一隻鳥去築兩處巢的,所以鳥兒是自在的,人不如鳥,是因為太貪婪,如果過於強調金錢在幸福指數中的比重,事實上還不如鳥類清醒。你剛才說陶淵明清醒,懂的捨棄,最終歸隱了。其實莊子更清醒,更可愛!莊子一開始就是清醒的,就看透了,而陶淵明是半路上才清醒,他做了彭澤縣令,然後才歸隱,這說明剛開始沒看透嘛,否則,他就不會寫《歸去來兮辭》了。

孫欽良:商品大潮不捨晝夜,還有誰採菊東籬?

你問我理想中的居住環境是什麼樣子?我引用一句老洛陽話:三間頭屋子一個院!三間頭指的是臨街房,面闊三間即可,不用五間頭了,那太奢侈了。然後是個小院,栽幾棵修竹,有一片青草就行。就像洛陽留園這樣子,在這樣的院子裡,雙腳接著地氣,然後喝茶,然後聽琴,然後就自若了。

孫欽良:商品大潮不捨晝夜,還有誰採菊東籬?

採訪地點:濱河路留園,院落、竹林被視為當下歸隱的一種暗喻。

附記:

孫老師此前有個網名“魏晉風度”,我問如果讓您選擇一個朝代?是想回到魏晉嗎?他明確回答:不是魏晉,而是北宋。他願意回到北宋生活!當我問為什麼選擇北宋時,他沒回答,只笑道:再見到你,再告訴你吧。

孫欽良:商品大潮不捨晝夜,還有誰採菊東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