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十萬大軍防守九江,爲何堅持三天就失守?

俞達


還是老問題,張發奎是當時守衛九江的最高指揮官,但是呢,他是粵軍將領,問題是他手底下第二兵團沒有一支軍隊是屬於粵軍的。

如果說這是在和平時期將不識兵,兵不識將,有利於最高統治者去管轄他的土地,並且沒有什麼危害,可是問題就是,現在是國難當頭,國家面臨民族存亡的問題。蔣介石還玩這麼一手,這下子可就真的有點兒把國家的生死存亡之只於不顧,就為了自己獨裁統治的意思。

第二兵團手裡邊的成分太複雜了什麼西北軍什麼中央軍,都有,這些人混在一起,別說同心協力,一起打仗,打仗之前都得抓鬮決定到底誰到前線去承受傷亡誰都不願意自己吃虧呀!而且抗日戰爭打到這個地步了,很多部隊老兵都已經損失殆盡了,大部分都是新兵組建起來的,跟日本人如果說正面的陣地戰對決的話,是絕對打不過的。

所以防守九江的時候,所有人的意思就是圍繞著長江進行防守,把軍隊都堵到長江邊兒上,把敵人堵死在長江裡面,這樣的話就可以彌補在軍隊素質上的被動。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日本人再一次玩兒了一次忻口戰役,忻口戰役的時候,日本人就是憑藉著半個師團拖住了幾十萬進隨軍,(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然後派出一支小部隊拿下了娘子關,最後造成整個心口戰役的潰敗,這一次他們再一次的故技重施,將防守在長江沿線的十多萬的國軍部隊直接不管了!派出波田支隊,直接縱深穿插,避開了國民黨軍隊的正面防守,捅到了他們的菊花,當然在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帶路的原因使得日本軍隊能夠避開國民黨軍隊的眼線,日本軍隊直接就打到了九江的市區。

在這之前,國民黨軍隊為了防止作戰之中日本人憑藉機械化的優勢,能夠快速推進,對於防區內的各條道路實行了破壞。這一條在日本軍隊攻打過來的時候並沒有阻礙日本進的前進,反而讓中國軍隊之間互相的支援成了一個問題。交通被破壞了,軍隊的轉移,還有互相之間的換防都成了很大的問題。

當日本軍隊穿插至國民黨軍隊的後方的時候,國民黨其餘在前線防禦的部隊,根本就沒有時間回訪,只能夠留給後方的預備11師,但是預備11師作戰能力差也就算了,而且,在撤退途中,還對當地老百姓搶掠,很多地方都變成了廢墟,這種軍隊,連自己拿起槍都不知道為啥了,還會安安心心去抗日嗎?

軍隊素質,指揮體系,作戰理念,國民黨軍隊就壓根兒沒有拎清過,否則他們怎麼丟的江山?


漩渦鳴人yy


武漢會戰防守九江的是張發奎第二兵團,下轄13個師,加起來確有十萬之數,不過九江三面環水,展開不易,很多部隊放在第二線機動。蔣介石因此責怪張發奎沒有把戰力較強的第4軍頂上第一線,張發奎覺得第二線陣地同樣重要,但他承認,九江失守“對我來說是一件可恥的事,也是八年全面抗戰中一件最悲痛而遺憾的事”。



戰鬥經過我就不詳細說了,己經有不少回答者反覆進述。我看過《張發奎口述自傳》《九江失利原因報告書》《陳誠先生回憶錄》《蔣介石日記》等文獻,我把九江輕易丟失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四種:

一、破路過早。南昌至九江的南潯鐵路破壞後,只剩下九星公路連接九江後方,但這條公路距離鄱陽湖太近,日軍登陸姑塘即告中斷,導致國軍只能徒步跋涉小路,重兵器無法後移,同時糧食彈藥補給也困難。破路原本是想降低敵人的機動力,結果自己的手腳先被捆住了。


二、工事簡陋。由於交通不便,材料運輸不及,九江附近工事十分單薄,而且缺乏縱深配備,全線沒有一座半永久堡壘或較堅固之據點。蘇聯軍事顧問指出,九江防禦工事多有不切實際者,施工時專家指導不到位。這也是國民政府執政能力低下的表現,基層執行層面令人大跌眼鏡。

三、軍紀不良。日軍登陸姑塘,國軍預備11師竟然毫無察覺,陣地被突破後,該師軍官擅自帶隊撤退德安,沿途鳴槍拉夫,到處騷擾百姓,“軍行所至,村舍為墟”。你們說這樣的軍隊如何抗敵?國軍整體素質如此堪憂,難怪屢戰屢敗。

四、民眾逃亡。因為戰前的民眾動員和組織工作缺失,九江、南昌等地老百姓大多逃離家鄉,軍隊作戰時徵用民夫、採辦給養都成了大難題。不瞞你說,當時傷兵無人擔架抬走,輕傷的還能餓著肚子互相扶著慢慢走,重傷的恐怕只能等死。痛心啊!
九江只守了三天即告失守,蔣介石當然很惱火,解除張發奎職務,即行調回武漢述職。後在陳誠幫助解釋之下,張發奎得以重返抗日前線。他說:“最高統帥部於武漢聽取了我在九江戰鬥經過之詳細報告後,我重複執行了第二兵團指揮的責任,假如沒有陳誠的負責解釋,我已受查辦處分了。”


馮傑


武漢會戰之“九江保衛戰”的迅速失利,與蔣介石在抗日戰爭初期的用人方式關係甚大,為了爭取全國各路派系和地方勢力的共同抗日,一批民國軍界元老被重新起復為重要軍職,然而時過境遷,以當時國民黨軍隊的習性,這些老同志已經指揮不動擁兵自重的新晉將領了。主要負責防守九江地區的國軍作戰序列,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麾下的第二兵團司令張發奎所部,輔助作戰是第一兵團司令薛嶽和第四兵團司令李品仙。



(武漢衛戍總司令、第九戰區司令官)

張發奎是北伐名將,粵系軍隊元老,資歷是沒得說的。可惜他一直追隨汪精衛反蔣,早已不是蔣介石嫡系。抗日軍興,淞滬會戰期間被起用為第八集團軍司令,表現平平,即便後來升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後,也無甚大的作為,歸根到底,是沒有可靠的基本部隊。

九江保衛戰他所指揮的第二兵團各部,沒有一支是粵系部隊,計有第3集團軍孫桐萱部(西北軍、韓復榘部隊接班人)、第30集團軍楊森部(川軍)、第31集團軍湯恩伯部(中央軍)和第32集團軍關麟徵部(中央軍),哪支部隊會認真服從張總司令的指揮?基本都是陽奉陰違,派系林立和協同不力,是國民黨軍隊的頑疾。



(抗戰時期的張發奎)

九江,是長江上著名的要塞,更是湖北和江西的門戶,一旦九江丟失,日軍不僅可以直接威脅武漢,還可以迂迴包抄南昌甚至長沙,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為此,張發奎和薛嶽聯手,在九江附近集結了十萬大軍,主要作戰部隊是:第3集團軍孫桐萱三個師、第25軍王敬久二師一旅、第54軍霍揆彰的二個師,以及隸屬第一兵團指揮的李漢魂第29軍團的七個師,這倒是粵軍正統,可惜不歸張發奎直接指揮。結果是,自1938年7月23日零時起日軍開始進攻,至25日夜張發奎下令棄城,僅僅三天時間,九江即告失陷,失敗原因淺析:

1、張發奎不能切實指揮兵團各部,第二兵團也是拼湊之軍,後果就是上級缺乏戰鬥決心,下級缺乏戰鬥意志,不僅不能認真執行軍令,在戰事爆發後部隊之間也無有效配合,總兵力的全面優勢反而轉化為局部劣勢。戰後張發奎曾報呈蔣介石:“與師長以上各將領唔談,每多借口新兵過多,防區太廣、武器不足,戰鬥力弱,精神渙散”云云。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

2、日軍進攻九江的部隊雖只有第11軍下轄的波田支隊、第106師團和海軍陸戰隊一部,但“波田支隊”至為兇悍,以“臺灣警備隊”為主編成的該支隊兵力高達14000人,等於投入九江作戰的超過二個師團30000餘人,在1938年的兩軍素質對比下,國民黨軍隊的十萬人馬絲毫不佔優勢,何況還是臨時編組的烏合之眾。

3、日軍徹底掌握著“制水權”和制空權,所以稱為制水權,是因為日軍艦隊開進了長江和鄱陽湖,20餘艘日艦用猛烈的炮火完全壓制了中國守軍,再加上60多架敵機的轟炸掃射,中國軍隊的防禦作戰極為艱苦,戰力稍弱的部隊很容易在日寇的立體火力下崩潰。

4、中國軍隊對日軍在鄱陽湖西岸的登陸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波田支隊冒著大雨在姑塘搶灘成功,而守軍預11師四個小時內沒有上報司令部,造成日軍兩路夾擊九江的態勢形成,波田支隊由南向北、第106師團自東向西,一旦兩路日軍完成合圍,九江城區的守軍就是滅頂之災(如圖)。



5、中國軍隊各部均配置在江邊或湖邊的一線陣地,沒有防禦縱深,對登陸之敵難以形成有效的反擊。武漢會戰之前,為了堅壁清野國軍方面同時進行了破路行動,豈料日軍自水路而來幾無影響,反而是中國軍隊的預備隊前出因道路損毀而困難重重。

6、漢奸猖獗,波田支隊能夠順利進入鄱陽湖,避開國軍眼線,是因為有偽軍一部帶路。也正是他們7月26日上午指引日軍進入九江市區,這夥漢奸的番號雖有待考證,卻是不爭的歷史事實。



(薛嶽和張發奎合影)

需要指出的是,九江雖然三天失守,但十萬國軍損失並不大,張發奎及時命令棄城是明智的:既然整體態勢已經不利,面臨被兩路日軍包抄的危險,一味死守的結果就是人地兩失。因此說,這位北伐名將、陸軍二級上將絕非草包,戰場洞察力還是有的。不久以後,他的戰友薛嶽(孫中山大元帥府警衛團兩位營長)就指揮第一兵團,幾乎全殲攻佔九江後試圖迂迴南昌的第106師團,為九江保衛戰犧牲的國軍將士報了一箭之仇。

薛伯陵也是粵軍出身,但早已投靠陳誠,是有後臺的“妖精”,可以得心應手指揮兵團各部,更掌握著抗日鐵軍第74軍等精銳部隊,這是張發奎所不具備的條件,所以才有“萬家嶺大捷”,導致日寇第106師團慘敗後不久被取消番號。

九江失陷後三個月武漢淪陷,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武漢會戰日軍進攻要圖)


度度狼gg


武漢會戰的重心不是在九江,會戰一開始九江防線只是為了遲緩日軍進攻,而且九江的地勢地形都不利於國軍防守。九江三面環水,難以抵抗日軍海陸夾擊,所以並不是蔣介石當時用人不當,而是確實沒打算將九江作為決戰的地點。

事實上武漢會戰是一個轉折點,武漢會戰之後,日軍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會戰,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會戰開始之初,蔣介石就明白武漢乃是南北樞紐,不可以輕易放棄,所以積極備戰。武漢會戰日軍傷亡24萬餘人,精銳師團大量被消耗。

不少研究抗戰的軍事專家,都建議將武漢會戰視為是抗戰的轉折點,因為武漢會戰其實間接的為國軍爭取到了鞏固西南的時間,並且武漢會戰使得日軍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潭。直到日軍投降之時,日軍都沒能打通京廣線。

武漢會戰十萬大軍防守九江,作為應對日軍海陸火力的第一梯隊,其實本來就沒把握能夠守住。但是幸好沒影響後續的會戰,僅僅防守三天,自然同九江地形有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反應出來了國軍的一些詬病。


小司馬遷論史


1938年夏天,日軍已經佔領了半個中國,他們渡過長江已經兵臨武漢城下。蔣介石為了抵抗阻止日軍南下,調集一百萬大軍包括當時中國全部海空力量,這算得上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武漢會戰歷時三個多月,中國軍隊損失四十多萬,最終以失敗告終,不得不放棄武漢。


武漢會戰雖然失敗了,但是此戰作用是明顯的,日軍此戰之後,基本上已經沒有能力再次發動南下的戰爭,原因就是此戰日軍損失二十多萬,再加上日軍控制中國的北方需要大量的軍隊,這就導致了日軍已經沒有兵力南下。

武漢會戰中的九江防禦戰可以算得上一大敗筆了,十萬大軍守衛九江,但是僅僅過了三天,九江就失守了。負責守衛的部隊是北伐名將張發奎的第二兵團,該兵團從兵力上來說確實有十萬,但是卻戰鬥力不強,原因在於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很難凝在一起,互相不配合不支援,情報藏著掖著不告知,戰場上相互推卸責任這是國民黨部隊時常發生的事,而張發奎作為粵系老將,早年又是汪精衛部下,很難指揮動手下的第二兵團。



其次就是日軍火力實在太猛,鄱陽湖上二十多艘日本軍艦沒日沒夜對著中國軍隊的九江防線轟炸,天上又有上百架日軍飛機輪流對著陣地掃射和轟炸,在這麼猛烈的火力之下,每天都有上千士兵是因為飛機軍艦轟炸而死,稍微不堅定一點的部隊很容易崩潰。


麥地傳奇


1937年7月7日夜,“七七盧溝橋事變”的爆發,意味著日本全面侵略戰爭的開始,也拉開了中國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

而“武漢保衛戰”(日本稱之為“漢口攻略戰”)是抗日戰爭中一場大規模的戰役,中國派出了以第5戰區和第9戰區為主的部隊圍繞武漢為核心構築了防衛線。全體官兵經過浴血奮戰,頑強抵抗了4個月半,雖然最終失守,傷亡慘重(40多萬),但也讓日軍付出了25.7 萬的傷亡為代價。並延緩了日軍全面侵華的步伐。

而在“武漢保衛戰”大大小小的戰役中,當以防守九江的戰役最為失敗,僅僅守了3天,號稱十萬軍隊防守的九江就失守了。歸納起來,此次戰役失敗有以下4點原因。

第一:戰略失誤。中國軍隊採取了分兵把守的大戰略,本身並沒有大問題。但問題出在沒有強大的預備隊作為後備力量。同時,沒有發揮群眾的作用,沒有對敵人的交通線進行干擾和破壞。如此一來,當九江被包圍的時候,孤立無援,腹背受敵,潰敗自然免不了。

第二:在佈置防線上存在問題。除了過於匆促之外,還有就是佈置的兵力太靠近沿江沿湖一帶,戰場沒有縱深,後方補給跟不上,既容易被各個擊破,又難以組織有效兵力反擊。如此一來,就較為被動。有的部隊一旦被發現,就會遭到猛烈攻擊,就算是放棄撤退,往往傷亡也較為慘重。

第三:武器設備上的差距。日軍裝備精良,而且從海陸空全面進攻,水路以艦炮開路,陸地上有各種小分隊,再加上敵軍用飛機在空中進行地毯式轟炸。一些陣地一暴露,就會被火力集中攻擊,夷為平地。故傷亡極為慘重。士兵連拼命的機會都沒有。

第四:作戰動員的不夠。從上層來看,缺乏對戰爭的充分認識和決一死戰的信心,而到了下層,更是缺乏戰鬥意志力。士兵們沒有意識到毫無退路,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還有就是部隊與部隊之間的聯繫不夠緊密,沒有生死相依之感。等到唇亡的時候,齒寒也就必然的了。再加上新兵多,戰鬥力弱。所以遇到敵軍的攻擊,很容易潰不成軍。甚至自亂陣腳。潰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綜上所述,三天十萬大軍失守九江,無論是天時,還是地利,我軍都沒佔優,而在人和上面,也是遜色於日軍。故在素以誓死效忠天皇,有嚴明紀律的日軍面前,被迅速擊潰也就不可避免了。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在抗戰初期,為了團結抗戰,蔣介石起用了很多舊人,包括很多反蔣的。諸如唐生智守南京,馮玉祥先後做三、六戰區長官;程潛任第一戰區長官;張發奎第八集團軍司令,第二兵團司令等;閻錫山任第二戰區長官。

他們的抗戰決心都很堅定。但除了閻錫山之外,都久疏戰陣。

(當黃埔教官蔣鼎文、劉峙都難以適應對日作戰,其更早一輩的有怎麼能適應呢?)

我把這些案例都寫出來,自然就很容易明白張發奎在九江的失敗了。

1、唐生智守南京

在北伐後,唐生智控制武漢政府,能和南京政府分庭抗禮。在李、白指揮部隊西進擊敗後,才寧漢合流。

1929年,蔣介石瓦解了桂系後,唐生智再次掌握自己的部隊,在河南反蔣,被擊敗。

(南京保衛戰)

之後長期脫離軍事指揮,主要從事軍事行政工作。在南京保衛戰中,主動請纓,要死守決戰。其結果眾所周知,十多萬精銳喪亡殆盡,南京丟失。

他也基本退出了軍界。

2、程潛任第一戰區長官

平漢線作戰失敗大體有兩個原因:兵力不足,指揮不利。兵力問題《鄭洞國回憶錄》寫的比較清晰。指揮不利一般歸咎為劉峙。

其實程潛也有過。程潛所部在北伐到了南京後,被李白繳械。之後基本就脫離了一線指揮。

在抗戰初,被任命為一戰區長官。他在給閻錫山發電報寫為“昨日日軍二師渡河,我軍待敵半渡而擊,第傷亡甚重,一師逾半”。

(平漢線作戰)

很難想象,這樣的話出自戰區長官的電報,這種北伐風格的電報出在抗戰,如何能指揮方便。

在38年任天水行營主任,再次告別一線指揮。立了戰功的衛立煌負責他的位置。

3、馮玉祥任三、六戰區長官

馮玉祥將軍是著名的愛國將領。在抗戰前就為國奔走。但其自中原大戰後就沒有統兵作戰,且其下部隊難以節制,對戰局影響甚大。

(津浦線北線作戰)

蔣介石介於的宋哲元、韓復榘是馮玉祥的老部下,為了協調作戰,令其統一指揮。

一是久疏戰陣,二是各懷心思,難以節制。

在十月份,馮玉祥將軍辭職。

4、張發奎作戰

和諸位北伐時期的大佬一樣,在中原大戰後,張發奎也久疏戰陣。

淞滬會戰任第八集團軍司令,指揮作戰,其負責作戰方面,日軍在杭州灣登陸。

在武漢會戰中,指揮近二十萬部隊,一日而失九江。

(武漢會戰,張發奎所部慘敗)

根本原因就在於缺乏作戰經驗,在這就是部隊難以如臂指使。

總結:

北伐時期的大佬久疏戰陣,對現代戰爭不熟悉,且帳下部隊難以節制,自然引發一系列潰敗。之後各戰區逐步起用宿將,形勢漸漸變好。

戰爭從來不是一腔熱血與資歷問題,他也是技術問題,需要實實在在的懂,實實在在的會。他也是組織問題,需要實實在在的令行禁止。

講到這裡,你就明白戰局為啥一邊倒了。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1938年6月8日,日本華中派遣軍集中14個師團的兵力約30餘萬人發起旨在奪取武漢的戰役。

中國軍隊則嚴陣以待,蔣介石親自擔任總指揮,調集陸軍兩個戰區、59個軍、107個師以及全部海空軍力量,總兵力達100萬人,迎戰日軍。

6月22日,日軍從安慶出發溯江而上,進攻馬壋要塞,利用要塞守軍麻痺大意之際一舉將其拿下。

馬壋要塞是長江門戶,直接威脅武漢的安全,從這裡再往西,湖口和九江都無險可守。震怒之下的蔣介石調集第16、49軍全力反擊,企圖奪回馬壋要塞,激戰幾天,未能奏效。

日軍佔領馬壋要塞後,又在海空軍配合下於7月1日進攻湖口。中國軍隊第26師頑強抵抗,最後被日軍野蠻的施放毒氣,湖口失守。

7月5日,畑俊六收到日軍大本營關於武漢作戰的具體指示,明確了主攻方向是長江兩岸,而不是江北的大別山南麓或北麓,主攻部隊為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下轄五個師團和五個支隊。 日軍的這個計劃,使蔣介石在武漢會戰初期對日軍主攻方向做出的判斷落空了。蔣介石的依據是,日軍在攻打南京時沒有選擇從長江兩岸進軍,而裕仁這一次偏偏就把長江兩岸選定為主攻方向。 日軍根據這個新的選擇,馬上就要攻打廬山腳下的九江。日軍奪取了這個戰略要地,西進可以奪取武漢,南下可以包抄南昌和長沙。蔣介石大為震驚,連忙部署十萬大軍防守九江。 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向九江撲來,伊東政喜的第一○一師團推進到湖口附近,接替松浦淳六郎第一○六師團的守備,波田支隊和松浦師團與海軍協同進攻九江,並準備攻打瑞昌和德安,稻葉四郎的第六師團則從潛山向太湖、宿松和黃梅進攻,策應溯江部隊作戰。7月22日,岡村將他的戰鬥指揮所推進到湖口的石鐘山下。

負責九江防務的第九戰區第二兵團司令官張發奎,是岡村的老對手了。十二年前,以軍事才幹而自負的岡村寧次,也是在九江,栽在張發奎手上。張發奎早年曾任孫中山警衛團的營長,北伐時任第四軍軍長,參加了攻打汀泗橋等重大戰役。1926年秋,他率部在九江和南昌一帶與軍閥孫傳芳作戰,岡村是孫傳芳的軍事顧問。張發奎把孫傳芳打得節節敗退,岡村化裝成老百姓才得以逃脫。他順手偷走了一份華中地區的軍用地形圖,在這次武漢會戰中,複製給日軍各級指揮官使用。

張發奎到達九江以後,嚴令部下積極準備迎擊日軍。九江北臨長江,東濱鄱陽湖,有利於日本海軍艦隊和空軍飛機發揮優勢,張發奎認為守城難度很大,必須在九江西南丘陵地帶設立二線預備陣地,一旦九江失守,可以節節抵抗,牽制和消耗日軍。但是,蔣介石的命令是固守九江,張發奎不敢違抗。 岡村住進石鐘山下的那天晚上,天空陰沉昏暗,雨前勁風陣陣。九江城內,張發奎預感到,這樣的天氣適合日軍偷襲,於是吩咐部下:“馬上通知九江各口岸,尤其是姑塘守軍預十一師,加強戒備,決不能疏忽。” 果然,23日0點,波田支隊從湖口乘船出發,在海軍第十一戰隊掩護下,潛入鄱陽湖中的鞋山附近,企圖從姑塘登陸。待守軍預備第十一師發現時,日軍已掩襲到灘頭。守軍竭力抵抗,擊沉日艇十多艘,但是日本海軍艦炮齊射,實行火力壓制,守軍傷亡重大,波田支隊強行登陸。 天亮後,幾十架日軍戰機在天空轟炸掃射。鞋山的日軍炮兵陣地和鄱陽湖上的日軍艦炮,把成千上萬發炮彈射向中國援軍。據守灘頭的張文美營全部犧牲。奉命增援的第十五師和第一一八師,被壓在通往姑塘的坑坑窪窪的道路上,無法靠前,預備第十一師的預備隊雖然靠近灘頭,但兵少力孤,裝備又差,幾次反擊都未能奏效。 24日,波田支隊及松浦師團主力已全部登陸,佔領了姑塘。一百多架次的日機輪番轟炸九江城區。25日拂曉,日本海軍掃雷隊強行掃雷,艇上炮火向鎖江樓寶塔射擊。塔身中了三炮,向東北方傾斜。鎖江樓附近的守軍炮兵陣地,用猛烈炮火向日艇還擊,擊傷一艘。 大約在7點鐘,日軍二十艘艦艇和五十六架飛機進入九江城區,對守軍陣地和市區狂轟濫炸,掩護陸戰隊登陸。10點鐘,一支日軍在洋油廠登陸,向沙子灘方向進攻。下午兩點,日軍又在九江西北的小池口登陸,守軍預備第九師和第一一九師竭力抗擊,但火力和兵力處於劣勢,難以支持。從姑塘登陸的日軍波田支隊和松浦師團也推進到太陽觀,向妙智鋪方向進攻,迫近九江城區。 陳誠看到戰況不利,認為九江已難固守,為了防守江西北部和湖北東部的主要陣地,不宜再向九江投入兵力而徒增損失,命令第二兵團調整部署,放棄九江。25日夜晚10點10分,張發奎下令從九江撤退。當晚,第二兵團全線後撤,向牛頭山、金官橋和十里山等陣地轉移。27日早晨,日軍佔領九江城區。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武漢會戰一百一十萬國民黨軍對三十萬日軍,不到三個月就被打得落落大敗,一說明蔣介石指揮無能,不能判明日軍進攻的重點方向,二說明國民黨的高級將領貪生怕死,九江戰役十萬守軍面對日軍兩個師團(三萬多人)的進攻,不到三天就被打敗了,十萬對三萬,怎麼也得抵抗個十天半月才好向國人交待。三天就敗了,也太無能了。你看看人家志願軍在朝鮮打得美軍跪地求饒。難道日本比美國強大嗎?傻逼。


呼南高鐵


九江攻防的時間軸

九江攻防戰發生在1938年7月下旬,大致的時間順序如下:

  • 7月22日,日軍出動攻擊九江
  • 7月23日,日軍在姑塘(西靠廬山,三面環湖,距九江13公里,與湖口隔湖對望)以南的蘆葦蕩地區登陸
  • 7月25日,日軍發動總攻

  • 7月25日晚十時十分,張發奎下達了放棄九江的命令
  • 7月26日早七時,日軍進入九江市區,九江宣告失守


波田支隊

主攻九江的是日軍「波田支隊」,這是武漢會戰前期鬼子的一支“明星”部隊。

閱讀抗戰史,會經常看到日軍中有某某支隊的番號。比如,南京保衛戰中的秋山支隊;魯南戰役中的坂本支隊、瀨谷支隊……

日軍的支隊,並非常設編制,而是在某一次戰役中臨時組建的編制,通常是從一個師團裡抽出一個旅團或聯隊,以此為基礎,配上炮兵等其他部隊,編組成一個結構類似師團的獨立作戰單位。支隊由旅團長或聯隊長指揮,並以指揮官的姓氏命名。戰役結束後,組成支隊的各部隊迴歸原建制。

波田支隊是從第6師團(代號「明」,日軍在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和第2師團並稱為日本陸軍最強悍的兩個師團,曾參與南京大屠殺暴行)抽調部隊編組而成。支隊長叫波田重一(陸軍士官學校18期),下轄兩個步兵聯隊(駐臺灣步兵第1聯隊、第2聯隊)和一個山炮兵聯隊。



九江守備軍

九江一線佈防是張發奎第2兵團,其中包括李玉堂第8軍,王敬久第25軍、李漢魂第64軍等部隊。第64軍守備長江沿線,第8軍守備鄱陽湖沿線。

吳奇偉的第9集團軍部署在九江後方的馬回嶺一帶,擔任預備隊,其中包括了粵軍主力的歐震第4軍、張德能第59師。薛嶽的第1兵團主力在廬山以南佈防,其中包括盧漢第60軍、俞濟時第74軍、譚邃第66軍。


瞭解完九江攻防戰的基本信息,接下來就來談談其中得失。

武器裝備有差距

中日雙方的武器裝備存在巨大差異,在炮火對比上尤為明顯。

因為正值夏秋,長江水位高,日軍的大型艦船可以逆江而上,很容易用艦炮壓制住岸上的中國軍隊火力。雖然戰區要求必須把獨立的炮兵團和炮兵營全部集中在沿江一線,但炮火數量依然不足以將日軍消滅在灘塗陣地上,也很難與日軍抗衡。

防線缺乏縱深

第2兵團下轄的3個軍,除了預備隊外都沿江沿湖佈置,使得後面的縱深處缺少兵力。這個佈防確實很要命,因為日軍一旦突破一個點就會導致防線全面崩潰。關於這一點,後世多有詬病。但客觀說,這並非是指揮失誤,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在上海和南京掉過大坑以後,國軍上下已經認識到了縱深配置的重要性。為此,軍委會在作戰要領上是做了明確規定:

現在我軍戰法,應於硬性之外,參以柔性,務在交通要線上縱深配置有力部隊……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縱深配置往往需要大量炮兵,否則二線陣地根本沒法為一線陣地提供足夠的炮火支援,除了分散兵力以外,並沒有什麼卵用。

張發奎手裡只有彭孟緝一個炮兵團,別說搞什麼縱深配置,就是拉到第一線跟鬼子對轟都扛不了一袋煙的功夫。與其搞個屁用沒有的二線陣地,還不如把賭注全壓在第一線。

統籌協調失誤

戰前軍委會要求:

為達滯敵軍之目的,各戰區之公路,現在即予破壞。

這裡說的公路,是指中國軍隊第一線內30公里處的火線公路和100公里外的後方公路。想法是挺好的,但執行起來就出了問題。

公路破壞得太早了!日軍會不會被延緩進攻速度不得而知,但中國軍隊向一線集結的速度肯定被延緩了。張發奎手下的一些部隊在日軍登陸時沒能堵在第一線,不是因為怯戰,而是因為趕不過來。

張發奎在報呈蔣介石的報告中寫道:

查九江附近公路如九星、九瑞、瑞昌至陽新、瑞昌至德安、永修至箬溪以及南潯鐵路北段,早經徹底破壞……九江軍隊雖勉強集中,而交通困難,築城材料運輸不及,陣地無法立臻鞏固……

部隊作戰經驗不足

第2兵團有大量剛剛補充的新兵,有些甚至是成建制的新兵作戰單位。

波田支隊23日在姑塘以南登陸。跟日軍最先接火的是李玉堂第8軍所轄的預備第11師。該師是新組建的部隊,沒有實戰經驗。雖然居高臨下佔據地利,但波田支隊登陸時,中國士兵大都盲目射擊,殺傷效果甚微。幸虧是佔據了高處,手榴彈還是發揮了威力。此役波田支隊在滿天飛舞的手榴彈攻勢下,在第一個中隊完全登陸前,就被炸死了近百人。

預備第11師雖然作戰很勇敢,但經驗不足還是犯了致命失誤。日軍深夜12點開始登陸,但四個多小時以後第2兵團司令張發奎才接到李玉堂的電話通報。在戰場上,一分一秒的差別都可能決定生死,四個小時的延遲通報幾乎是致命的。

戰鬥意志和目標

有很多人把九江失利歸咎於國軍的戰鬥意志不堅定。個人以為這種看法有失偏頗。至少在指揮官這一層,戰鬥意志沒問題,戰鬥目標上確實有點遊移。這一點在張發奎的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張發奎不缺抗戰意志。“九·一八”事變後,張發奎向廣州國民政府請纓抗日。1932年,他再次要求率部馳援援黑龍江,蔣不允,將其調往江西剿共。為此,深感報國無門的張發奎憤而出國遊歷。

張發奎在九江攻防戰中,有一件事的處理方式受到很大質疑,甚至因此差點被槍斃。

歐震第4軍作為預備隊,在戰事吃緊的情況下本想增援九江一線,但張發奎沒有同意。張的考量主要是兩點。

第4軍拉到九江,除了延緩陷落時間,沒有什麼實質意義。經過上海和南京的教訓,指揮層已經認識到不能再做孤城死守。整個武漢會戰的基調就是「守武漢而不戰於武漢」。因此在會戰期間,作戰計劃反覆提到「無論狀況如何變化,我軍務必立於外線地位與敵作戰,確保機動之自由」。

而且由於後方公路已經被破壞,撤退本來就很困難了。如果是被動撤退,日軍在後面尾隨追擊,中國軍隊必陷入混亂,最終很可能演變成淞滬和南京那樣的大潰敗。除了無謂消耗有生力量,還可能造成整個戰區混亂,從而影響會戰整體部署。

張發奎認為,他的部署沒有問題,而且作為兵團司令,他也有權力進行這樣的部署。但蔣介石不這麼認為,他只有一個看法:張發奎是有意保存粵軍核心第4軍的實力。出離憤怒的委員長越過戰區司令陳誠而直接把張發奎調回武漢,打算一槍斃了他。

關鍵時刻是陳誠救了張發奎。雖然張的部署沒有提前跟陳誠打商量,但這個時候陳誠站出來一力承擔,說張的部署是戰區下的命令。小委員長的面子還是要給的,蔣雖然生氣,但還是就此作罷並未處分張發奎。

從軍事角度看,張的部署有他的道理,但作為兵團司令,沒把想法及時跟戰區闡明,確實很冒失。這一點,張發奎顯然不如薛嶽。薛嶽也抗命,但抗在明處,這是大將應有之風。


總體說來,九江攻防戰從結果到過程都是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坑爹,也沒有特別出彩。只守了三天,一方面是實力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指揮官對戰局的判斷而選擇主動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