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耕田如绣花,“一家煮饭七家香”的神奇稻米百年前惊艳世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潮汕地区,数百年前逐渐迁徙而来的人们聚居后便开展粮食种植尤其是水稻种植,潮汕精致的文化体现在农业领域,让这里有了“种田如绣花”的美誉。

潮汕耕田如绣花,“一家煮饭七家香”的神奇稻米百年前惊艳世界!

这其中,有一种在潮汕北部山区生长了数百年的奇特水稻——高达1.9米的香水稻。尽管不广为人知,但它早已在100年前就随着飘洋过海的潮汕人远走他乡,并在第一届的世界博览会——万国博览会上夺得过金奖,当年获得同样金奖的还有贵州茅台酒。

潮汕耕田如绣花,“一家煮饭七家香”的神奇稻米百年前惊艳世界!

饶平县三饶镇,好山好水出好米。在历史上长达475年的时间里,三饶镇都是饶平县的老县城。这里东连福建平和,西通潮州、丰顺,北接梅州大埔,曾是闽粤两省五县交界处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四面环山,土地肥沃,河流交错的自然环境,不仅宜居,也盛产水稻。

潮汕耕田如绣花,“一家煮饭七家香”的神奇稻米百年前惊艳世界!

饶平县三饶镇

饶之石壁乡、梅峰乡等处在有香米,一年一稔,与晚稻齐收。其粒大于常米,每煮饭仅用少汁,便觉满锅生香,真奇种也;其价也倍于常米,粤东惟饶有产……。

——《潮州府志》

根据《潮州府志》的这段文字记载,可见饶平香米种植历史之悠久。关于饶平三饶香米,坊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明朝末年,朝廷派了胡钦差南巡,一口来到粤东潮州,被潮之秀色迷住了,惊叹南疆有如此胜景,并乘兴北上到饶平县城(三饶镇)游赏一阵。官轿来到凤凰山下,饶城历历在望。时值金秋送爽,忽飘来一阵阵清香,香气独特,令人精神一振。当即停轿寻觅香源,终于在山岭下田头呆住了。原来,此地盛产一种珍贵水稻,因其出苗之后,茎叶就散发着清香,扬花吐穗时更是香气四溢,故名为香稻,这香气随风飘到官道小路上,使钦差如痴如醉。胡钦差同朝后奏明皇上,龙颜大悦,下旨县令,香米岁岁进贡,百姓不可食之,命郑成功前去征收。

潮汕耕田如绣花,“一家煮饭七家香”的神奇稻米百年前惊艳世界!

时值闽粤沿海干戈未平,人民生活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郑成功为解民怨,想出了一个良计。他在运送香米上京纳贡时,招收一些驼背、跛脚、麻脸、癞头等丑貌怪相者当挑夫,日夜兼程运香米到京城。皇帝欣喜之余,但见运香米者个个龟样鳖相,形额奇异,问其缘故。郑总兵上前奏道:“运香米者均是产香米地人也,因其常食香米,故而变得如此丑陋不堪,无可救药!”皇帝听后,惊恐失色,急忙命道:拒香米于京城之外,百官不得食之。郑总兵终于为三饶人民解了一难。尔后,为答谢郑成功的大恩大德,每逢稻谷收成后,人们总备一盘用香米精制的粿品于榕树下设坛祭拜伊人,称榕树为“成伯公”,以示纪念。自此,此物只应民间有,独享口福农家乐。辛勤的三饶人民精耕细作,独享天宝。

香米水稻种植历史长达数百年,奇特之处有四:一,地不能太肥而且低产;二,连稻穗高度可近两米;三,稍微用少少稻米掺杂着其他稻米中一起煮饭,满锅生香——这也是饶平香米的得名由来。而最为奇特的是,这种香米只能在饶平县三饶镇山美乡等地种植,移植到其他地方香味大减——所以,成为了一种令人称奇的特产。

潮汕耕田如绣花,“一家煮饭七家香”的神奇稻米百年前惊艳世界!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饶平籍商人黄华浓从家乡选送了三饶香米与另外一种三饶特产“打蛇龟”随团参展,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之中,这种来自三饶的香米被评为金奖。至今,这个国际金奖时常为村民们津津乐道。

潮汕耕田如绣花,“一家煮饭七家香”的神奇稻米百年前惊艳世界!

饶平香米

磨脱壳后的饶平香米,米粒圆润光亮,粒粒似珍珠。香米珍贵,常被作为煮饭的“佐料”。只需少量掺杂着其他稻米一起煮饭,香气便会随着蒸汽飘散出来,满屋生香,当地有“一家煮饭七家香”的说法。 除此之外,纯香米还可以用来酿酒、做香米粿。吃着香米粿,喝着香米酒,在农耕的琐碎中,找回儿时味蕾的风土记忆。

潮汕人的生活离不开水稻,其中最为经典的潮汕小吃就是“粿”——在过去,潮汕人“过番”下南洋之前,总会将家乡的大米磨成米浆,炊制成“粿”,以便在路途之中充当干粮。粿中加入糖,较耐储存,所以有“无可奈何炊甜粿”一说。据当地老人的说法,三饶人的“粿”因为在把普通稻米磨成米浆的同时加入了香米一同研磨,所以做出来的粿“遇雨季、暑热也不易变馊、发霉”,且比普通稻米制成的“粿”质地更为柔韧,甚至可以用剪刀剪出花鸟虫鱼等图案,以供玩赏。

潮汕耕田如绣花,“一家煮饭七家香”的神奇稻米百年前惊艳世界!

香米粿

饶平县三饶镇溪西村的山美乡是这种香稻的主要种植区,在当地种植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但其产量比普通水稻低得多,且一年只能作为晚稻种植,以前亩产能有100多公斤已算是不错了。虽然产量低,但它“个子”却很高,普通水稻高度一般在1.1米左右,而香稻则最高接近2米,平均也有1.8米左右,这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极容易倒伏,抗灾能力差。

1939年,留日专攻农业的省立梅州农业学校校长黄遵庚经饶平籍文化名人张竞生博士介绍三饶镇香米稻的特点后,向当地人黄希燧索取出自山美的香米种子,交由学校杨伟荣教授带领学生在试验田间精心栽培。但第一年收成的米香仅剩七成,第二年的香气则渐渐淡薄,第三年仅存微香的“半粳糯”,于是得出了“土壤攸关,堪称特产”的结论,出自三饶镇的香水稻自此被认定不能移植。

潮汕耕田如绣花,“一家煮饭七家香”的神奇稻米百年前惊艳世界!

香稻虽好却难伺候,又因不能移植而无法推广,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几乎绝种。当地农民大量外出打工,本来种植就不多的香稻被大伙弃种,曾经一度出现了仅余一家农户栽种的尴尬局面,数百年的香稻到了命悬一线的境地。就在此时,一名带着“复兴”香稻使命的年轻人出现了。曾在外创业经商的“80后”年轻人刘维才,决定回到家乡种植香稻。

潮汕耕田如绣花,“一家煮饭七家香”的神奇稻米百年前惊艳世界!

在田间检视香水稻的刘维才

2013年,刘维才回村后承包了数十亩农田并发起成立了香米生产合作社,为种植香稻的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规范化有机种植,更兼部分农机的投入使用,提升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在合作社中签订购销合同,实行定价收购,解决了村民‘种了怕没销路’的疑虑,提高了村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2016年三饶香稻的种植收获面积超过了250亩,这几乎是香稻最为鼎盛时期的种植规模了。当地农户还为饶平香米注册了“山美香”商标,并尝试将香米深加工,开发香米酒、香米粿等产品。数百年后,老祖宗留下的奇特稻种,成了这片土地重焕生机的“魔术棒”。

资料来源:老广的味道、广州日报、南方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