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動物介紹-安科拉長角牛(Ankole-Watusi)

安科拉長角牛,又名安科拉—瓦圖西牛,起源於烏干達,是當地最古老的牛種之一。長角牛最大的特點是角長、粗大,從生理學來看這有利於血液循環,能在高溫下保持涼爽。該牛耐粗食,能以質量低劣的植物為食,且需水量少,主要分佈在烏干達西南部和東北部,當地少數民族巴赫馬人(Bahima)從事長角牛的養殖。

1.安科拉長角牛瀕臨危險

在烏干達,導致長角牛瀕臨滅絕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烏干達政府推動長角牛選育的過程中,過度地將長角牛與外地牛種雜交。弗裡西亞牛是其中一個外來種,具有產奶量高,需要土地少。然而,這種選育方式若長期持續下去,將會導致純種長角牛的滅絕。

其二,人口的劇增。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不斷地加大土地的開發利用,能飼養長角牛的地方越來越少。於是,牧民不得不把長角牛賣掉,轉而飼養雜交牛,負面影響顯而易見。據當地政府統計,引種牛、雜交牛在2006年佔到了17.3%,而1997年僅為4.4%。隨著安科拉長角牛數量的大幅減少,與之相關的傳統本土知識、育種知識等在逐漸消失。例如,村裡的老人告訴我們,他們過去常用草藥來治療奶牛得病的問題,而今卻無人利用。

奇趣動物介紹-安科拉長角牛(Ankole-Watusi)

2.外來牛種真的就比本地牛好嗎?

短期來看,外地牛、雜交牛似乎比本地牛具有更多的優勢,例如放牧需要的土地少,牛奶和肉產量相對較高,然而,它們對惡劣環境和氣候脅迫的抵抗力差,尤其是近些年烏干達的氣候發生了大的變化。外地牛、雜交牛的生長優勢只有在環境條件適宜時才能體現出來。

且與本地牛相比,外地牛在吃草過程中更容易被灌木和野草戳到眼睛;在洪水浸泡過的土地放牧時,更容易生病;當溫度超過33℃及氣候乾旱將會出現生長不良。例如,2010年8月到2011年3月期間、2011年底烏干達先後發生了持續乾旱和洪水,其間許多引進的弗裡西亞牛、雜交牛都死了,而本地的安科拉長角牛卻存活下來了。

此外,在弗裡西亞牛的飼養中,牧民不得不把牧場中的樹和灌木砍了,以免傷害到牛。在牛的飼餵過程中,為了保持健康,牧民還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這些因素使得外來牛的管理成本比本地高很多,且破壞了樹木、灌木等植被。相比之下,飼養本地長角牛,放牧方式是可持續的,不僅能增加物種的多樣性,而且有利於維持生態系統結構,特別是植被的保護有助於減少火災、乾旱和洪水的發生。近期的研究發現,安科拉長角牛產的奶和肉更健康、營養價值更高。從長遠來看,牛的外來品種不僅難以改善牧民的生計狀況,而且會破壞生物多樣性。

奇趣動物介紹-安科拉長角牛(Ankole-Watusi)

3.本地牛的恢復

2009-2010年,在非洲牧民與環境網絡、牧民和少數民族聯盟等機構的推動下,安科拉長角牛的養殖戶將牛群的特點及其傳統知識進行了記錄。為了全面地掌握安科拉長角牛的信息,我們採用了非正式訪談、討論等多種調查方法,與村裡的長者、土專家等進行了廣泛交流。

通過記錄,牧民與其它地方的人有機會分享相關的知識,最終達到保護本地牛種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調查,使牧民感到自豪,因為自己能夠為長角牛的保護,當地植被的恢復做出貢獻。目前,牧民積累的有關長角牛的資料已經作為當地長角牛保護、宣傳的依據。

奇趣動物介紹-安科拉長角牛(Ankole-Watusi)

4.安科拉長角牛的優點倍受讚譽

知識的分享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鑑於巴赫馬取得的成功經驗,許多牧民開始考慮重新養殖長角牛,包括我叔叔在內的巴赫馬人都後悔當初把當地品種賣了。他們意識到,安科拉長角牛能很好地適應本地氣候,即使遇到極端天氣條件下受到的損失也很少。巴赫馬的成果吸引了其他社區,大家紛紛希望能飼養長角牛。

安科拉長角牛保護協會和烏干達母牛保護協會成員主要是巴赫馬的牧民。目前,正在招募學員,希望改進人們對當地品種的認識,甚至烏干達總統也參與到了長角牛的保護之中,總結先生具有養殖業的背景,是協會成員。他呼籲牧民組織起來進行牛的選育,從而保護瀕臨滅絕的牛群。通過當地牛的選育,可以育出產奶量高的品種,從而可以與弗里斯蘭牛競爭。協會主席NayebareKyamuzigita說:“總統先生鼓勵我們拯救自己的品種,主要是因為這些品種具有良好的適應性,能抵禦烏干達的苛刻氣候條件,且這些牛的副產品價值高,加上牛的特色,能吸引旅遊者。”總統還指出,從國外引進的牛養殖效益欠佳。

人們正在積極開拓長角牛專門的牛奶和肉類市場,相比,現在長角牛的產品市場不具有特色,一般與其畜產品一起混合出售。

奇趣動物介紹-安科拉長角牛(Ankole-Watusi)

5.從生活中學習

在世界上許多地方,人們引進外來品種的主要原因是產量高。當引進新品種以後,人們往往會與當地品種進行對比。就弗裡西亞牛而言,人們發現引進以後儘管肉、奶產量增加,然而用於治療疾病的藥物等投入也增加了很多,加上口感和營養價值的降低,以及與原品種有關的文化價值的消失,人們逐漸改變了原來引進就好的觀點。於是,鼓勵牧民飼養當地的品種,以當地牛為基礎開展選育。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除了現代農業的影響外,政府的一些政策迫使牧民離開他們的土地,改變傳統生計方式。外來的投資者、國家公園和石油公司等佔有的土地越來越多,巴赫馬民族的生活受到了影響,適宜安科拉長角牛生長的區域不斷縮小。所以,公眾起來支持巴赫馬民族土地的權利非常重要,為安科拉長角牛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有重要的意義。

安科拉長角牛保護協會和烏干達母牛保護協會成員主要是巴赫馬的牧民。目前,正在招募學員,希望改進人們對當地品種的認識,甚至烏干達總統也參與到了長角牛的保護之中,總結先生具有養殖業的背景,是協會成員。他呼籲牧民組織起來進行牛的選育,從而保護瀕臨滅絕的牛群。通過當地牛的選育,可以育出產奶量高的品種,從而可以與弗里斯蘭牛競爭。協會主席NayebareKyamuzigita說:“總統先生鼓勵我們拯救自己的品種,主要是因為這些品種具有良好的適應性,能抵禦烏干達的苛刻氣候條件,且這些牛的副產品價值高,加上牛的特色,能吸引旅遊者。”總統還指出,從國外引進的牛養殖效益欠佳。

人們正在積極開拓長角牛專門的牛奶和肉類市場,相比,現在長角牛的產品市場不具有特色,一般與其畜產品一起混合出售。

奇趣動物介紹-安科拉長角牛(Ankole-Watusi)

5.從生活中學習

在世界上許多地方,人們引進外來品種的主要原因是產量高。當引進新品種以後,人們往往會與當地品種進行對比。就弗裡西亞牛而言,人們發現引進以後儘管肉、奶產量增加,然而用於治療疾病的藥物等投入也增加了很多,加上口感和營養價值的降低,以及與原品種有關的文化價值的消失,人們逐漸改變了原來引進就好的觀點。於是,鼓勵牧民飼養當地的品種,以當地牛為基礎開展選育。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除了現代農業的影響外,政府的一些政策迫使牧民離開他們的土地,改變傳統生計方式。外來的投資者、國家公園和石油公司等佔有的土地越來越多,巴赫馬民族的生活受到了影響,適宜安科拉長角牛生長的區域不斷縮小。所以,公眾起來支持巴赫馬民族土地的權利非常重要,為安科拉長角牛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有重要的意義。

奇趣動物介紹-安科拉長角牛(Ankole-Watus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