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50個行業60萬台設備,年收入1.2億的徐工信息不止有「好爹」

覆蓋50個行業60萬臺設備,年收入1.2億的徐工信息不止有“好爹”

【數據猿導讀】成立於2014年的徐工信息由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徐工集團孵化而來,其主要產品為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2017年,徐工信息以Xrea為基礎,主打物聯網、智能製造兩條業務線,總營收達到1.2億人民幣。

2012年,美國GE公司推出Predix,拉開了工業互聯網大幕。目前,國內工業互聯網發展火熱,既有海爾集團等傳統制造業巨頭推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也有崑崙數據、寄雲科技等新興創業企業參與其中。

工信部發布的《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底,將遴選10個左右的跨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並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徐工集團,在2014年成立了徐工信息,旨在實現工業機理與數據科學融合,並推出了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確定了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戰略方向。

覆蓋50個行業60萬臺設備,年收入1.2億的徐工信息不止有“好爹”

圍繞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開放生態環境

徐工集團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可追溯到2005年初,主要用於徐工集團內部對工程機械的定位、監控管理,隨後逐漸加入設備數據採集,進行設備全生命週期管理,併成為徐工集團實現智能製造的支撐平臺。

在此期間,徐工信息積累了大量的通用工業機理和模型,為徐工信息服務其他領域的客戶奠定了基礎。

2014年徐工信息成立後,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式對外部設備開放,服務不同行業客戶,致力於打造成為一款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至今,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接入設備總數超過60萬臺,服務行業覆蓋了裝備製造、軍工、新能源等50多個細分領域。

徐工信息總經理張啟亮認為,現階段,國內的工業互聯網行業還處在初級階段,主要關注點還是在設備上雲,大部分行業應用也是集中在設備健康管理以及後續服務。

同時,由於工業領域各行業差別較大,設備種類多樣,單一工業互聯網平臺中行業通用的標準化功能只能達到60%-70%,很難成為全行業通用平臺,需要與不同行業的企業合作來完成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

為了更好地構建工業互聯網服務生態,引入不同領域的合作伙伴,徐工信息將Xrea打造成一個開放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標準智能軟硬件接口、大量工業機理、算法模型及微服務,第三方軟硬件開發商及工業APP開發者可以快速在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上部署創新的應用。

目前,Xrea平臺的生態合作伙伴達到300家,包括設備製造商、採集設備開發商、工業微服務開發商以及工業APP開發商。

以Xrea為基礎,主打物聯網、智能製造業務

覆蓋50個行業60萬臺設備,年收入1.2億的徐工信息不止有“好爹”

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數據採集是最為基礎的部分,保證數據完整以及準確對於後續分析至關重要。Xrea的數據來源主要有設備外接傳感器(採集溫度、振動頻率等數據)、智能物聯網終端(採集設備位置、總線數據等)以及企業信息系統(ERP、MES等實時數據)。

然而,由於國內很多設備的核心部件(如發動機、控制器等)都是由國外製造商提供,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並不能得到這些設備的關鍵數據,所以只能通過連接外部傳感器採集模擬信號進行分析,對於後續服務、應用準確性會有較大影響。

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共分為三層,IaaS部分將計算資源、存儲資源、通信資源轉為池化能力,為各類軟件的運行提供支撐;PaaS層負責對數據存儲、挖掘分析以及可視化,並且提供設備檢測、異常預警等微服務;SaaS層負責提供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需求的工業應用軟件,例如預測性維護、共享租賃、物聯網金融中的風險控制、徵信評價等。

張啟亮表示,徐工信息是“運營+技術”雙輪驅動,在成立初期,徐工信息就意識到生態的重要性,緊抓工業互聯網平臺這個核心,以開放合作的態度完善、豐富工業應用和解決方案生態,目前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為50個行業提供賦能。同時徐工信息擁有140人左右的軟件研發團隊,具備從邊緣端、PaaS、SaaS完整、端到端的研發能力。

2017年,徐工信息總營收達到1.2億人民幣, 2017年和2016年的營收增速分別為49%和42%,增速較快。目前,徐工信息的主要營收來自物聯網和智能製造業務,兩者都是以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基礎,但應用場景不同。2017年,兩者在總營收中分別貢獻了50%和30%。

物聯網業務,主要是針對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物流設備、環衛車等等,通過終端將這些設備接入到工業互聯網平臺Xrea,進行數據分析,提供微服務和工業APP,比如預測性維護、能耗管理等等。收費包括硬件終端的一次性收費,以及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訂閱費。

智能製造業務,包括雲MES、雲備件等,這兩塊業務同樣是基於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企業提供生產智能化管理和備件管理服務。與物聯網的平臺服務不同,智能製造主要以項目製為主,最終會將整體解決方案交付給客戶,收費包括軟硬件產品費,服務費以及實施費。

從毛利率來看,徐工信息2017年和2016年的綜合毛利率分別是27.73%和26.59%。隨著Xrea工業互聯網生態指數級增長,私有云部署模式積累的通用機械原理逐步增加,徐工信息將會大力推廣公有云模式,綜合毛利率將進一步提高。

近期,愛分析對徐工信息總經理張啟亮進行了訪談,就徐工信息的產品、經營策略以及對工業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做了深入交流,現將部分內容分享。

覆蓋50個行業60萬臺設備,年收入1.2億的徐工信息不止有“好爹”

圖丨徐工信息總經理張啟亮

設備保養維修仍佔應用主流,國內市場處於起步階段

愛分析:現在大多數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主要集中在設備健康管理,以及後續保養維修或者租賃等,是什麼因素造成了這種局面?

張啟亮:因為大型高端設備的價值是非常高的,不僅包括其本身的設備價值,還包括其在產線中的運行價值,如果損壞,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才會出現很多相關的應用服務。

但是現在絕大多數故障預測都只能做到定性層面的,不可能是定量的。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核心設備的數據都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我們只能通過一些外部模擬數據來預測。

愛分析:除了設備健康管理以外,還有哪些應用場景有價值?

張啟亮:找到行業的痛點才能找到有價值的應用場景。

第一,工程機械的共享,設備接入工業互聯網平臺後,各個企業可以租用其他企業的閒置設備,提高設備的使用率。

第二,能耗管理,比如我們現在做的高能耗的高壓鍋爐設備,通過控制工作狀態就可以降低能耗。

第三,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通過雲MES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監測產品被生產出來到使用的整個過程,這樣可以提高產品的質量,並且具有更強的追溯性。

愛分析:在收集了設備的數據信息之後,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是否會進行更近一步的分析運算?

張啟亮:工業互聯網是分為幾個過程的,首先是設備的上雲,然後是對設備的控制,之後是設備的優化,最後才是智能管理。目前,中國市場還是以設備上云為主,然後可以進行控制優化,真正達到最後的智能控制可能還需2-3年的時間。

愛分析:工業互聯網應用在不同工業領域的差別是否很大?

張啟亮:是的,與面向消費者的應用不同,工業領域各個行業的差別是非常大的,行業屬性非常重。

但是,這其中也有一點是共性的,那就是原理是相同的,所以現在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關鍵就是提取出這些共性的原理,然後再加上各行業所需要的應用,這樣才能提供服務。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標準化的程度可能只能達到60%-70%。

生態和商業模式有助於公司持續、快速成長

愛分析:徐工信息在之前有一部分硬件以及工業互聯網工業應用軟件是與外部合作伙伴合作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張啟亮:工業互聯網的產業鏈非常長,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一個開放的生態,我們抓住最為核心的平臺,積極選擇優質的生態夥伴進行合作,共同構建面向不同客戶和場景的工業應用APP生態,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這不僅有利於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實現雙方的共創共贏,也更有利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開放的、良性的生態構建,這個是很正常的。

愛分析:徐工信息在發展初期,綜合毛利率偏低的原因是什麼?

張啟亮:首先,徐工信息本身處於發展初期,對於研發的投入比較大,包括新技術等等;其次,我們之前做了很多行業佈局上的投入,為我們的後續發展做儲備;最後,行業正處於發展初級階段,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各種商業模式,但是目前徐工信息仍然所有做平臺的企業裡面贏利性和成長性最好的。

愛分析: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如何部署?

張啟亮:主要是以私有云為主,但是在大力推廣公有云。因為在公司的發展前期,私有云可以幫助我們積累更多的行業經驗,提煉出行業中共性的特點。等到我們在某個行業中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再推廣公有云會更有效。

私有云由於需要部署服務器,並且還需要企業專人維護運營,一般會面向大企業,同時,對於徐工來說,部署私有云也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對企業毛利率會有很大的影響。

相對私有云來說,公有云的成本對於企業會少很多,更適合中小型企業去部署,對於徐工來說也省去了定製化服務,能夠提高毛利,對於今後的發展更有益。

背靠徐工集團,資源優勢更加明顯

愛分析:徐工信息在徐工集團中的定位是怎樣的?

張啟亮:我們需要有過硬的產品以及對於行業知識的積累來進入市場,但是作為一個創業公司,本身沒有實施案列,很難去獲取客戶。徐工集團作為工程機械的龍頭企業,就可以提供給我們非常豐富的資源來驗證應用,現在是一個經驗積累沉澱的過程。

因為本身在徐工的體系之中,所以在成立初期,徐工集團對於營收的貢獻佔比較大,但是近兩年整體的佔比已經開始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公司戰略的調整,未來我們預測會在外部市場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愛分析:徐工集團雖然能提供很多資源,但是其背景會不會限制徐工信息在工程機械行業其他企業上的應用?

張啟亮:我們應該是不會和主要競爭對手進行合作,但是對於行業中的中小公司,我們在未來是可以去介入,只要客戶不避嫌,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行業技術、經驗的優勢,來幫助這些公司去完成信息化、互聯網業務轉型。

當然,在未來,行業的競爭對手是否會選擇與我們合作,關鍵還是在於我們自身產品是否能真正的帶來價值,如果我們自身產品有價值並且有獨特性,那麼競爭關係這層壁壘就會慢慢消除。

愛分析:從一個傳統的大型製造企業中,孵化出一個以技術驅動的公司,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張啟亮:徐工集團能夠成立徐工信息,就已經代表著徐工開放的環境了。但是,傳統的製造業和IT行業在管理觀念等等方面還是有一定的不同,所以在這其中還是有一些困難,但是隨著徐工信息的不斷髮展,徐工集團對我們的管理也會更加開放。

雖然有困難,但是徐工也帶給了我們徐工信息很多優勢,除了平臺資源以外,我們在對人才的吸引能力上也會更有優勢。

市場火熱,工業互聯網需要真正為企業帶來價值

愛分析:現在工業互聯網發展火熱,這其中更多是政策驅動還是市場真正有需求?

張啟亮:其實,在工業互聯網這個行業,確實有一些企業並沒有為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只是通過概念來炒熱自己。所以想要在這個行業做好,就需要冷靜下來,思考客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認準方向堅定前行。

愛分析:雲服務商是否會涉足工業互聯網這個領域?

張啟亮:雲服務廠商的一個優勢是數據分析能力非常強,但是它有兩個短板,一個是對工業不瞭解,不知道哪些數據是有用的;另一個是它對分析的目標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今年,我們會跟阿里合作,我們本身的工業背景知識加上阿里的數據分析能力,就會產生一個比較好的效果。

愛分析:未來工業互聯網的市場集中度會是怎樣的?

張啟亮:我個人認為現在下結論有點早,因為現在工業互聯網處在早期。我覺得主要還是關注工業互聯網企業在未來自身能夠積累的知識、經驗和模型,能幫助它去做哪些行業,一個企業不可能是全行業覆蓋的,可能只會專注於某幾個領域,然後在這幾個行業中深挖。

愛分析: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司需要哪幾方面的能力才能發展起來?

張啟亮:第一,擁有大量有工業背景和IT背景的專家。這樣,專家的工業背景加上IT技術才可以做出來一個能真正滿足工業企業需求的產品。

第二,具備生態建設的能力。因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技術門檻很低,這時候就需要圍繞著這個平臺的整體生態應用完善,工業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第三,能真正帶給客戶價值。To-B的業務需要為客戶帶來價值,比如降低成本或者提高生產效率等等。

第四,擁抱新技術的能力。未來,對於新技術的接受、使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邊緣計算技術,現在就已經使用再了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之後的5G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等也會逐漸被使用。

第五,吸引人才的能力。能吸引人才並且留住人才的公司才是能不斷向前發展的公司。

調研 | 李喆 黃勇 崔可家

撰寫 | 崔可家

注:本文由數據猿媒體聯盟成員愛分析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