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顯示器有可能本來是4K的,顯示器廠商還有這種操作?

眾所周知目前在4K顯示器這一塊,價格居高不下,而更多的消費者選擇購買一臺2K的顯示器或者144HZ的電競顯示器。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近日德國媒體Prad 20曝光了他們在面板廠商瞭解到的一些問題,那就是市面上存在部分的1440P分辨率的顯示器面板,其實從硬件分辨率上來說是4K級別的。廠商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生產同為27寸的4K分辨率面板和2K面板的成本是一樣的。

你家的顯示器有可能本來是4K的,顯示器廠商還有這種操作?

顯示器面板廠商為了2K顯示器的出貨量,將部分4K面板使用固件鎖死的辦法將分辨率降到2K,不過目前並未明確指出是那些品牌的顯示器使用了這個做法,而且普通消費者並沒有辦法將顯示器還原成4K分辨率,這需要廠家提供4K固件才能“升級”。那麼,4K強行降級至2K有沒有副作用呢?

你家的顯示器有可能本來是4K的,顯示器廠商還有這種操作?

答案是肯定的。從模擬顯示器圖片來看,原生1440P(上)和4K硬降(下)會有區別,Prad建議仔細觀察文字,原生分辨率邊緣比較清晰,而硬降則毛刺感、模糊感明顯。

如果您想確定自己的顯示器是不是4K降級的,需要使用同樣一張圖案,分別在4K和2K顯示器上進行對比,原生1440P顯示器的像素模型尺寸是0.23mm,而4K降質版是0.16m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