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情是紙張張薄,事事如棋局局新」,有什麼道理?

農村可以說是人情最濃的地方了,鄰居之間就是吃飯都要相互去串串門,更別說平常你給我一筐桃子,我還你一籃黃瓜,平常生病或者出了什麼事情,都是親戚朋友大家一起使勁兒過難關,那為什麼還有“人情是紙張張薄,事事如棋局局新”的說法呢?

農村俗語“人情是紙張張薄,事事如棋局局新”,有什麼道理?

我們不能否認,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著這種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袖手旁觀,冷眼看你自己掙扎,不給予你幫助的人是有的,不在少數,但是給你幫助的人也是有的。前段時間很火的視頻,三個人同時在一間房子裡坐著,一個人站起來辦事情,第二個人把這個人的凳子端走,等那一個人要坐下的時候,第三個人突然把自己的凳子給他放那裡了,第一個人甚至都不知道發生過什麼。

農村俗語“人情是紙張張薄,事事如棋局局新”,有什麼道理?

雖然只是一個視頻,真實性有待考察,但是為什麼它能那麼火?就是最後的一句話觸動了大家的心,“不怕背後有人害你,就怕背後沒人幫你”。“人情是紙張張薄”很不貼切,它太片面了,人情的確可以比做紙,但這個紙是有的薄有的厚。過這些都是老人們對後輩的告誡,寧願對人有所防備,不要傻白甜的被人套進去了都不知道,也不要對人情這個東西看的太重,否則自己會受傷,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還是要注意,人情不是那麼好欠的,更不是好還的。

農村俗語“人情是紙張張薄,事事如棋局局新”,有什麼道理?

從古代的傳統文化流傳下來的儒家文化,讓很多人覺得自己欠了人情債要及時償還,而且在人際交往中,許多人都十分注意把握尺度,相互付出,接受了對方的付出就會盡量的回報給對方,否則內心就有一種虧欠別人的感覺,所以也不能說是“人情如紙”,具體還是要看這個人的人品怎麼樣,如果人品不太好,那他所欠的人情也只能說是“紙”;但是人品比較好,守信的人所欠的人情,可以說是如山一樣的厚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