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生活|厉害!隆昌这项工艺,选入内江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隆昌市石碾镇有着“藤艺之乡”的美誉,这里的藤艺历史至今已经超过三百年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就成立了藤器社,制作的藤制品远销全国。然而随着一代人的老去,藤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近日,在隆昌市石碾镇石碾村生活的彭文泽夫妇正忙着编织一对藤椅,只见他们拿着藤椅框架,手持藤条在架上穿梭,手脚十分麻利。

内江生活|厉害!隆昌这项工艺,选入内江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说起石碾镇的藤编早已远近闻名,方圆几十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藤编,彭文泽也是小时候就学会了这门手艺。

彭文泽的妻子郭大姐告诉条条君,结婚后夫妻俩在家做了几年的土藤椅,期间又去做过其他门类,直到2004年,附近开了一家藤艺厂,夫妻俩才重新拾起这门老手艺。

内江生活|厉害!隆昌这项工艺,选入内江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个藤艺厂划分出了几个生产区,各个功能区都有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组装、有的编织,各司其职。条条君更是被而各类精美的藤编产品看的眼花缭乱。

藤编制作,首先,要挑选大小合适的构架藤条,而这藤条还得是印尼进口的广藤。

内江生活|厉害!隆昌这项工艺,选入内江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接着,对选好的藤条加工分割,构架造型,然后进行组装,这样一来,一张椅子的形状就初步展现了出来。然而最复杂的工序,就是接下来的编织了。在编织完成后,还要进行火燎、打磨、上漆的处理,这样,一把藤椅才算是真正的制作完成。

这样制作出的藤椅坐起来很舒适,而且冬暖夏凉,经久耐用。同时为适应当下审美,藤艺厂采用传统藤编工艺加新工艺流程的创新模式,使藤艺有了更多更新的样式。

内江生活|厉害!隆昌这项工艺,选入内江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除此之外,藤艺厂采用公司加农户模式,为附近村民就近就业提供不少岗位,为村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藤艺在重新打开销路和发展的同时,也积极进行技艺保护和传承。今年4月,隆昌藤编工艺被选入内江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内江生活|厉害!隆昌这项工艺,选入内江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为了以经济效益促进隆昌藤编传承,当地政府通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结合,已经推动20家农户达成在家就业协议,年人均增收达到8000元。以后也会继续支持藤艺发展,不断挖掘藤艺产品潜力。

(据澎湃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