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母乳的宝宝攒肚是什么情况?是要长个子了吗?

迷路的安然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经常会出现攒肚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发生在宝宝2个月左右的时候。

什么是攒肚?

母乳喂养的小宝宝,在满月后两到三天,甚至四五天不排大便,但排出的大便依旧是金黄色长条状且无干结的现象,宝宝排便时也无痛苦表情,精神状态好,食欲也好。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攒肚。

为什么会攒肚?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不了解的妈妈就会很担心,误以为是便秘,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宝宝在1-2个月大期间,消化能力得到增强,对母乳营养也能更加全面的吸收,所以每次肠胃里只会遗留少量的残渣,这些残渣不足以促使直肠形成排便,因此排便减少。宝宝出现此种现象,妈妈不要着急,这不但说明小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得到增强,还说明母乳的质量好,营养均衡。

攒肚了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爸爸妈妈不用做任何处理。但爸爸妈妈最好还是让宝宝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防止将来便秘;可以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以此促进宝宝肠胃蠕动,有利于大便的排出;妈妈要注意饮食结构,营养均衡,吃得清淡一点,平时多喝点水。

需要注意的是,攒肚不是便秘,妈妈千万不要随意用开塞露或肥皂条通便,这些会刺激宝宝娇嫩的肠粘膜,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依赖。


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


吃母乳的宝宝攒肚是什么情况?其实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奶粉,宝宝攒肚情况都是因人而异的,那么什么攒肚?又该如何应对攒肚现象呢?

什么是攒肚

攒肚是一种宝宝长期不排便,少则2-3天,多则十天半个月排一次便的现象,但排便时宝宝无痛苦异状,大便性状松软如膏状或糊状,总而言之,除了排便间隔时间长外,其它一切正常,宝宝精神好,吃好睡好玩好,身体发育正常。

攒肚原因和时间

攒肚的发生是基于宝宝月龄增长,对母乳的消化吸收进一步提高,所留食物残渣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应,多发生在宝宝满月后,有的则在2-3个月,但大多会在4-6个月即添加辅食后消失,形成规律的一天一次或两天一次。

如何应对攒肚

家长放平心态!特地强调这点是因为有太多家长在宝宝攒肚期间焦虑,天天就盯着宝宝的pp想知道什么时候拉,还私信我宝宝多少多少天没拉了怎么办,虽然宝宝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而答案也当然只有一个,只要宝宝状态好就无需担心,这都是正常现象。

说完攒肚说说便秘,因为有些现象相似,很多时候家长就担心宝宝是便秘。

便秘表现

长时间不排便且排便困难,大便硬结,排便时可能被疼哭,平时食欲不佳,多烦躁,身体发育缓慢。


如何应对

  1. 母乳喂养有助于缓解便秘现象;
  2. 宝妈饮食清淡均衡,少食生冷辛辣;
  3. 宝宝可在两餐奶间适量饮水,但不能占据太多胃容量影响吃奶量;
  4. 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适当的运动抚触或宝宝操可以帮助消化;
  5. 腹部按摩;


  6. 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植物油轻轻刺激肛门,以进行排便反应,和开塞露同理,不宜多用,易引起依赖性;
  7. 适量益生菌和看情况严重性就医。

如果你有更好建议或任何疑问,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